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軟質薄管件的定位夾具。
背景技術:
1、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特別是精密制造和自動化生產的興起,傳統的手工或半機械化加工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工業對零件尺寸精度、表面質量及生產效率的高標準要求。夾具作為連接機床與工件的關鍵裝置,其主要功能在于穩定、準確地定位和夾緊工件,確保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工件不會發生位移或變形,從而保障加工質量和加工安全。
2、相關技術中,軟質薄管件,因為材料以及尺寸的原因,所以無法采用三爪卡盤等外裝夾的方式來實現,通常會使用氣脹軸來實現裝夾定位。
3、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存在有采用氣脹軸對管件進行裝夾定位時,無法對管件進行鉆孔及切割等貫穿處理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在穩定裝夾軟質薄管件的同時,可以對軟質薄管件進行鉆孔及切割等貫穿處理,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軟質薄管件的定位夾具。
2、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軟質薄管件的定位夾具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用于軟質薄管件的定位夾具,包括:
4、基座,用于設置在外部機架上;
5、底部氣脹軸,立式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底部氣脹軸用于穿設在工件的下端上;
6、頂部定位座,用于活動設置在外部機架上,使所述頂部定位座沿工件的軸向或徑向運動;
7、頂部安裝桿,上端與所述頂部定位座相連接,下端用于穿設在工件的內側;
8、承托盤,可拆式連接在所述頂部安裝桿的下端上;
9、保護塊,堆疊套設在所述頂部安裝桿上,所述保護塊的周側外壁用于抵接工件的內壁;
10、分塊驅動組件,與多個所述保護塊相連接,用于讓不同位置的相鄰兩個所述保護塊分開。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裝夾時,先將工件套設在底部氣脹軸上,接著讓底部氣脹軸膨脹,然后將預定數量的保護塊給套設在頂部安裝桿上,最后將頂部安裝部以及保護塊一起塞入工件的內側,直至承托盤與底部氣脹軸的上端相抵接,此種設計方式,在進行表面處理時,借助底部氣脹軸以及保護塊可以從工件的內側對工件施加支撐力,所以在保持工件不易變形的同時只需要采用不同數量的保護塊,就可以適配不同長度的工件,而在進行貫穿處理時,可以通過分塊驅動組件讓不同位置的相鄰兩個保護塊分開,則在避讓刀具的同時,工件上加工處理位置的上方及下方均還有保護塊,所以也仍然可以對工件形成保護,綜上在穩定裝夾工件以及保護工件不易形變的同時,可以對工件進行貫穿處理。
12、優選的,所述底部氣脹軸可拆式設置在所述基座上。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則可以根據工件的直徑大小以及長度大小,對應更換不同規格的氣脹軸。
14、優選的,所述基座上設置有收卷軸以及纏繞繩,兩個所述收卷軸相對于所述底部氣脹軸對稱設置;所述纏繞繩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收卷軸可拆式連接,所述纏繞繩用于螺旋纏繞在工件的外壁上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部氣脹軸是從工件的內側施加作用力來裝夾工件,所以借助收卷軸以及纏繞繩,可以讓處于緊繞狀態的纏繞繩從從簡的外側施加作用力來裝夾工件,以使工件在底部氣脹軸處不易發生形變,同時可以利用纏繞繩的摩擦力,來防止在加工處理時工件發生轉動。
16、優選的,所述分塊驅動組件包括外分塊吸附塊以及抬升電磁鐵,所述外分塊吸附塊嵌設在所述保護塊的外壁上;所述抬升電磁鐵豎向滑動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抬升電磁鐵用于設置在工件的外部上,所述抬升電磁鐵磁吸所述外分塊吸附塊。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借助外分塊吸附塊與抬升電磁鐵之間的配合,可以從工件外部讓工件內部的保護塊向上運動,以此實現讓不同位置上相鄰兩個保護塊分開,從而可以讓頂部安裝桿與保護塊相結合的構造更加簡潔,進而可以適配直徑更小的工件。
18、優選的,所述抬升電磁鐵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抬升電磁鐵相對于所述底部氣脹軸對稱設置;相鄰兩個所述保護塊之間的所述外分塊吸附塊相對于所述底部氣脹軸的軸線對稱設置。
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一,在需要分開某個位置處的相鄰兩個保護塊時,其中一個抬升電磁鐵磁吸位于下方的外分塊吸附塊,另一個抬升電磁鐵磁吸位于上方的外分塊吸附塊,所以可以更準確地讓不同位置處上相鄰的兩個保護塊分開;其二,兩個抬升電磁鐵可以分別讓兩個位置處的相鄰保護塊分開,從而可以配合多刀具處理的場景。
20、優選的,所述頂部安裝桿的下端設置有連接電磁鐵,所述連接電磁鐵磁吸所述承托盤;所述保護塊的內壁嵌設有內分塊吸附塊,所述內分塊吸附塊呈環狀,所述內分塊吸附塊與所述連接電磁鐵相連接。
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一,在需要在預定位置鉆兩個同軸的孔時,在讓相鄰保護塊分開的基礎上,可以解除連接電磁鐵與承托盤之間的連接,并將頂部安裝桿抽離所加工的位置以避讓刀具,從而就可以在工件上鉆兩個同軸的孔;其二,連接電磁鐵與內分塊吸附塊相配合,也可以讓頂部安裝桿吸住保護塊,所以頂部安裝桿可以跟兩個抬升電磁鐵相配合,更穩定地及更高效地實現讓兩個位置處的相鄰保護塊分開,從而可以適配更快節奏的加工處理。
22、優選的,所述收卷軸與所述基座之間設置有調繩電缸,所述調繩電缸用于改變所述收卷軸與所述基座之間的距離。
2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對工件進行切割后,需要將工件的上段給移走,此時可以通過調繩電工改變纏繞繩的高度,借助纏繞繩來綁緊工件的上段和下段,之后頂部安裝桿以及保護塊從工件內側抽走的過程中,工件的上段也可以保持穩定,從而后續穩定地將工件的上段給取走,進而能提升工件加工處理環境的安全性。
24、優選的,所述保護塊設置有安裝環槽,所述安裝環槽阻尼滑動嵌設有調位環,所述調位環供所述外分塊吸附塊設置;所述抬升電磁鐵與所述基座之間設置有調位滑座以及抬升電缸,所述調位滑座滑動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調位滑座繞所述底部氣脹軸做圓周運動,所述抬升電缸設置在所述調位滑座上,所述抬升電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抬升電磁鐵相連接。
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則相鄰保護塊之間的外分塊吸附塊之間的圓心角間距可以更多樣化,以改變兩個抬升電磁鐵的相對位置,這樣可以根據工件上所要加工區域的范圍,對應改變其他組件的位置,以提供給刀具更充足的空間。
26、優選的,所述抬升電缸與所述調位滑座之間設置有徑向調位電缸,所述徑向調位電缸的殼體與所述調位滑座相連接,所述徑向調位電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抬升電缸。
2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讓相鄰保護塊分開時,可以通過徑向調位電缸讓抬升電磁鐵貼在工件的外壁上,這樣可以通過跟更小的磁場強度來讓保護塊移動,從而也能降低對相鄰另一個保護塊的影響,進而讓相鄰保護塊之間的分開更加流暢。
28、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9、1.在裝夾時,先將工件套設在底部氣脹軸上,接著讓底部氣脹軸膨脹,然后將預定數量的保護塊給套設在頂部安裝桿上,最后將頂部安裝部以及保護塊一起塞入工件的內側,直至承托盤與底部氣脹軸的上端相抵接,此種設計方式,在進行表面處理時,借助底部氣脹軸以及保護塊可以從工件的內側對工件施加支撐力,所以在保持工件不易變形的同時只需要采用不同數量的保護塊,就可以適配不同長度的工件,而在進行貫穿處理時,可以通過分塊驅動組件讓不同位置的相鄰兩個保護塊分開,則在避讓刀具的同時,工件上加工處理位置的上方及下方均還有保護塊,所以也仍然可以對工件形成保護,綜上在穩定裝夾工件以及保護工件不易形變的同時,可以對工件進行貫穿處理;
30、2.借助外分塊吸附塊與抬升電磁鐵之間的配合,可以從工件外部讓工件內部的保護塊向上運動,以此實現讓不同位置上相鄰兩個保護塊分開,從而可以讓頂部安裝桿與保護塊相結合的構造更加簡潔,進而可以適配直徑更小的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