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減速器殼體的覆膜砂芯。
背景技術:
減速器殼體裝配于汽車后橋,其結構復雜,對機械性能有較高的要求,是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一般通過球墨鑄鐵鑄造成型。傳統的主減速器殼體鑄造方法是潮模砂型內納入覆膜砂芯,由潮模砂形成鑄件外殼,覆膜砂芯形成鑄件內腔。但這種鑄造方法有幾個明顯的缺點:1、對潮模砂混制質量要求高,容易產生砂孔、氣孔等鑄造缺陷;2、尺寸精度較低;3、該主減速器殼體多處壁厚突變較大,潮模砂型剛度較低,不利于消除縮孔縮松缺陷;4、鑄件外殼表面粗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減速器殼體在鑄造時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主減速器殼體的覆膜砂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主減速器殼體的覆膜砂芯,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砂芯,第二砂芯、第三砂芯、第四砂芯以及第五砂芯,在第五砂芯上連接有冒口砂芯和直澆道砂芯,第一砂芯上設有徑向凸緣,第三砂芯上設有與徑向凸緣吻合的凹槽,第二砂芯設置在第一砂芯和第三砂芯之間并緊密接觸,第四砂芯安置在第三砂芯上方,第四砂芯上設有定位塊,第五砂芯設有與定位塊對應的定位槽,第一砂芯、第三砂芯、第四砂芯以及第五砂芯上均設有相互吻合并貫通的連通槽。
上述的一種主減速器殼體的覆膜砂芯,所述第一砂芯和第五砂芯上均設有凹孔,凹孔與所述直澆道砂芯連通。
上述的一種主減速器殼體的覆膜砂芯,所述各砂芯均帶有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覆膜砂芯的第一砂芯上設有徑向凸緣,第三砂芯上設有與徑向凸緣吻合的凹槽,第二砂芯設置在第一砂芯和第三砂芯之間并緊密接觸,第四砂芯安置在第三砂芯上方,第四砂芯上設有定位塊,第五砂芯設有與定位塊對應的定位槽,各個砂芯裝配后牢固、穩定,而且第一砂芯、第三砂芯、第四砂芯以及第五砂芯上均設有相互吻合并貫通的連通槽,保證排氣通暢,從砂芯排氣工藝上避免鑄件氣孔缺陷的產生,砂孔、氣孔缺陷廢品率控制在1%以內,無縮孔縮松缺陷,鑄件尺寸穩定性好,表面光潔度高,相比傳統主減速器殼體鑄造方法具有成品率更高,生產過程更容易控制,產品競爭力更強的優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沿R-R線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沿N-N線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主減速器殼體的覆膜砂芯,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砂芯1,第二砂芯2、第三砂芯3、第四砂芯4以及第五砂芯5,在第五砂芯5上連接有冒口砂芯6和直澆道砂芯7,第一砂芯1上設有徑向凸緣11,第三砂芯3上設有與徑向凸緣11吻合的凹槽31,第二砂芯2設置在第一砂芯1和第三砂芯3之間并緊密接觸,第四砂芯4安置在第三砂芯3上方,第四砂芯4上設有定位塊41,第五砂芯5設有與定位塊41對應的定位槽51,第一砂芯1、第三砂芯3、第四砂芯4以及第五砂芯5上均設有相互吻合并貫通的連通槽8,第一砂芯1和第五砂芯2上均設有凹孔9,凹孔9與直澆道砂芯7連通,各砂芯均帶有加強筋。
該覆膜砂芯的第一砂芯1上設有徑向凸緣11,第三砂芯3上設有與徑向凸緣11吻合的凹槽31,第二砂芯2設置在第一砂芯1和第三砂芯3之間并緊密接觸,第四砂芯4安置在第三砂芯3上方,第四砂芯4上設有定位塊41,第五砂芯5設有與定位塊41對應的定位槽51,各個砂芯裝配后牢固、穩定,而且第一砂芯1、第三砂芯3、第四砂芯4以及第五砂芯5上均設有相互吻合并貫通的連通槽8,保證排氣通暢,從砂芯排氣工藝上避免鑄件氣孔缺陷的產生,砂孔、氣孔缺陷廢品率控制在1%以內,無縮孔縮松缺陷,鑄件尺寸穩定性好,表面光潔度高,相比傳統主減速器殼體鑄造方法具有成品率更高,生產過程更容易控制,產品競爭力更強的優勢。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