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滾動軸承加工,特別是一種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已有的軸承超精機中,均采用軸承直接壓緊的方式,這就存在以下缺點
I.軸承暴露在外部環境中,大大縮短其使用壽命,平均每天都要更換一次軸承,造成資源浪費。2.軸承在回轉過程中,易進入垃圾,造成停轉、打滑,影響產品的加工質量。3.超精機 上沒有相應的檢測設備,無法檢測出異常情況。我國正處于技術升級時代,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循環再利用的理念,同時,隨著設備自動化技術的提高,對設備的自我診斷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創造就是為適應這一趨勢而發明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于加工滾動軸承的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包括壓緊機構和待加工的軸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設置在壓緊機構頂面兩側的兩個壓輪組件,每個壓輪組件包括與壓緊機構固定連接的殼體、殼體內橫向設有的轉動軸和套設在轉動軸的軸承,該軸承的內端穿出殼體并在內端上套設有一壓輪,該壓輪壓靠在所述軸承上。優選地,所述壓緊機構與壓輪組件的殼體以燕尾槽式固定。優選地,所述燕尾槽式固定是在壓緊組件的頂面開設有兩道相互平行的燕尾槽,壓輪組件的殼體底端形成有與燕尾槽對應的凸部,兩個殼體分別嵌設在各自對應的燕尾槽內。優選地,還設有一壓輪速度檢測,其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壓輪組件中殼體上的感應支架、套設在該殼體內的轉動軸外端的感應塊和感應支架上固定有的高速感應器,該高速感應器與感應塊對應設置。優選地,在殼體上設有進氣孔和出氣孔。
本發明優點是結構簡單,實現了對軸承超精過程的實時監控,對異常品及時自動排出,提高了成品率,減少了操作員工的勞動強度。
圖I為本發明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I、軸承 2、壓輪組件3、壓緊機構
4、壓輪速度檢測裝置 21、壓輪22、傳動軸 23、殼體 24、軸承25、進氣孔26、出氣孔41、感應塊42、感應支架
43、高速感應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中,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包括壓緊機構和待加工的軸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設置在壓緊機構頂面兩側的兩個壓輪組件,每個壓輪組件包括與壓緊機構固定連接的殼體、殼體內橫向設有的轉動軸和套設在轉動軸的軸承,該軸承的內端穿出殼體并在內端上套設有一壓輪,兩壓輪相對設置。通過壓輪直接壓在待加工軸承端面上,提高了工作的穩定性,提升壓輪的使用壽命,節省了壓輪的消耗,節省了資源。所述壓緊機構與壓輪組件的殼體以燕尾槽式固 定,燕尾槽式固定是在壓緊組件的頂面開設有兩道相互平行的燕尾槽,壓輪組件的殼體底端形成有與燕尾槽對應的凸部,兩個殼體分別嵌設在各自對應的燕尾槽內。還設有一壓輪速度檢測裝置,其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壓輪組件中殼體上的感應支架、套設在該殼體內的轉動軸外端的感應塊和感應支架上固定有的高速感應器,該高速感應器與感應塊對應設置,壓輪隨工件轉動時,感應塊也跟隨壓輪進行轉動,觸發高速感謝應器進行計數檢測,通過PLC系統的計算處理,可檢測軸承停轉、無圈、失速等項目的檢測,當未測到轉動為軸承無套圈、當測得速度從有到無則判定為停轉,當速度與設定值比較差額大于一定值時為失速,該組件提高了設備的智能化。
在殼體上設有進氣孔和出氣孔。通過進氣孔,出氣孔對組件內腔形成氣密封結構,氣密封氣流從進氣孔進入軸承型腔內,再從孔處排出,產生軸承型腔與外界的負壓,使異物無法進入軸承型腔內起到密封作用,提升了組件的壽命。本創造具有如下優點壓輪磨損后,可進行返修再利用。另外,由于回轉軸承在殼體內,同時采取了氣密封結構,壽命大為提高,一般只需一個月左右返修一次即可。通過對壓輪軸尾端的螺母的檢測,可間接地發現加工過程中存在的異常情況,如壓輪壓緊后為檢測到壓輪旋轉,則表明無套圈,而在加工時停轉,則表明機床異常,通過機床PLC可作出報警及異品排除等處置,提高了機床的智能化。按照上述方案實施,我公司的3MZ323C型產品中實際使用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設備的自我診斷能力,同時節約了大量軸承。通過對壓輪壓緊裝置,實現了對軸承超精過程的實時監控,對異常品及時自動排出,提高了成品率,減少了操作員工的勞動強度。以Z3組成品率提高2%、價格差I. 5元錢、每天按8000套計算。則每臺機床每天可節省240元,一年按300天計算,全年可提高效益7. 2萬,若100臺機床則可節約720萬。同時可每天節約4套壓輪軸承,每套軸承按2元計算,則全年可節約2400元。.由此可見,實用性及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以上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包括壓緊機構和待加工的軸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設置在壓緊機構頂面兩側的兩個壓輪組件,每個壓輪組件包括與壓緊機構固定連接的殼體、殼體內橫向設有的轉動軸和套設在轉動軸的軸承,該軸承的內端穿出殼體并在內端上套設有一壓輪,該壓輪壓靠在所述軸承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機構與壓輪組件的殼體以燕尾槽式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式固定是在壓緊組件的頂面開設有兩道相互平行的燕尾槽,壓輪組件的殼體底端形成有與燕尾槽對應的凸部,兩個殼體分別嵌設在各自對應的燕尾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有一壓輪速度 檢測,其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壓輪組件中殼體上的感應支架、套設在該殼體內的轉動軸外端的感應塊和感應支架上固定有的高速感應器,該高速感應器與感應塊對應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殼體上設有進氣孔和出氣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超精機外圈壓輪壓緊裝置,包括壓緊機構和待加工的軸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設置在壓緊機構頂面兩側的兩個壓輪組件,每個壓輪組件包括與壓緊機構固定連接的殼體、殼體內橫向設有的轉動軸和套設在轉動軸的軸承,該軸承的內端穿出殼體并在內端上套設有一壓輪,該壓輪壓靠在所述軸承上。本發明優點是結構簡單,實現了對軸承超精過程的實時監控,對異常品及時自動排出,提高了成品率,減少了操作員工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24B35/00GK102950535SQ20111024703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陳祥印, 潘德暉, 劉遠 申請人:上海人本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佳創精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