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立式冷卻裝置(1),包括立式冷卻筒(2),立式冷卻筒(2)的頂部設有進料口(4),立式冷卻筒(2)的底部設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立式冷卻筒(2)的外圍設有冷卻套(3),冷卻套(3)和立式冷卻筒(2)之間設有空隙或間隙(301),其中筒體的高度為6-25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套(3)為水冷套或風冷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套的上部設有水冷套上部進水口(302),水冷套的下部設有水冷套下部出水口(303),或
所述水冷套的下部設有水冷套下部進水口(304),水冷套的上部設有水冷套上部出水口(305)。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冷套的上部設有風冷套上部進風口(306),風冷套的下部設有風冷套下部出風口(307),或
所述風冷套的下部設有風冷套下部進風口(308),風冷套的上部設有風冷套上部出風口(309)。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立式冷卻筒(2)的下部設有冷卻風進風口(6),立式冷卻筒(2)的上部設有冷卻風出風口(7)。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間隙(301)內設有肋片(8)。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間隙(301)內設有肋片(8)。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8)設置在立式冷卻筒(2)的外壁,或者,肋片(8)設置在冷卻套(3)的內壁上;肋片(8)為螺旋肋片。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8)設置在立式冷卻筒(2)的外壁,或者,肋片(8)設置在冷卻套(3)的內壁上;肋片(8)為螺旋肋片。
10.根據權利要求1-4或7-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冷卻筒(2)內的上部,在進料口(4)下部設有散料裝置(9)。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冷卻筒(2)內的上部,在進料口(4)下部設有散料裝置(9);散料裝置(9)為傘狀結構;傘狀結構上設有通氣孔(901)。
12.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冷卻筒(2)內的上部,在進料口(4)下部設有散料裝置(9);散料裝置(9)為傘狀結構;傘狀結構上設有通氣孔(901)。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散料裝置(9)為傘狀結構;傘狀結構上設有通氣孔(901)。
14.根據權利要求1-4、7-9或11-1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設有卸料閥(10)。
1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設有卸料閥(10);卸料閥(10)為雙層卸料閥;出料口(5)下方設有輸料機(11)。
16.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設有卸料閥(10);卸料閥(10)為雙層卸料閥;出料口(5)下方設有輸料機(11)。
17.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設有卸料閥(10);卸料閥(10)為雙層卸料閥;出料口(5)下方設有輸料機(11)。
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閥(10)為雙層卸料閥;出料口(5)下方設有輸料機(11)。
19.根據權利要求5、7、11或1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風進風口(6)的數量為1-20個,和/或
所述立式冷卻筒(2)還包括進風裝置(12),進風裝置(12)通過進風支管(1201)與冷卻風進風口(6)連接。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風進風口(6)的數量為2-10個,和/或
進風裝置(12)為環形布管式進風裝置。
21.一種DRI用立式水-風復合冷卻裝置,它采用權利要求1-2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