本發明涉及散熱片生產設備的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子產品(如筆記本電腦)的使用過程中會發熱,導致產品性能發生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在電子產品中設置散熱零部件,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散熱零部件的需求也逐漸提升。
散熱零部件一般是由若干散熱片陣列排列而成,在排列散熱片之前,需要對散熱片進行切割,隨著電子產品對散熱零部件尺寸準確性、切割誤差要求的進一步提高,目前散熱片的切割設備,主要因為散熱片原材料板定位不準確的原因,導致切割的精準度較低,切割位置不準確散熱片次品率也較高;再者,目前切割設備的生產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也較低,很難實施大規模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本發明的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通過雙重定位準確定位散熱片原材料板,切割準確度高,散熱片次品率低,本發明的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更節省能源,而且生產自動化程度高。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包括供料機構、沖壓機構和收料機構,所述供料機構包括供料臺和滾筒送料機構,所述沖壓機構包括機座,所述機座上固定有壓力機本體,所述壓力機本體內貫穿有驅動件,所述驅動件的兩端固定在所述壓力機本體上,所述驅動件的一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固定在所述壓力機本體側壁上,所述轉軸上軸連接有轉動軸連接座,所述轉動軸連接座上連接有定位傳動桿,所述定位傳動桿的末端設有定位桿,所述驅動件的中心軸連接有曲柄軸,所述曲柄軸的另一端設有鉸接桿,所述鉸接桿上連接有切割桿,所述切割桿的末端設有切割刀片。
作為優選,所述滾筒送料機構包括滾筒殼體,所述滾筒殼體內在傳輸方向上依次設有上下兩層滾輪,每層中至少含有三個滾輪,且上下兩層的滾輪兩兩相對,兩層滾輪之間形成物料傳輸通道。
作為優選,所述滾筒殼體的頂端設有若干調節螺釘,所述調節螺釘用于在豎直方向上調節上層所述滾輪且上層的每個滾輪的兩端分別設有所述調節螺釘。
作為優選,所述滾筒送料機構上設有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阻料固定座,所述阻料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滾筒殼體的出料端,所述阻料固定座的上方設有阻料壓板,所述阻料壓板的頂端與所述定位桿的底端一體成型,所述阻料壓板底部兩端設有豎直放置的緩沖桿,所述緩沖桿貫穿所述阻料固定座,兩個所述緩沖桿的末端之間連接有阻料板,所述緩沖桿靠近所述阻料壓板的一端設有緩沖圈,所述緩沖圈的底部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桿貫穿所述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抵壓固定于所述緩沖圈和所述阻料固定座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滾筒送料機構的入口端設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內部卡接有兩個可調節的調節滾輪。
作為優選,所述鉸接桿和切割桿之間還設有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包括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一側與所述鉸接桿連接,所述固定塊的另一側連接有“工”形滑動塊,所述壓力機本體表面上設有供所述“工”形滑動塊豎直滑動的滑槽,所述“工”形滑動塊上固定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與所述切割桿固定連接,所述壓力機本體上設有與所述滑動塊相適應的兩條平行的直線滑軌。
作為優選,所述供料臺的末端設有弧形的送料部,所述送料部的弧形末端延伸至所述收料機構中,所述送料機構為收料框。
作為優選,所述沖壓機構還包括感應器,所述感應器固定在所述供料臺上且位于所述沖壓機構的沖壓工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通過定位機構和調節滾輪的協同定位作用,能夠準確定位散熱片原材料板,切割更準確;
2)定位機構的動力與沖壓機構的切割動力系統均來自于同一動力源,更節省設備的占地面積,充分利用能源,能源利用率更高;
3)本發明的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的生產自動化程度高,更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沖壓機構局部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滑動連接局部主視圖和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定位機構主視圖;
其中,
1.供料機構,101.供料臺,102.滾筒送料機構,103.滾筒殼體,104.滾輪,105.調節螺釘,106.阻料固定座,107.阻料壓板,108.緩沖桿,109.阻料板,110.緩沖圈,111.緩沖彈簧,112.調節板,113.調節滾輪,114.送料部;
2.沖壓機構,201.機座,202.壓力機本體,203.驅動件,204.轉軸,205.轉動軸連接座,206.定位傳動桿,207.定位桿,208.曲柄軸,209.鉸接桿,210.切割桿,211.切割刀片,212.固定塊,213.“工”形滑動塊,214.滑槽,215.滑動塊,216.直線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一種雙重定位的散熱片切割裝置,包括供料機構1、沖壓機構2和收料機構,供料機構1包括供料臺101和滾筒送料機構102,沖壓機構2包括機座201,機座201上固定有壓力機本體202,壓力機本體202內貫穿有驅動件203,驅動件203的兩端固定在壓力機本體202上,驅動件203的一端設有轉軸204,轉軸204固定在壓力機本體202側壁上,轉軸204上軸連接有轉動軸連接座205,轉動軸連接座205上連接有定位傳動桿206,定位傳動桿206的末端設有定位桿207,驅動件203的中心軸連接有曲柄軸208,曲柄軸208的另一端設有鉸接桿209,鉸接桿209上連接有切割桿210,切割桿210的末端設有切割刀片211。
滾筒送料機構102包括滾筒殼體103,滾筒殼體103內在傳輸方向上依次設有上下兩層滾輪104,每層中至少含有三個滾輪104,且上下兩層的滾輪104兩兩相對,兩層滾輪104之間形成物料傳輸通道。
滾筒殼體103的頂端設有若干調節螺釘105,調節螺釘105用于在豎直方向上調節上層滾輪104且上層的每個滾輪104的兩端分別設有調節螺釘105。
滾筒送料機構102上設有定位機構,定位機構包括阻料固定座106,阻料固定座106固定在滾筒殼體103的出料端,阻料固定座106的上方設有阻料壓板107,阻料壓板107的頂端與定位桿207的底端一體成型,阻料壓板107底部兩端設有豎直放置的緩沖桿108,緩沖桿108貫穿阻料固定座106,兩個緩沖桿108的末端之間連接有阻料板109,緩沖桿108靠近阻料壓板107的一端設有緩沖圈110,緩沖圈110的底部設有緩沖彈簧111,緩沖桿108貫穿緩沖彈簧111,緩沖彈簧111抵壓固定于緩沖圈110和阻料固定座106之間。
滾筒送料機構102的入口端設有調節板112,調節板112內部卡接有兩個可調節的調節滾輪113。
鉸接桿209和切割桿210之間還設有滑動機構,滑動機構包括固定塊212,固定塊212的一側與鉸接桿209連接,固定塊212的另一側連接有“工”形滑動塊213,壓力機本體202表面上設有供“工”形滑動塊213豎直滑動的滑槽214,“工”形滑動塊213上固定連接有滑動塊215,滑動塊215與切割桿210固定連接,壓力機本體202上設有與滑動塊215相適應的兩條平行的直線滑軌216。
供料臺101的末端設有弧形的送料部114,送料部114的弧形末端延伸至收料機構中,送料機構102為收料框,沖壓機構2還包括感應器,感應器固定在供料臺101上且位于沖壓機構的沖壓工位。
工作原理:
①散熱片原材料板由調節板112進入供料機構1的始端,調節好兩個調節滾輪113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寬度的散熱片原材料板,靈活性更高,在調節滾輪113的限制下,散熱片原材料板進入滾筒送料機構102,依據散熱片原材料板的厚度,通過調節螺釘105以適應不同厚度的卷材,通過多組滾輪104的滾壓傳輸,散熱片原材料板由原先易于卷曲形狀轉變為更平整不易卷曲的狀態,切割時定位更準確,保證切割順利進行;
②已被“攆平”的散熱片原材料板由供料臺101進入沖壓機構2,當散熱片原材料板進入沖壓機構2的沖壓工位上時,驅動件203同時驅動轉軸204和曲柄軸208,在轉軸204的帶動下,定位傳動桿206也轉動并帶動定位桿207上下運動;與此同時,驅動件203也帶動了曲柄軸208轉動,在曲柄軸208的轉動下,鉸接桿209、固定塊212、“工”形滑動塊213、滑動塊215、切割桿210和切割刀片211也隨之上下運動,且定位桿207與切割桿210之間的運動一致(即同時向上或向下運動),當切割桿210即將貼近鋁材板時,定位桿207恰好壓緊鋁板材板,起到壓緊定位作用,使切割刀片211能夠準確地切割;
③在沖壓機構2定位和沖壓過程中,氣缸驅動定位機構工作,定位機構的緩沖桿108向下運動,并壓縮緩沖彈簧111,進一步作用于阻料壓板107,直至阻料壓板107壓緊散熱片原材料板的表面,定位機構與定位桿207對散熱片原材料板進行雙重定位和固定,定位更準確,定位效果更好,進一步降低次品率;
④當切割刀片211切割完成后,定位機構的氣缸作用力逐漸減弱,此時緩沖彈簧111也隨之彈起,并帶動緩沖桿108和阻料壓板107上升,完成定位工作;
⑤每切割得到一個散熱片,散熱片原材料板向裝置整體推進一個散熱片的寬度,并重復上述操作。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