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車輪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是一種礦車輪鑄造模具,屬于機械鑄造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多年來,礦山開采出來的礦石大多通過礦車運出。根據礦山路軌輔設的 要求,礦車車輪必須具有足夠的載荷能力,踏面必須堅硬、耐磨,但又不能 啃軌,尤其在車輪受到沖擊載荷時,除要求其具有較高的抗變形能力和抗破 斷能力外,還要求車輪必須具有一定的抗疲勞強度,以提高礦車的使用壽命。 此外,為防止礦石粉末、大氣和水對車輪的浸濕,要求車輪具備一定的抗腐 蝕能力。現有的礦車車輪一般通過全砂型或全金屬模鑄造而成,或者通過鍛 造制坯,機加工而成。但都不能滿足在惡劣的采礦條件下應經久耐用的要求。 因此,完全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鑄造出具有較高抗變形、抗破斷能力, 且抗疲勞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強的礦車車輪的鑄造模具。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預制的上、下坭芯或者上、下砂型之間設置金屬冷激圈。所述預制的上坭芯設為帶中心圓孔的圓盤,圓盤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 面設有一圈凸起的圓環,用于形成車輪的輻板,該圓盤預先在芯盒內由芯砂 制成。所述下坭芯設為圓盤,圓盤的下端面為平面,上端面的中心處設有凸起 的彈形芯柱,用于形成車輪的軸孔,彈形芯柱與邊緣之間設有一圈凸起的圓 環,用于形成車輪的內踏面,圓環上間隔設有凸起的圓柱,用于形成車輪上 的通孔,該圓盤及彈形芯柱預先在芯盒內由芯砂制成。所述金屬冷激圈為一帶喇叭口的中空圓柱體,用于形成車輪的外踏面, 圓柱體的上、下端面分別設有一圈凸起的定位臺面,以便配芯時能準確定位。所述金屬冷激圈內圓面上涂有一涂料層,以便于脫模,同時有利于延長 冷激圈的使用壽命。所述金屬冷激圈外圍設有對稱的加強筋,以延長冷激圈的使用壽命,同 時便于脫模。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 便地對礦車車輪進行鑄造,不僅用砂量少,生產成本低,無需對車輪踏面再 進行機加工,工作效率高,更重要的是通過金屬冷激圈作用,對車輪輪面進 行激冷而變硬,而內部則保持較軟的性能,從而使車輪具有較佳的抗變形能 力、抗破斷能力、抗腐蝕能力以及較高的抗疲勞強度。此外,本實用新型還 具有脫模方便、快捷,鑄件成品率高,勞動強度低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金屬冷激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礦車輪鑄造模具,由預制的上坭芯3、下坭芯1以及設置于上、下坭芯之間的金屬冷激圈2構成,其中,預制的上坭芯3設為帶 中心圓孔5的圓盤,圓盤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面設有一圈凸起的圓環4, 用于形成車輪的輻板,圓盤3預先在芯盒內由芯砂制成;下坭芯l設為圓盤, 圓盤的下端面為平面,上端面的中心處設有凸起的彈形芯柱6,用于形成車 輪的軸孔,彈形芯柱6與邊緣之間設有一圈凸起的圓環7,用于形成車輪的 內踏面,圓環7上間隔設有凸起的圓柱14,用于形成車輪上的通孔,圓盤l 及彈形芯柱6預先在芯盒內由芯砂制成;金屬冷激圈2為一帶喇叭口 9的中 空圓柱體,用于形成車輪的外踏面,圓柱體的上、下端面分別設有一圈凸起 的定〗立臺面10和11,用于配芯時能準確定位,金屬冷激圈2內圓面上涂有 一涂料層12,金屬冷激圈2外圍設有對稱的六塊加強筋13,以延長冷激圈 的使用壽命,同時便于脫模,如圖l、圖2。另外,上坭芯和下坭芯還可用上 砂型和下砂型代替。
權利要求1、一種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預制的上、下坭芯或者上、下砂型之間設置金屬冷激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的上坭 芯設為帶中心圓孔的圓盤,圓盤的上端面為平面,下端面設有一圈凸起的圓 環。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坭芯設為 圓盤,圓盤的下端面為平面,上端面的中心處設有凸起的彈形芯柱,彈形芯 柱與邊緣之間設有一圈凸起的圓環。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冷激圈 為一帶喇叭口的中空圓柱體,圓柱體的上、下端面分別設有一圈凸起的定位 臺面。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冷激圈 內圓面上涂有一涂料層。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冷激圈 外圍設有對稱的加強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預制的上、下坭芯或者上、下砂型之間設置金屬冷激圈。可方便地對礦車車輪進行鑄造,不僅用砂量少,生產成本低,無需對車輪踏面再進行機加工,工作效率高,更重要的是通過金屬冷激圈作用,對車輪輪面進行激冷而變硬,而內部則保持較軟的性能,從而使車輪具有較佳的抗變形能力、抗破斷能力、抗腐蝕能力以及較高的抗疲勞強度。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脫模方便、快捷,鑄件成品率高,勞動強度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B22D15/00GK201102061SQ200720105120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日
發明者張佩琛, 張昆祥, 楊文勇 申請人:昆明市白邑永聯鑄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