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傳動設備,涉及一種輥端軸套。
背景技術:
1、傳動軸是傳遞動力的重要部件,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使用,尤其在鋼鐵生產企業中,隨著軋鋼工藝及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對傳動軸的傳動精度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輥端軸套作為傳動軸中聯接軋機軋輥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傳動軸的傳動精度和使用壽命,影響軋鋼質量。
2、圖1-5示出了現有輥端軸套裝配示意圖:軸套1’內部相對應設置有2處凹槽,兩塊襯板2’分別設置在凹槽內并通過連接螺栓3’與軸套1’連接,保證襯板與軸套相對固定,襯板2’內側端部處軸套1’內孔處設置有退刀槽11’。在軋鋼過程中,由于襯板和軸套均承受軋輥傳遞出的頻繁沖擊和振動,因而會導致襯板連接螺栓越來越松,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襯板連接螺栓被剪斷,影響軋輥正常軋制。
3、同時,由于襯板放置在軸套內部,軸套內部設置有退刀槽,組裝后襯板一端緊貼在軸套退刀槽上,為避免襯板與退刀槽圓角發生干涉,導致襯板無法裝配到位,需要加大軸套退刀槽直徑,這就導致軸套壁厚減薄,降低了軸套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輥端軸套,其大大提高了輥端軸套中襯板的可靠定位,杜絕連接螺栓的松動脫落,保證了軋輥的穩定軋制,同時在襯板端部側面新增倒角,可有效減小軸套的退刀槽直徑,增加軸套強度。
2、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3、本實用新型一種輥端軸套,包括內側具有退刀槽的軸套,所述軸套內孔相對應開設有兩個凹槽,兩個所述凹槽內設置有襯板并通過連接螺栓與軸套連接固定,所述襯板內側端部設置有與所述退刀槽相適配的擋塊,所述擋塊伸入所述退刀槽內側。
4、優選地,所述襯板位于所述擋塊兩側端部位置設置有倒角。
5、優選地,所述擋塊設置于所述襯板內側端部中間位置。
6、優選地,所述襯板與所述擋塊一體成型,整件加工,也可以將所述襯板與所述擋塊可拆卸連接,襯板與擋塊分別加工,再組裝在一起。
7、當襯板與擋塊采用可拆卸式連接時,所述襯板上所述擋塊安裝位置處開設有與所述擋塊相適配的第一沉臺,所述第一沉臺處均勻開設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擋塊上開設有若干與所述第一沉臺處第一螺孔一一對應的第二沉臺和第二底孔,所述擋塊安裝于所述第一沉臺內并通過緊固件穿過相對應的第一螺孔和第二底孔連接固定。
8、優選地,所述緊固件為內六角螺栓。
9、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輥端軸套,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制作成本低,效果好。
11、(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襯板端部設置與退刀槽相適配的擋塊,可有效提高輥端軸套中襯板的可靠定位,杜絕連接螺栓的松動脫落,保證軋輥的穩定軋制。
12、(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襯板內側端部新增倒角,可有效減少輥端軸套加工時的退刀槽直徑,提升軸套的整體強度。
13、(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襯板上設置第一沉臺、第一螺孔,在擋塊上設置第二沉孔及第二底孔,便于擋塊與襯板的連接。
1.一種輥端軸套,包括內側具有退刀槽(11)的軸套(1),所述軸套(1)內孔相對應開設有兩個凹槽,兩個所述凹槽內設置有襯板(2)并通過連接螺栓(3)與軸套(1)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襯板(2)內側端部設置有與所述退刀槽(11)相適配的擋塊(4),所述擋塊(4)伸入所述退刀槽(11)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輥端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襯板(2)位于所述擋塊(4)兩側端部位置設置有倒角(2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輥端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4)設置于所述襯板(2)內側端部中間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輥端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襯板(2)與所述擋塊(4)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輥端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襯板(2)與所述擋塊(4)可拆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輥端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襯板(2)上所述擋塊(4)安裝位置處開設有與所述擋塊(4)相適配的第一沉臺(21),所述第一沉臺(21)處均勻開設有若干第一螺孔(22);所述擋塊(4)上開設有若干與所述第一沉臺(21)處第一螺孔(22)一一對應的第二沉臺(41)和第二底孔(42),所述擋塊(4)安裝于所述第一沉臺(21)內并通過緊固件(5)穿過相對應的第一螺孔(22)和第二底孔(42)連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輥端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5)為內六角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