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襯的打磨工裝,具體涉及一種纏繞機用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內襯的打磨輔助工裝。
背景技術:
1、復合材料壓力容器是航天工程領域的重要部件,在工作時,承受推進劑燃燒所產生的燒蝕、壓力和沖刷力。其內襯具有耐燒蝕、防熱的功能,保護壓力容器不被燒穿或者受熱后強度降低,因此內襯的設計與制造對于發動機的性能與安全至關重要。由于復合材料壓力容器的特殊性,需要對其內壁的內襯進行打磨處理。目前,一般是將壓力容器放置于纏繞機的主軸上進行打磨加工,由于內襯為不規則的曲面,且其為高彈性材料,故仍采用人工手持角磨機進行打磨,打磨時砂輪的角度、打磨深度主要依靠手部力量進行控制,不僅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而且難以保證打磨加工的均勻性,導致發動機殼體出現質量問題甚至報廢,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亟需設計一種纏繞機用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內襯打磨輔助工裝,將角磨機固定在纏繞機上,去手工化的同時,保證內襯的壁厚均勻,提高復合材料燃燒室殼體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2、由于復合材料壓力容器的特殊性,需要對其內壁的內襯進行打磨處理。目前,一般是將壓力容器放置于纏繞機的主軸上進行打磨加工,由于內襯為不規則的曲面,且其為高彈性材料,故仍采用人工手持角磨機進行打磨加工。人工手持角磨機進行打磨時,打磨時砂輪的角度、打磨深度主要依靠手部力量進行控制,不僅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而且難以保證打磨加工的均勻性,導致發動機殼體出現質量問題甚至報廢,造成極大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纏繞機用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內襯的打磨輔助工裝,以解決人工手持角磨機進行打磨的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而且難以保證打磨加工的均勻性的問題。
2、為解決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纏繞機用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內襯的打磨輔助工裝,包括固定座、支撐架、u型托架、連接板、纏繞機轉接盤、拉板和轉動輪,所述固定座由兩側的擋板和底座組成,固定座兩側的擋板的前后端均開設光滑的孔,分別和角磨機機頭處的螺紋孔以及支撐架固定連接;固定座底部兩側分別安裝固定有轉動輪,兩側的轉動輪分別與u型托架通過轉動螺桿連接在一起組成轉動機構,實現工裝的旋轉;兩個u型托架分別安裝固定在連接環端面上;連接板和拉板安裝固定在纏繞機轉接盤的兩側,纏繞機轉接盤和纏繞機連接固定;所述支撐架安裝固定連接環的端面上,并以組裝好的轉動螺桿為圓心,在支撐架的左右兩側板上均布開設有多個光滑的孔,并采用定位銷和固定座進行連接。
3、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固定座兩側的擋板前后端成弧形,并將尖銳的部分全部倒角,擋板前端根據放置和貼合角磨機的需要加成相應的角度。
4、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固定座兩側的擋板分別開設有帶圓弧的槽,便于能更好地控制角磨機的開關。
5、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打磨輔助工裝還包括壓帶,壓帶連接在固定座兩側的擋板上端面后部位置,用于固定角磨機。
6、有益效果
7、本發明的輔助工裝專門針對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內襯不規則、高彈性等特點進行設計,將角磨機固定在纏繞機上,解決了人工手持角磨機進行打磨的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而且難以保證打磨加工的均勻性等問題,去手工化的同時,保證內襯的壁厚均勻,提高復合材料燃燒室殼體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該輔助工裝設有轉動機構、在支撐架上開設不同角度的定位孔,并和纏繞機連接,通過轉動機構、定位孔的雙重作用實現不同厚度、不同角度內襯的打磨;通過纏繞機的前后移動和360°旋轉實現不同位置內襯的打磨加工。本發明的輔助工裝結構簡單,重量輕,加工容易,制造維護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1.一種纏繞機用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內襯的打磨輔助工裝,包括固定座(1)、支撐架(2)、u型托架(3)、連接板(4)、纏繞機轉接盤(5)、拉板(6)和轉動輪(9),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輔助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兩側的擋板前后端成弧形,并將尖銳的部分全部倒角,擋板前端根據放置和貼合角磨機的需要加成相應的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輔助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兩側的擋板分別開設有帶圓弧的槽,便于能更好地控制角磨機的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輔助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輔助工裝還包括壓帶(7),壓帶(7)連接在固定座(1)兩側的擋板上端面后部位置,用于固定角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