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光工具,具體地,涉及一種可用于CNC機床(數字控制機床)使用的拋光工具,該拋光工具特別適用于對具有弧邊、倒角等外型的脆硬材料工件進行精磨和拋光。
背景技術:
脆硬材料在電子產品上被越來越廣泛使用,比如玻璃、藍寶石、陶瓷等制成的手機保護蓋板、殼體、按鍵等。這些工件的成型加工主要使用CNC機床來進行。以手機蓋板玻璃為例,依據現有通行的操作流程,玻璃在CNC機床上打磨成型之后分別要發往不同的工位去進行弧邊、直邊、孔邊和上下平面的掃光處理。冗長的工藝不僅需要增加更多工件運送、質檢環節,而且每一個生產環節又會造成良率的損失。所以在CNC機床上實現對玻璃等脆硬材料的拋光就成為玻璃生產廠家的迫切需要。同時,電子產品的發展使其外觀逐漸從原來的二維平面向三維變化,各廠家也希望利用CNC機床三軸(或以上)的運動實現對三維外形工件的拋光。因此,業界需要一種可用于CNC機床的拋光工具,該拋光工具特別適用于對具有弧邊、倒角等外型的脆硬材料工件進行精磨和拋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要提供一種拋光工具,其適用于對具有弧邊、倒角等外型的脆硬材料工件進行精磨和拋光,且可以方便地在機床上安裝定位。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拋光工具,其包括一桿狀部和與該桿狀部垂直相連的一基體,該基體背向該桿狀部的第一表面包括一斜面部分,該第一表面上還設有一定位凸起。
優選地,該定位凸起設置在第一表面的中央位置處。
可選擇地,該第一表面還包括一與桿狀部大致垂直的水平面部分,第一表面的斜面部分位于水平面部分的外圍。在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平面部分的延伸面和所述斜面部分的夾角在3至45度間。優選地,定位凸起設置在所述水平部分的中央位置處。
可選擇地,該拋光工具還包括第一研磨材料和第一軟墊,第一軟墊位于第一研磨材料和第一表面間。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拋光工具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拋光工具通過設置一個適合用于對刀接觸定位的定位凸起,很方便準確地設定出拋光工具相對機床的位置;同時,定位凸起也在更換新的研磨材料時用來中心定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的附圖僅僅是示例性地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而且,這些附圖也不應理解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出的任何限制。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拋光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帶研磨材料的拋光工具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帶研磨材料的拋光工具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拋光工具的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實施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說明,不同實施例中的特征在不沖突的情況下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拋光工具10,其包括一桿狀部11和與桿狀部11垂直相連的一基體12。基體12背向桿狀部11的第一表面13包括一斜面部分14。第一表面13上還設有一定位凸起19,定位凸起19設置在第一表面13的中央位置處。可選擇地,定位凸起19的高度h在2至20mm間。
在如圖1所示實施例中,可選擇地,第一表面13還包括一平面部分15,斜面部分14位于平面部分15的外圍,定位凸起19設置在平面部分15的大致中央位置處。優選地,平部分15的延長面和斜面部分14的夾角a在3至45度間,更優選地,在15度至30度間。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3也可由斜面部分14構成,而無需設置平面部分15,斜面部分14在第一表面13的大約中央位置處與定位凸起19相連。
如圖2和3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拋光工具20,拋光工具20包括桿狀部21和基體22,基體22的第一表面23包括斜面部分24和平面部分25。定位凸起29設置在第一表面23的中央位置處,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設置在平面部分25的中央位置處。這些特征可參考前文所描述的拋光工具10。
進一步地,拋光工具20還包括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未圖示)。第一軟墊位于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表面23間。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為大致圓形的,在其中心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27。這樣,當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安裝到第一表面23時,定位凸起29可穿過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的中心孔27。優選地,定位凸起29的高度比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的總厚度高出1mm至15mm間。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還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分割槽28,以方便將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平整地貼合到第一表面23。圖3示出了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安裝到基體22的第一表面23后拋光工具20的大致結構外形。
可選擇地,在具體實施例中,定位凸起29可以為圓柱體狀、圓錐狀、圓臺狀或者其他柱狀或錐狀。基于加工方便,定位凸起29優選為圓柱體狀。
在其他實施例中,在定位凸起29具有一定凸起高度時,如在為圓柱體狀時,定位凸起29的外圓周側面上還可以粘附有第二研磨材料(未圖示)。當然,第二研磨材料和定位凸起29的外圓周側面間還可設置第二軟墊。這樣,定位凸起29還可以作圓柱拋光類工具的基體,可以利用該第二研磨材料去拋光工件較小空間的表面部分。
對于介于基體的第一表面和第一研磨材料之間的第一軟墊,以及定位凸起29的外圓周側面和第二研磨材料之間的第二軟墊(如有),其主要作用是在當拋光工具壓迫到工件時根據工件輪廓產生相應的變形,從而確保整個工件的表面尤其是圓弧面(如有)都可以被拋光處理。
在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例中,拋光工具的基體可由金屬或塑料等材料制成;軟墊可由泡綿、橡膠等材料制成;研磨材料可選擇為3M中國公司提供的鉆石拋光皮。
圖4示出了拋光工具20使用時的操作示意圖。拋光工具20的桿狀部21被固定在CNC機床30的夾具31中,夾具31與CNC機床30的主軸機械連接。這樣,拋光工具20可以在CNC機床30的控制下移動。當拋光工具20在CNC機床30上運動時,它首先要確定好在機床30坐標系統上的相對位置。通常使用機械或光電的對刀儀40確定出拋光工具20在Z軸的位置。當拋光工具20的定位凸起29觸碰到對刀儀40的觸頭41時,機床30系統可以據此設定出拋光工具20在Z軸的零點位置。當機床30獲得拋光工具20的位置信息后就可以通過預設的程序控制拋光工具20的運動位置。
另外,待拋光處理的工件50固定在操作臺的夾具60上。移動拋光工具20至工件50處,使第一研磨材料26與工件50的待處理表面接觸,機床30控制拋光工具20旋轉運動對工件50的待處理表面進行拋光處理。
同時,拋光工具20工具的基體22、第一軟墊和第一研磨材料27之間可采用壓敏膠粘附。在研磨材料磨損后如需更換,只需要撕下損耗的研磨材料連同軟墊再重新粘上新的研磨材料連同軟墊。而且,在更換時,定位凸起29可穿過第一研磨材料26和第一軟墊的中心孔27來實現中心定位。
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由于拋光工具彈性軟墊的存在,使得現有技術中的拋光工具的底部接觸到對刀儀的觸頭時所反饋的位置信息并不準確而且重復性差。在此基礎上拋光工具在跟工件接觸時的實際位置跟程序中設定的位置有一定的偏差。拋光工具的位置不準確就會影響拋光的效果,也會需要操作者在更換工具時耗費更長的時間去調整拋光工具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設置一個適合用于對刀接觸定位的定位凸起,很方便準確地設定出拋光工具相對機床的位置;同時,定位凸起也在更換新的研磨材料時用來中心定位。
可以理解,上述描述的實施例僅用于描述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和變形,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上述的修改和變形被認為是本實用新型和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所限定。此外,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不應被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動詞“包括”和其變形不排除出現權利要求中聲明以外的其他的元件或步驟。在元件或步驟之前的不定冠詞“一”不排除出現多個這樣的元件或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