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硬質合金的生產方法,特別涉及ー種特粗晶WC-C0硬質合金及其制備 ェ藝。
背景技術:
礦用工具、挖掘工具使用過程中,硬質合金零件承受循環載荷和摩擦力的作用,因而產生瞬間高溫,使合金承受熱疲勞應カ和機械應力,導致合金表面微觀剝落與微觀斷裂, 以及高溫磨粒磨損。在合金齒和巖石、水泥作用的1/10秒瞬間,壓力由O増加到10噸時, 合金齒表面溫度可由室溫増加到800°c 1000°C,合金使用過程中易產生熱疲勞裂紋(蛇皮裂紋)。近年來,由于煤田開采及隧道工程的不斷發展,作為采煤機和隧道掘進用盾構機的刀頭材料,硬質合金的消耗量與日俱增,采煤機和盾構機都是在井下作業,工作環境惡劣,刀頭更換、維修難度大,一般都要盡量減少更換維修次數,這就對硬質合金刀頭提出了很高的性能要求。雖然我國硬質合金的總產量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總產量的40%以上,但采煤機和盾構機刀頭用高性能硬質合金的市場份額還不足2%,目前國內采煤機和盾構機刀頭用硬質合金產品質量都還或多或少的存在問題,難以被行業普遍認可,還沒有一家硬質合金企業能夠穩定的生產與供應采煤機和盾構機刀頭用高性能硬質合金。硬質合金的ー些重要物理性能,如導熱率、熱膨脹系數等與硬質合金的成分有關。 和合金中的WC相比,粘結相Co、Ni Je的熱導率低,熱膨脹系數高,低的Co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導熱率,同時降低合金的熱膨脹系數,另ー方面,高的粘結相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橫向斷裂強度和斷裂韌性性能,這兩個性能也是合金承受高沖擊載荷條件下必須具備的。在鈷含量相同的情況下,與普通的WC硬質合金相比,WC特粗晶硬質合金有以下的特點(1)硬度高:WC屬于六方晶系的各向異性晶體,根據其晶面取向或者是晶面指數的不同,其物理、機械性能也不同。(2)韌性好在普通合金中微細裂紋是在最為薄弱的WC/WC晶界面或WC/Co晶界面處擴展的,而在特粗晶硬質合金中,微細裂紋或是繞過WC粗晶晶粒,呈“之”字形擴展,或是穿過WC晶粒進行擴展.如果是呈“之”字形擴展,必須具有與斷裂面積相匹配的能量,如果是穿過堅韌的WC晶粒,則必須具有相當大的斷裂能。所以,特粗晶WC晶粒可以阻止微細裂紋的進一步擴展,提高合金的韌性。(3)高溫硬度高、蠕變變形小在1000°C的高溫下,特粗晶硬質合金的高溫硬度比普通的硬質合金的硬度要高,顯示出良好的紅硬性。圍繞特粗晶硬質合金的研究開發國外一些企業進行了大量研究,雖然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很少,但從其產品性能指標、應用情況等信息可以看出,國外在粗晶粒合金研究方面已由WC晶粒度3μπι向5μπι以上的特粗晶粒硬質合金方向發展。國產硬質合金晶粒度一般在0.4 3.5μπι范圍內,對晶粒度在3. 5 μ m以上的粗晶硬質合金雖然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在合金晶粒度大小、晶粒發育完整性、均勻性以及合金性能、使用壽命等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難以滿足相關行業對高壽命特粗晶產品的需求。傳統的在現有的粗晶硬質合金生產及科研過程中,基本采用單一碳化鎢粉制備硬質合金,此種エ藝生產的硬質合金,從金相上分析,晶粒粒度分布區寬,難以制備特粗晶硬質合金。在硬質合金生產過程中,在高溫固溶強化階段,大顆粒的WC吸附小于自身內徑數倍的細顆粒WC,破壞兩者間的晶界,熔為一體,使WC晶粒繼續長大,這是由于在固溶階段, 一部分表面能高的WC (微細WC,濕磨造成的晶內點陣畸變、位錯的WC等),不斷溶解和已溶解的WC(溶解度達飽和)不斷析出并在未溶的表面能低的WC(粗大WC)上沉積(WC越粗、 表面能越低,越優先沉積),這是ー個表面能高的、不穩定的WC變成表面能低的、穩定的WC 的過程。所以,通過將特粗碳化鎢粉(Fsss = 30 μ m)與亞細碳化鎢粉(Fsss = 0. 8 μ m)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一方面能増大硬質合金平均金相粒度,另ー方面能控制晶粒分布區。美國專利5505902和55四804公開了制備超粗晶粒硬質合金的方法,兩個專利中公開了制備超粗晶粒硬質合金的方法是將粗顆粒的WC粉通過噴射研磨分散和分級篩分。 去除細的WC顆粒,只選用粗粒度的部分WC,然后對這些WC進行Co涂覆。專利5505902采用的方法是熔膠一凝膠法.將WC、甲醇和三乙胺在反應器中混合,當加熱時甲醇會蒸發,Co 在WC晶粒上沉淀形成熔膠凝膠。專利55四804采用的方法是多元醇法,將Co的醋酸鹽+ 水+WC混合后進行噴霧干燥,并對混合エ序エ藝進行了改進。以避免粗顆粒WC的破碎。用以上專利方法生產的混合料再采用常規的壓制成型和燒結方法即可制備鈷含量為6%平均晶粒度在13 — 14 μ m的硬質合金,并且很容易將孔隙控制在A02 B02之間。以上兩種美國專利雖然能制備除晶粒均勻的特粗WC粉,但三乙胺有劇毒,不適合安全生產,水劑噴霧在國內也剛剛開始起歩,需要高純的去離子水,不適合回收循環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エ藝方法簡單、操作方便、制備的硬質合金平均晶粒度大、晶粒分布區窄的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及其制備エ藝。本發明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包括下述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組成Co 5-15%,余量為WC,WC的平均晶粒度為6-10 μ m。本發明ー種特粗晶硬質合金中,所述Co的粒度為ト3μπι。本發明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歩碳化鎢預球磨粉的制備分別取粒度為(觀-31) μ m的特粗碳化鎢粉與粒度為(0. 6-1) μ m的亞細碳化鎢粉混合,進行一次球磨,球磨時間8-12小吋,得碳化鎢預球磨粉;所述特粗碳化鎢粉與亞細碳化鎢粉的質量比為(6-12) 1; 一次球磨エ藝參數為球料比(2-3) 1,轉速34-40轉 /分鐘,球磨介質汽油;第二步碳化鎢-鈷-成形劑混合粉末的制備將第一歩所得碳化鎢預球磨粉與鈷粉、成型劑混合,進行二次球磨6-8小吋,得到碳化鎢-鈷混合粉末,所述鈷粉、成型劑的添加量分別占碳化鎢預球磨粉質量的5-15%、 0. 5-1 %,所述鈷粉的粒度為1-3 μ m ;所述成型劑選自樹脂改良的順式1,4-聚丁ニ烯橡膠溶液,溶液濃度為20-24%,溶劑為汽油;二次球磨エ藝參數為球料比(0.4-0. 6) 1,轉速34-40轉/分鐘,球磨介質汽油;第三步壓坯、燒結將第二步所得碳化鎢-鈷混合粉末按常規制坯エ藝壓制成壓坯,按兩步加熱燒結 エ藝進行燒結;壓制壓カ為30噸;1、加熱脫除成形劑加熱エ藝參數為在氫氣保護氣氛下,以2-6 °C /分鐘的加熱速度升溫至 380-420°C保溫100-200分鐘,加熱及保溫過程維持爐內氫氣流速為4_5立方米/每小時; 然后,控制爐內氫氣與甲烷的體積比為0.5-3) (1-2),氫氣與甲烷總氣量的流速仍為 4-5立方米/毎小吋,以1_3°C /分鐘的加熱速度升溫至600-630°C保溫20-50分鐘后,讓壓坯隨爐冷卻至室溫;2、燒結以氬氣為保護氣氛,將脫除成形劑的壓坯置于燒結爐中,加熱至1435°C -1445°C 保溫50-70分鐘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燒結過程保持爐內壓力為3-7兆帕。 本發明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中,所述樹脂改良的順式1,4-聚丁 ニ烯橡膠溶液是將順式1,4-聚丁ニ烯橡膠與萜烯樹脂按15 5的比例混合,以汽油為溶劑,配置成濃度為20-24%的溶液。本發明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中,所述特粗碳化鎢粉是將粒度為5μπι的氧化鎢粉加熱至1200°C高溫還原得到鎢粉,在所得鎢粉中摻入占鎢粉重量 0. 8-1. 2%的鈷粉及炭黑后,加熱至1700°C高溫碳化,得到粒度為觀-31 μ m的碳化鎢粉;所述炭黑的加入量按碳化鎢中化合碳總量控制在6. 12%的比例添加。本發明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中,所述燒結得到的特粗晶 WC-Co硬質合金采用雙室高壓氣淬爐加熱至1四0-1310で,進行氣淬,氣淬氣體壓カ為 4. 5-5. ^ar,氣淬氣體為氬氣。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組分配比及制備エ藝方法,其機理簡述于下1、采用高溫還原高溫碳化的エ藝,并在碳化過程中往W粉中添加適量鈷粉,利用 Co粉的低熔點及對W粉碳化反應的催化作用,保證晶粒發育完整促進晶粒長大,增大碳化鎢化合碳含量,保證碳化完全,同時縮短碳化時間,降低碳化溫度。克服了目前國內外生產特粗WC粉采用的WOx (氧化鎢)摻雜堿金屬后,在低于1000°c的溫度下還原制備出超粗W 粉,而后在1980°c下高溫碳化制備超粗WC粉,存在WC粉末的聚集程度高,粉末粒度不夠粗大,晶粒不均勻,粒度分布區寬,同吋,W粉粒度越大,若要保證碳化完全,WC粉會炸裂,形成許多細小WC顆粒的缺陷。2、利用在高溫固溶強化階段,大顆粒的WC吸附小于自身內徑數倍的細顆粒WC,破壞兩者間的晶界,熔為一體,使WC晶粒繼續長大,這是由于在固溶階段,一部分表面能高的 WC(微細WC,濕磨造成的晶內點陣畸變、位錯的WC等),不斷溶解和已溶解的WC(溶解度達飽和)不斷析出并在未溶的表面能低的WC(粗大WC)上沉積(WC越粗、表面能越低,越優先沉積),這是ー個表面能高的、不穩定的WC變成表面能低的、穩定的WC的過程。所以,通過將特粗碳化鎢粉(Fsss = 30 μ m)與亞細碳化鎢粉(Fsss = 0. 8 μ m)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一方面能増大硬質合金平均金相粒度,另ー方面能控制晶粒分布區。其理論依據為
在硬質合金在固溶階段,一部分表面能高的WC(微細WC,濕磨造成的晶內點陣畸變、位錯的WC等),不斷溶解和已溶解的WC (溶解度達飽和)不斷析出并在未溶的表面能低的WC(粗大WC)上沉積(WC越粗、表面能越低,越優先沉積),其反應機理如下式S警(ト)其中;熱力學平衡態的平均晶粒尺寸(nm)r晶粒尺寸(nm)D溶質原子的擴散系數(m2/s)γ 比界面能(J/m2)Coc溶質的溶解度(mol Γ1)Ω 摩爾容積(m3/mol)T 溫度(K)t燒結時間(S)通過以上公式,有以下推斷Q)當凡/矻=0,(2)色r く; ,drldt<Q,小顆粒溶解
(3)當r〉7 A /矻> 0,大顆粒長大(4)當r =2 7於/か變為最大值,長大速度加快(5)在長大過程中,小顆粒溶解,大顆粒長大同時進行,降低微粒量,増大平均晶粒尺寸,當r >27,長大的速率將降低。3、采用高純度,低灰分的橡膠成型劑,其主體為順式1,4_聚丁ニ烯橡膠,能完全溶于高純度汽油,溶液中不會出現分層現象,始終保持濃度均勻性,適于維持整批混合料摻膠均勻性。通過樹脂改良后,利于混合料制粒,改善混合料流動性。特別是通過控制成型劑脫除エ藝,利于精準控制殘碳量,其エ藝采用兩段式加熱并控制環境氣氛中甲烷與氫氣的量,使氣氛中氫氣與甲烷的量維持可以阻止甲烷裂解。由于順式1,4_聚丁ニ烯橡膠與樹脂的混合成型劑,在300°C以后,橡膠及樹脂開始裂解,其基本反應式如下CH4(氣)=2 (氣)+C(固)按平衡態比列,控制氫氣與甲烷在不同的脫膠溫度區的量,脫膠時間持續10小吋,最高溫度達到630°C,產品的總碳能嚴格控制在エ藝參數內,并且整爐產品各個位置的總碳結果偏差控制在士 0.025% (質量百分數)內,經過燒制后,整爐各個位置產品矯頑磁力偏差控制在士0. 5KA/M,實現了整爐產品精準控碳及成型劑脫除均勻。4、燒結性能控制燒結最終溫度根據合金鈷含量確定,基本處于1435°C _1445°C之間,保溫時間 60min左右,并通入氬氣給合金施以5兆帕左右壓力,由于合金孔隙外的壓カ大于孔隙內的壓力,液相包裹的WC沿毛細管滲入孔隙,孔隙減小;而在卸壓階段,氬氣從合金表面逸出, 其孔隙被液相填充,使合金內部孔隙完全閉合。5、采用雙室高壓氣淬熱處理技術強化粘結相,改善合金的強韌性對特粗晶硬質合金進行高壓氣淬處理,將淬火溫度提高到1300°C左右,氣淬壓力控制在^ar左右,從而使合金淬火加熱溫度提高到出現共晶點的淬火溫度,使呈密排立方晶型的鈷相向具有塑性的面心立方晶型轉變,提高硬質合金的塑性,即提高合金的抗彎強度。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經過還原碳化工藝后,碳化鎢的費氏粒度達到30 μ m,晶粒生長完整,碳化完全。2、硬質合金的金相組織必須是正常的兩相結構,盡量控制在高碳側,碳化鎢鄰接度尚。3、硬質合金的組織結構中碳化鎢晶粒度分布窄,基本為粗大顆粒,金相平均晶粒度達到6 μ m或6 μ m以上,以阻止硬質合金在使用過程中的裂紋擴展。4、合金內部孔隙度低,沒有組織缺陷,如裂紋和分層。5、鈷粘結相以較多的面心立方結構存在。綜上所述,本發明工藝方法簡單、操作方便、制備的硬質合金平均晶粒度大、晶粒分布區窄,合金具有高的熱導率、低的熱膨脹系數、好的高溫磨損性能、高的橫向斷裂強度和高的斷裂韌性性能,有效提高合金抗熱疲勞裂紋能力,適于礦用工具、挖掘工具的使用。
附圖1為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特粗WC粉電鏡形貌照片(1000X)。附圖2為傳統工藝制備的特粗WC粉電鏡形貌照片(1000X)。附圖3為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WC-6% Co硬質合金金相照片(1500X)。附圖4為對比例單純采用特粗碳化鎢粉制備的WC-6% Co硬質合金金相照片 (1500X)。附圖5為國外制備的WC-7% Co合金金相照片(1500X)。附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WC-7% Co合金金相照片(1500X)。附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WC-15% Co合金金相照片(1500X)附圖8為對比例2制備的WC-15% Co合金金相照片(1500X)從附圖1、2的WC電鏡形貌照片上看,采取傳統工藝生產的碳化鎢粉,碳化不完全, 聚集程度高,晶粒棱角多,不夠圓潤,晶粒發育不完整,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碳化鎢晶粒表面呈現明顯的生長臺階與生長平面,其結晶完整性好,碳化完全,碳化鎢晶粒粗大,粒度分布均勻。對照附圖3、4,兩種硬質合金在相同倍數下的金相,本發明實施例1采用微量細鎢粉經過強化球磨后與特粗碳化鎢混合燒結,由于細鎢粉經過強化球磨后,發生了晶內點陣畸變及位錯,表面能增高,在固溶過程中不斷沉積在表面能低的特粗碳化鎢晶粒上,增大硬質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制備的硬質合金金相平均晶粒度達到8 μ m,而單純采用特粗碳化鎢粉工藝制備的硬質合金平均金相晶粒度才6 μ m。比較附圖5、6,,雖然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試樣晶粒度略低于國外合金,但是WC鄰接度要比國外大,晶粒的分布也更為均勻,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試樣的孔隙度小于 A02,在使用過程中更難產生破壞源,使用性能要比國外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首先制備特粗碳化鎢粉,應用于本發明實施例1、2、3中。將粒度為5μπι的氧化鎢粉加熱至1200°C高溫還原得到鎢粉,在所得鎢粉中摻入占鎢粉重量的鈷粉后,加熱至1700°C高溫碳化,冷卻后,得到粒度為觀-31 μ m的碳化鎢粉;所述Co的粒度為2 μ m。所述碳化鎢粉電鏡形貌照片見附圖1。對比例1單純采用粒度為30 μ m的特粗碳化鎢粉經12小時球磨,球料比3 1,然后加入鈷粉,繼續球磨8小時,其中鈷粉添加量為特粗碳化鎢粉總重的6. 4%,球磨筒轉速34轉/ 分,球磨介質汽油;混合粉經常規工藝進行壓坯、燒結制備得到WC-6CO硬質合金。其平均金相晶粒度才6 μ m。實施例1制備WC-6CO硬質合金第一步碳化鎢預球磨粉的制備分別取粒度為(觀-29) μ m的特粗碳化鎢粉與粒度為(0. 6-0. 7) μ m的亞細碳化鎢粉混合,進行一次球磨,球磨時間12小時,得碳化鎢預球磨粉;所述特粗碳化鎢粉與亞細碳化鎢粉的質量比為9 1 ;一次球磨工藝參數為球料比3 1,轉速34轉/分鐘,球磨介質汽油;第二步碳化鎢-鈷混合粉末的制備將第一步所得碳化鎢預球磨粉與鈷粉、成型劑混合,進行二次球磨8小時,得到碳化鎢-鈷-成形劑混合粉末,所述鈷粉、成型劑的添加量分別占碳化鎢預球磨粉質量的6 %、 0. 5%,所述鈷粉的粒度為1 μ m ;所述成型劑選自樹脂改良的順式1,4-聚丁二烯橡膠溶液; 二次球磨工藝參數為球料比0.4 1,轉速34轉/分鐘,球磨介質汽油;所述樹脂改良的順式1,4_聚丁二烯橡膠溶液是將順式1,4_聚丁二烯橡膠與萜烯樹脂按15 5的比例混合,溶劑為汽油,溶液濃度為20%。第三步壓坯、燒結將第二步所得碳化鎢-鈷混合粉末按常規制坯工藝壓制成壓坯,按兩步加熱燒結工藝進行燒結;壓制壓力為30噸;1、加熱脫除成形劑加熱工藝參數為在氫氣保護氣氛下,以3°C /分鐘的加熱速度升溫至380°C保溫 150分鐘,加熱及保溫過程維持爐內氫氣流速為4-5立方米/每小時;然后,控制爐內氫氣與甲烷的體積比為2. 5 1,氫氣與甲烷總氣量流速為4-5立方米/每小時,以2°C/分鐘的加熱速度升溫至620°C保溫20分鐘后,壓坯隨爐冷卻;2、燒結以氬氣為保護氣氛,將脫除成形劑的壓坯置于燒結爐中,加熱至1435°C -1445°C 保溫60分鐘后,隨爐冷卻,得到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燒結過程保持爐內壓力為5兆帕。將得到的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采用雙室高壓氣淬爐加熱至1300°C,進行氣淬,氣淬氣體壓力為S^ar,氣淬氣體為氬氣。表1為對比例1制備的合金與實施例1制備的合金的金相檢測結果。表 權利要求
1.ー種特粗晶WC-C0硬質合金,包括下述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組成Co 5-15%,余量為WC,WC的平均晶粒度為6-10 μ 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特粗晶硬質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o的粒度為 1-3 μ m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歩碳化鎢預球磨粉的制備分別取粒度為(觀-31) ym的特粗碳化鎢粉與粒度為(0.6-1) μ m的亞細碳化鎢粉混合,進行一次球磨,球磨時間8-12小吋,得碳化鎢預球磨粉;所述特粗碳化鎢粉與亞細碳化鎢粉的質量比為(6-12) 1; 一次球磨エ藝參數為球料比(2-3) 1,轉速34-40轉/ 分鐘,球磨介質汽油;第二步碳化鎢-鈷-成形劑混合粉末的制備將第一歩所得碳化鎢預球磨粉與鈷粉、成型劑混合,進行二次球磨6-8小吋,得到碳化鎢-鈷混合粉末,所述鈷粉、成型劑的添加量分別占碳化鎢預球磨粉質量的5-15%、 0. 5-1%,所述鈷粉的粒度為1_3μπι;所述成型劑選自樹脂改良的順式1,4_聚丁ニ烯橡膠溶液,溶液濃度為20-24%,溶劑為汽油;二次球磨エ藝參數為球料比(0.4-0. 6) 1,轉速34-40轉/分鐘,球磨介質汽油;第三步壓坯、燒結將第二步所得碳化鎢-鈷混合粉末按常規制坯エ藝壓制成壓坯,按兩步加熱燒結エ藝進行燒結;壓制壓カ為30噸;1、加熱脫除成形劑加熱エ藝參數為在氫氣保護氣氛下,以2-6°C /分鐘的加熱速度升溫至380-420°C保溫100-200分鐘,加熱及保溫過程維持爐內氫氣流速為4-5立方米/每小時;然后,控制爐內氫氣與甲烷的體積比為0.5-3) (1-2),氫氣與甲烷總氣量的流速仍為4-5立方米/毎小吋,以1_3°C /分鐘的加熱速度升溫至600-630°C保溫20-50分鐘后,讓壓坯隨爐冷卻至室溫;9作社ムヽAmtPt以氬氣為保護氣氛,將脫除成形劑的壓坯置于燒結爐中,加熱至1435°C _1445°C保溫 50-70分鐘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燒結過程保持爐內壓カ為3-7 兆帕。
4.根據權利3所述的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改良的順式1,4_聚丁ニ烯橡膠溶液是將順式1,4_聚丁ニ烯橡膠與萜烯樹脂按15 5的比例混合,以汽油為溶剤,配置成濃度為20-24%的溶液。
5.根據權利4所述的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粗碳化鎢粉是將粒度為5μπι的氧化鎢粉加熱至1200°C高溫還原得到鎢粉,在所得鎢粉中摻入占鎢粉重量0. 8-1. 2%的鈷粉及炭黑后,加熱至1700°C高溫碳化,得到粒度為28-31 μ m 的碳化鎢粉;所述炭黑的加入量按碳化鎢中化合碳總量控制在6. 12%的比例添加。
6.根據權利5所述的ー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エ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得到的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采用雙室高壓氣淬爐加熱至1四0-1310で,進行氣淬,氣淬氣體壓カ為4. 5-5. ^ar,氣淬氣體為氬氣。
全文摘要
一種特粗晶WC-Co硬質合金,包括5-15%的Co及WC,WC的平均晶粒度為6-10μm。其制備工藝包括粗細碳化鎢預球磨制備混合碳化鎢粉,混合碳化鎢粉-鈷-成形劑混合粉末的制備,壓坯、燒結三個步驟,其中燒結分為脫除成形劑、高溫燒結兩部分。本發明制備的WC-Co硬質合金,金相平均晶粒度達到6μm或6μm以上,且工藝方法簡單、操作方便、制備的硬質合金平均晶粒度大、晶粒分布區窄,合金具有高的熱導率、低的熱膨脹系數、好的高溫磨損性能、高的橫向斷裂強度和高的斷裂韌性性能,有效提高合金抗熱疲勞裂紋能力,適于礦用工具、挖掘工具的使用。
文檔編號C22C1/05GK102534344SQ2012100663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明者伏坤, 周建華, 楊雄文 申請人: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