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沖壓模具的表面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一種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或產品的特殊工藝設備。由于沖壓件的生產批量普遍較大,沖壓工作溫度高,沖壓模具的表面經常會出現磨損、氧化、或沾染油污等問題,導致沖壓出的工件產品質量和外觀都不能達標,因此對沖壓模具的表面進行有效處理,從而降低模具的報廢率,意義重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增強耐磨性、耐氧化性,且操作簡單的沖壓模具的表面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沖壓模具的表面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用直徑3-5微米的鑄鐵彈或鋼彈對沖壓模具表面進行噴丸處理;
(2)用棉球蘸稀釋劑輕擦模具表面,去除油脂;
(3)把除油后的模具放入酸性溶液中浸泡50—60分鐘;
(4)取出模具后用離子水反復沖洗,并進行烘干處理;
(5)最后用粘結劑將研磨粉粘在精細砂輪上,對模具表面進行打磨和拋光。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稀釋劑為酒精、丙酮或二甲苯。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的酸性溶液為稀鹽酸溶液或稀檸檬酸溶液。
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的烘干處理溫度為182—216℃。
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的研磨粉為金剛石粉或氧化鉻粉。
本發明所提供的沖壓模具的表面處理方法,操作簡單,噴丸處理有利于提高模具的機械強度、耐磨性和耐氧化性,消除鑄件的殘余應力;采用金剛石粉或氧化鉻粉進行打磨和拋光,能有效提高模具表面平整度,大大降低報廢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用直徑3-5微米的鑄鐵彈或鋼彈對沖壓模具表面進行噴丸處理;
(2)用棉球蘸稀釋劑輕擦模具表面,去除油脂。稀釋劑為酒精、丙酮或二甲苯中的一種;
(3)把除油后的模具放入酸性溶液中浸泡50—60分鐘。酸性溶液為稀鹽酸溶液或稀檸檬酸溶液;
(4)取出模具后用離子水反復沖洗,并進行烘干處理。烘干處理溫度為182—216℃;
(5)最后用粘結劑將研磨粉粘在精細砂輪上,對模具表面進行打磨和拋光。研磨粉為金剛石粉或氧化鉻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