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純鋁金屬模具澆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
背景技術:
砂型鑄造工藝在鑄造純鋁時,需要補縮外加一個和產品比列幾乎相等的的冒口,因此會造成二次熔煉的材料的損耗較大,而金屬模具鑄造所用的直澆口補縮,因為直澆口比較小,不會造成二次熔煉有較大的損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鋁液,將純鋁材料投入熔煉爐中熔化成液體,熔煉爐內的溫度控制在750-830℃,再通過鋁液處理工序得到鋁液待用;
S2:模具準備,打開模具,在模具的型腔內均勻涂抹脫模劑,脫模劑的厚度要控制在0.05-0.08mm;
S3:模具預熱,將S2中涂抹了脫模劑的模具放置在模溫機中,并將模具整體預熱至100-200℃;
S4:模具安裝,將S3中預熱好的模具通過工業機械手取出,并將預熱好的模具安裝在澆鑄機上;
S5:模具澆鑄,將S1中制備好的鋁液經過澆鑄機上的升液管壓入金屬澆鑄模具內,且澆鑄鋁液的速度較慢,其澆鑄的溫度為750-815℃;
S6:冷卻開模,在澆鑄完成后,應及時用水把模具降溫,當金屬模具的澆、冒口的鋁液冷卻凝固成固態時,停止用水冷卻,之后打開模具取出純鋁鑄件;
S7:鑄件清理,將S6中取出的鑄件產品的澆、冒口去除,并對純鋁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優選的,所述耐高溫手套的最低耐高溫溫度為300℃。
優選的,所述脫模劑的配方是由氧化鋅、硅酸鈉和水組成,其組成比列為5:0.8:100。
優選的,所述金屬模具的材料為45號鋼。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有益效果在于: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相對于砂型鑄造工藝和金屬磨具鑄造工藝而言,不僅減少了二次熔煉對材料的損耗,還使鑄件的生產效率提高了5-10倍,同時也提升了鑄件產品的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
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鋁液,將純鋁材料投入熔煉爐中熔化成液體,熔煉爐內的溫度控制在750℃,再通過鋁液處理工序得到鋁液待用;
S2:模具準備,打開模具,在模具的型腔內均勻涂抹脫模劑,脫模劑的厚度要控制在0.05mm,脫模劑的配方是由氧化鋅、硅酸鈉和水組成,其組成比列為5:0.8:100,金屬模具的材料為45號鋼;
S3:模具預熱,將S2中涂抹了脫模劑的模具放置在模溫機中,并將模具整體預熱至100℃;
S4:模具安裝,將S3中預熱好的模具通過工業機械手取出,并將預熱好的模具安裝在澆鑄機上;
S5:模具澆鑄,將S1中制備好的鋁液經過澆鑄機上的升液管壓入金屬澆鑄模具內,且澆鑄鋁液的速度較慢,其澆鑄的溫度為750℃;
S6:冷卻開模,在澆鑄完成后,應及時用水把模具降溫,當金屬模具的澆、冒口的鋁液冷卻凝固成固態時,停止用水冷卻,之后打開模具取出純鋁鑄件;
S7:鑄件清理,將S6中取出的鑄件產品的澆、冒口去除,并對純鋁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實施例二
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鋁液,將純鋁材料投入熔煉爐中熔化成液體,熔煉爐內的溫度控制在780℃,再通過鋁液處理工序得到鋁液待用;
S2:模具準備,打開模具,在模具的型腔內均勻涂抹脫模劑,脫模劑的厚度要控制在0.06mm,脫模劑的配方是由氧化鋅、硅酸鈉和水組成,其組成比列為5:0.8:100,金屬模具的材料為45號鋼;
S3:模具預熱,將S2中涂抹了脫模劑的模具放置在模溫機中,并將模具整體預熱至130℃;
S4:模具安裝,將S3中預熱好的模具通過工業機械手取出,并將預熱好的模具安裝在澆鑄機上;
S5:模具澆鑄,將S1中制備好的鋁液經過澆鑄機上的升液管壓入金屬澆鑄模具內,且澆鑄鋁液的速度較慢,其澆鑄的溫度為775℃;
S6:冷卻開模,在澆鑄完成后,應及時用水把模具降溫,當金屬模具的澆、冒口的鋁液冷卻凝固成固態時,停止用水冷卻,之后打開模具取出純鋁鑄件;
S7:鑄件清理,將S6中取出的鑄件產品的澆、冒口去除,并對純鋁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實施例三
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鋁液,將純鋁材料投入熔煉爐中熔化成液體,熔煉爐內的溫度控制在805℃,再通過鋁液處理工序得到鋁液待用;
S2:模具準備,打開模具,在模具的型腔內均勻涂抹脫模劑,脫模劑的厚度要控制在0.07mm,脫模劑的配方是由氧化鋅、硅酸鈉和水組成,其組成比列為5:0.8:100,金屬模具的材料為45號鋼;
S3:模具預熱,將S2中涂抹了脫模劑的模具放置在模溫機中,并將模具整體預熱至155℃;
S4:模具安裝,將S3中預熱好的模具通過工業機械手取出,并將預熱好的模具安裝在澆鑄機上;
S5:模具澆鑄,將S1中制備好的鋁液經過澆鑄機上的升液管壓入金屬澆鑄模具內,且澆鑄鋁液的速度較慢,其澆鑄的溫度為800℃;
S6:冷卻開模,在澆鑄完成后,應及時用水把模具降溫,當金屬模具的澆、冒口的鋁液冷卻凝固成固態時,停止用水冷卻,之后打開模具取出純鋁鑄件;
S7:鑄件清理,將S6中取出的鑄件產品的澆、冒口去除,并對純鋁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實施例四
一種純鋁金屬模具直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鋁液,將純鋁材料投入熔煉爐中熔化成液體,熔煉爐內的溫度控制在830℃,再通過鋁液處理工序得到鋁液待用;
S2:模具準備,打開模具,在模具的型腔內均勻涂抹脫模劑,脫模劑的厚度要控制在0.08mm,脫模劑的配方是由氧化鋅、硅酸鈉和水組成,其組成比列為5:0.8:100,金屬模具的材料為45號鋼;
S3:模具預熱,將S2中涂抹了脫模劑的模具放置在模溫機中,并將模具整體預熱至200℃;
S4:模具安裝,將S3中預熱好的模具通過工業機械手取出,并將預熱好的模具安裝在澆鑄機上;
S5:模具澆鑄,將S1中制備好的鋁液經過澆鑄機上的升液管壓入金屬澆鑄模具內,且澆鑄鋁液的速度較慢,其澆鑄的溫度為815℃;
S6:冷卻開模,在澆鑄完成后,應及時用水把模具降溫,當金屬模具的澆、冒口的鋁液冷卻凝固成固態時,停止用水冷卻,之后打開模具取出純鋁鑄件;
S7:鑄件清理,將S6中取出的鑄件產品的澆、冒口去除,并對純鋁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