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縮孔、疏松的低壓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鑄造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縮孔、疏松的低壓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鋁合金車輪低壓鑄造缺陷中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縮孔、疏松是世界性的難題,很難徹底解決。輪輻與輪輞交接處出現縮孔或疏松,嚴重影響鑄件的力學性能,甚至鋁合金車輪的安全性能,因此因以上原因造成的廢品占鑄造報廢品的60%以上。究其原因是因為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的鑄件厚大,鋁液不容易在此補縮,易形成了熱節,從而造成了此缺陷。為了減少鑄件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的縮孔、疏松,現行的辦法一般是通過鑄造工藝來調節,即延長鑄造保壓時間,延緩輪輻凝固時間;另一種方法是在上模增加補縮流道,這兩種方法都是盡量補縮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的鋁液,減少縮孔、疏松的產生,但都降低生產效率,提聞生廣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的縮孔、疏松的低壓鑄造模具,該模具不僅能減少該種鑄造缺陷,提高鑄造成品率,而且能縮短鑄造周期,提高鋁合金車輪鑄造生產效率。本技術方案是: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縮孔、疏松缺陷的低壓鑄造模具,該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四個邊模,在下模上對應輪輻與輪輞交接處設置冷卻孔,冷卻孔里裝上對應的風管。鋁液流經陶瓷料口、鐵澆口、分流錐進入模具型腔內,在上模、下模及四個邊模組成的模具型腔內完成充型過程,待鋁液充型完成后,快速增加保壓壓力,經過保壓40-60秒后開啟下模外環冷卻風管,風冷持續冷卻時間60-100秒,即可將該處大量的熱量排出,這樣可以達到控制模具 的溫度場、輪輻與輪輞交接處快速冷卻的目的,從而實現了鑄造的順序凝固,即輪輞由上而下逐漸凝固,然后輪輻與輪輞交接處凝固,最后輪輻由最外側向內側逐漸凝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下模冷卻風的作用下快速冷卻鑄件熱節,在實現減少輪輻與輪輞交接處鑄造缺陷的同時,還能縮短鑄造周期,提高鋁合金車輪鑄造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陶瓷料口 ;2鐵澆口 ;3分流錐;4下模外環冷卻風管;5冷卻孔;6下模;7邊模;8上模。具體的實施方式如圖1中所示,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縮孔、疏松缺陷的低壓鑄造模具;該模具包括上模8、下模6和四個邊模7,在下模6上對應輪輻與輪輞交接處設置冷卻孔5,冷卻孔5里裝上對應的下模外環冷卻風管4。鋁液流經陶瓷料口 1、鐵澆口 2、分流錐3進入模具型腔內,在上模8、下模6及四個邊模7組成的模具型腔內完成充型過程。待鋁液充型過程完成后,快速增加保壓壓力,經過保壓50秒后開啟下模外環冷卻風管4,風冷持續冷卻80秒,即可通過冷卻孔5將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的熱量迅速排出,可將熱節處完全凝固,從而有效的減少鋁合金車輪 輪輻與輪輞交接處的縮孔、疏松缺陷。
權利要求1.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縮孔、疏松的低壓鑄造模具,其特征是:該模具包括上模(8)、下模(6)和四個邊模,在下模(6)上對應輪輻與輪輞交接處設置冷卻孔,冷卻孔里裝上對應的風管;鋁液流經陶瓷料口(I)、鐵澆口(2)、分流錐(3)進入模具型腔內,在上模(8)、下模(6)及四個邊模(7 )組成的模具型腔內完成充型過程。
專利摘要一種減少鋁合金車輪輪輻縮孔、疏松缺陷的低壓鑄造模具,該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四個邊模,在下模上對應輪輻與輪輞交接處設置冷卻孔,冷卻孔里裝上對應的風管。鋁合金車輪低壓鑄造分升液、充型、保壓、凝固四個階段,當鋁液充型結束后,容易在輪輻與輪輞交接處出現熱節,這時快速增加保壓壓力,經過保壓40-60秒后開啟下模外環冷卻風管,風冷持續冷卻時間60-100秒,即可將該處大量的熱量排出,這樣可以達到控制模具的溫度場、輪輻與輪輞交接處快速冷卻的目的,同時還能縮短鑄造周期,提高鋁合金車輪鑄造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2D18/04GK203124711SQ20122071560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徐斌, 李萍, 李光宇, 管建國, 孔祥建 申請人:江蘇凱特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