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懸浮裝置,特別是一種砂輪主軸的懸浮裝置。
背景技術:
皮帶輪是帶傳動結構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廣泛應用于汽車、機床、家電等行業的各種傳動機械中。目前,國內的大部分皮帶輪生產企業對于其關鍵工序V 型楔槽的加工大多使用傳統的焊接刀具。
對于皮帶輪切槽刀,按照齒數可分為單齒刀具、雙齒刀具、三齒刀具,在切槽刀使用過程中,刀具的刀齒部分易磨損,從而導致刀具的切削力度不夠以及切削精度不高,因此需要更換刀具,而刀具的成本較高,因此需要對刀具進行修復,對刀具修復通常采用砂輪磨削修復,但是對于多齒刀具,需要多次重復裝夾,每一次裝夾都具有裝夾誤差,多次裝夾后,導致刀具安裝誤差大,從而使得刀具的修復精度降低,嚴重的將會直接導致刀具報廢,從而造成生產成本較高,而且修復精度不高的刀具,也會造成皮帶輪的加工精度不高,嚴重影響產品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噪音小和抗振性好的砂輪主軸的懸浮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砂輪主軸的懸浮裝置,它包括機座、主軸、砂輪、驅動電機和油缸,所述的砂輪通過鎖緊螺母安裝在主軸的輸出端,驅動電機與主軸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的主軸的兩端均安裝有懸浮軸承,懸浮軸承上開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在兩個懸浮軸承之間安裝有軸承安裝座,所述的機座與軸承安裝座之間留有進油槽,進油槽分別與進油孔和出油孔連通,所述的機座上開設有與進油槽連通的注油孔和回油孔,注油孔上密封連接有注油管,回油孔上密封連接有回油管,回油管與注油管均與油缸連接。
所述的進油孔和出油孔為多個,且均勻分布在同一圓周上。
所述的進油孔與出油孔相對于懸浮軸承的軸心線對稱。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砂輪主軸懸浮裝置,設置有懸浮軸承,從而保證了砂輪轉動的同軸度,從而保證了刀具的磨削精度,并且采用懸浮軸承,使得主軸在轉動時噪音小、轉速高、抗振性好,并且使得主軸的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鎖緊螺母,2-懸浮軸承,3-進油孔,4-進油槽,5-軸承安裝座,6-注油孔,7-注油管,8-驅動電機,9-油缸,10-砂輪,11-出油孔,12-主軸,13-回油孔,14-回油管,15-機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砂輪主軸的懸浮裝置,它包括機座15、主軸12、砂輪10、驅動電機8和油缸9,所述的砂輪10通過鎖緊螺母1安裝在主軸12的輸出端,驅動電機8與主軸12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的主軸12的兩端均安裝有懸浮軸承2,懸浮軸承2上開設有進油孔3和出油孔11,在兩個懸浮軸承2之間安裝有軸承安裝座5,所述的機座15與軸承安裝座5之間留有進油槽4,進油槽4分別與進油孔3和出油孔11連通,所述的機座15上開設有與進油槽4連通的注油孔6和回油孔13,注油孔6上密封連接有注油管7,回油孔13上密封連接有回油管14,回油管14與注油管7均與油缸9連接,通過油缸9對懸浮軸承2供油,從而使得主軸的兩端始終浮在壓力油中,工作時可以保證主軸與軸承之間處于純液體摩擦狀態,從而降低了主軸的磨損,提高了主軸的使用壽命,并且其摩擦阻力小,從而使得主軸的旋轉精度高、承載能力強的特點,并且對轉速的適應性和抗振性非常好,從而使得與主軸連接的砂輪10運行非常平穩,從而提高了刀具的修復精度,并且主軸在轉動過程中其噪音小,可降低車間噪音的危害。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進油孔3和出油孔11為多個,且均勻分布在同一圓周上,進一步的,所述的進油孔3與出油孔11相對于懸浮軸承2的軸心線對稱,當主軸高速運轉產生位移到一個方向時,它的對應油腔動壓壓力達到最大,這時它的間隙最小,它的反方向油腔壓力反而最小時,間隙最大,這時進油孔3和出油孔11就起到間隙最大時減少壓力,使主軸回到軸承中心位置,從而使主軸使中保持在軸承的中心位置,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從而保證砂輪10都在一個圓周內轉動,從而提高刀具的修正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