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磨具磨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
背景技術:
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片廣泛用于造船、鋼構、橋梁、車輛、飛機等制造行業中磨削金屬和非金屬。通常,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片均為采用磨料混粘樹脂,用鈸形的模具,一層金剛石砂加一層玻璃網格、逐層疊加后經過壓機壓制成型并經烘制固化而成。以上制備方法雖然較為成熟,但是其制備的砂輪片存在諸多缺陷,主要體現在:浪費嚴重,整片砂輪片全部用砂制作,在使用時最少有50%無法使用(中間固定在角磨機部分),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片在磨削時只有表面50%的部位具有磨削效果,因此利用率低,使用成本較高。此外由于砂輪的整體結構,當砂輪表面的金剛石砂層用完后其整個砂輪也隨之報廢,也造成了浪費。因此需要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來解決現有砂輪片利用率低和浪費嚴重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性能可靠的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解決現有砂輪片利用率低和浪費嚴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包括中間呈凹槽的基體,基體中心設有砂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上設有散熱鋁環,散熱鋁環上設有磨料層,所述散熱鋁環可拆卸的安裝在基體上,所述基體由不銹鋼材料制成。
所述散熱鋁環上設有螺紋孔,基體上對應設置有固定孔,散熱鋁環通過螺釘固定在基體上。
所述散熱鋁環與磨料層之間設有導熱硅膠片。
所述磨料層為棕剛玉,該磨料層厚度2~6mm;所述磨料層上表面設有螺旋狀散熱槽。
所述磨料層通過燒結或焊接固定在散熱鋁環上。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結構簡單、牢固可靠、解決現有砂輪片利用率低和浪費嚴重的問題。通過在散熱鋁環上設有磨料層,散熱鋁環可拆卸的安裝在基體上,完全改變了普通拋光砂輪片的結構,使其結構簡單,且利用率高,減少了浪費,其磨料用量只有普通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片的30%,使用時磨料層可以全部磨削利用,用完后,基體可后重復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通過散熱鋁環及導熱硅膠片,能夠將砂輪工作中產生的熱量快速散去,避免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砂輪工作部位燒損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體,2-散熱鋁環,3-磨料層,4-砂輪孔,5-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包括中間呈凹槽的基體1,基體1中心設有砂輪孔4,基體1上設有散熱鋁環2,散熱鋁環2上設有磨料層3,散熱鋁環2可拆卸的安裝在基體1上,基體1由不銹鋼材料制成。散熱鋁環2上設有螺紋孔,基體1上對應設置有固定孔,散熱鋁環2通過螺釘5固定在基體1上。散熱鋁環2與磨料層3之間設有導熱硅膠片。磨料層3為棕剛玉,該磨料層3厚度2~6mm;磨料層3上表面設有螺旋狀散熱槽。磨料層3通過燒結或焊接固定在散熱鋁環2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過程是:本實用新型的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片,通過在散熱鋁環2上設有磨料層3,散熱鋁環2可拆卸的安裝在基體1上,完全改變了普通拋光砂輪片的結構,使其結構簡單,且利用率高,減少了浪費,其磨料用量只有普通可重復使用的拋光砂輪片的30%,使用時磨料層3可以全部磨削利用,用完后,基體1可以在更換散熱鋁環2和磨料層3后重復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通過散熱鋁環2及導熱硅膠片,能夠將砂輪工作中產生的熱量快速散去,避免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砂輪工作部位燒損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