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炭素冶金技術中的一種電阻爐,具體的講,屬于一種新型石墨化電阻爐爐體。
背景技術:
在炭素工業中,為了使炭素制品能夠石墨化,提高制品的石墨化度,使制品的碳原子晶格結構接近理想石墨的晶格結構,必須要把炭素毛坯在以上的高溫下進行熱處理,這種熱處理過程通常是在石墨化爐中進行的。通常使用的石墨化爐有兩種,即艾奇遜石墨化爐和串接石墨化爐。艾奇遜石墨化爐是把炭素毛坯橫向立裝或臥裝入爐體中,在毛坯的間隙中填充焦粒作為電阻料,炭素毛坯和焦粒共同組成石墨化爐的爐芯;給爐芯通電后, 由于焦粒電阻遠大于炭素毛坯,使得焦粒電阻料發熱,熱量再傳遞給炭素毛坯,炭素毛坯從外表開始向芯部逐步受熱,最終使爐芯整體溫度達到以上,完成炭素毛坯的石墨化。 串接石墨化爐是把電流直接通入兩兩首尾縱向串接起來的炭素毛坯體,使得炭素毛坯本身作為電阻體而發熱,炭素毛坯由芯部開始向表皮逐步受熱升溫,最終溫度達到以上, 完成炭素毛坯的石墨化。串接石墨化爐與艾奇遜石墨化爐相比較,具有制品熱處理溫度均勻、爐溫整體較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電耗低、適合于生產大規格制品等優點,近二十年來,石墨化爐技術發展迅猛,特別是串接石墨化爐技術發展迅猛。串接石墨化爐的主要技術進步,體現在石墨化爐體加壓系統的改進、接縫連接技術方面的改進、電極支撐結構的改進等等方面。在石墨化升溫過程中,炭素毛坯體積要發生一定的膨脹和收縮的變化,為了保證縱向首尾串接的炭素毛坯能夠緊密接觸,保持接觸電阻小,而且穩定,在石墨化爐頭或爐尾要安裝液壓頂推裝置,給縱向串接的炭素毛坯柱以縱向的頂推力。目前的串接石墨化爐爐體頂推結構通常為單面頂推結構和雙面頂推結構。單面推頂的串接石墨化爐,如專利 CN200964351Y《爐頭頂推的石墨化爐》介紹的那樣,要么是爐頭固定不動,爐尾用液壓缸進行推頂;要么是爐尾固定不動,爐頭用液壓缸進行推頂。但不管是爐頭推頂還是爐尾推頂, 都存在縱向串接的炭素毛坯柱兩端受力不均勻、單面頂推壓力存在衰減等缺點,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的穩定性。雙面推頂的串接石墨化爐,如專利CN10141779A《單橋串接石墨化爐》 介紹的那樣,是利用兩個液壓油缸在縱向串接的炭素毛坯柱兩端進行相向頂推,在加壓過程中,由于兩端油缸各自獨立,從兩端分別施壓,仍然存在頂推壓力無法保證均衡等缺點。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解決原有頂推石墨化爐炭素毛坯柱兩端受力不均勻、單面壓力存在衰減、雙面頂推壓力無法保證均衡的缺點,可以有效地提高爐子的運行穩定性、減少送電時間,從而達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電能消耗的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包括拉力油缸和推力油缸,推力油缸的活塞桿與爐頭導電電極絕緣連接,拉力油缸和推力油缸固定安裝在爐頭臺車頭梁上,拉力油缸與拉桿的一端可拆卸連接,拉桿的另一端與爐尾車尾梁可拆卸連接,爐尾導電電極與爐尾車尾梁絕緣連接;爐頭導電電極與爐尾導電電極在爐體內相對應設置,其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拉力油缸有兩臺或兩臺以上。所述爐頭導電電極通過一端滾動支撐和一端置于滑槽內的形式安裝于爐頭導電端墻上,所述爐尾導電電極通過一端滾動支撐和一端置于滑槽內的形式安裝于爐尾導電端墻上ο所述拉力油缸兩臺,推力油缸兩臺、爐頭導電電極兩個和爐尾導電電極兩個,兩個爐尾導電電極之間通過導電線纜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這種巧妙的設計方式,采用新型拉頂式石墨化爐,使得爐頭和爐尾的受力全部集中在了爐頭臺車頭梁上。在石墨化爐體供電端,即爐頭一端,設置頂推及回拉油缸,在石墨化升溫過程中,當炭素毛坯柱的體積發生膨脹和收縮時,通過連桿機構將串接石墨化爐爐頭和爐尾兩端頭的受力傳遞給頂推及回拉油缸,油缸再將受力反饋給液壓控制中心實現力的平衡輸出,讓爐頭、尾頂壓力穩定一致。作用力全部集中到爐頭臺車頭梁上,按照設定的壓力要求,壓力穩定性好、反應迅速、調節精度高。同時,還有效地平衡了施壓過程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變外力為內力,大大地減少了土建基礎投資,使串接石墨化爐體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圖1是雙拉雙頂式串接石墨化爐結構示意圖。圖2是雙拉單頂式石墨化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參見圖1,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結構中,爐頭送電臺車1承載送電設備和兩臺推力油缸3和兩臺拉力油缸2,并承擔送電設備和四臺油缸的移動輸送,所述推力油缸和拉力油缸均為伸縮式液壓油缸。兩臺拉力油缸2和兩臺推力油缸3采用鉸鏈安裝的方式固定于爐頭臺車頭梁4上。拉力油缸2通過鉸鏈連接的方式連接爐頭聯接機構7,該機構由關節軸承固定在絕緣推力板上形成,爐頭聯接機構7通過穿銷軸的方式連接拉桿5,該拉桿由拉力桿以法蘭的形式做成,拉桿5放置于槽鋼組焊的拉桿支撐機構6上能夠自由滑動,同時再經過連接穿銷軸的爐尾聯接機構8采用銷軸鉸鏈方式與爐尾車尾梁9進行連接。推力油缸3采用鉸鏈安裝方式固定于爐頭臺車頭梁4上,推力油缸3的活塞桿通過與關節軸承和絕緣推力板形成的推力機構10的連接,絕緣推力板與爐頭導電電極16連接,實現雙推過程,爐頭導電電極16采用一端滾動支撐和一端置于滑槽內的形式安裝于爐頭導電端墻13上。在推力油缸3和推力機構10的作用下,導電電極16可以沿滑槽在爐頭導電端墻13內移動,爐頭導電電極16 —端在爐頭導電端墻13外,一端穿過爐頭導電端墻 13伸入爐體12內。爐尾安裝形式與爐頭相似,爐尾導電電極15也采用一端滾動支撐和一端置于滑槽內的形式安裝于爐尾導電端墻14上,并通過與連接板穿銷軸形式的拉力機構與爐尾車尾梁9連接,爐尾車尾梁9與爐尾聯接機構8采用銷軸鉸鏈方式進行連接,并經過拉桿5與拉力油缸2連接。通過上述安裝方式,并通過壓力傳感器自動調整壓力,實現雙拉雙推功能。爐頭導電電極16與爐尾導電電極15在爐體內相對應設置,其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兩個爐尾導電電極通過導電線纜11使得爐內的兩根炭素毛坯柱形成U型串接;在爐尾導電電極15和爐頭導電電極16之間是首尾串接的炭素毛坯柱。參見圖2,按照上述實施例的安裝方式,安裝兩臺拉力油缸2,一臺推力油缸3,相應地,僅有一個爐頭導電電極16和一個爐尾導電電極15。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包括,拉力油缸和推力油缸,推力油缸(3)的活塞桿與爐頭導電電極(16)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油缸(2)和推力油缸(3)固定安裝在爐頭臺車頭梁(4)上,拉力油缸(2)與拉桿(5)的一端可拆卸連接,拉桿(5)的另一端與爐尾車尾梁 (9)可拆卸連接,爐尾導電電極(15)與爐尾車尾梁(9)連接;爐頭導電電極(16)與爐尾導電電極(15)在爐體內相對應設置,其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拉力油缸(2)有兩臺或兩臺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頭導電電極(16) 通過一端滾動支撐和一端置于滑槽內的形式安裝于爐頭導電端墻(13)上,爐尾導電電極 (15)通過一端滾動支撐和一端置于滑槽內的形式安裝于爐尾導電端墻(1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頂式串接石墨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油缸(2)兩臺,推力油缸(3)兩臺、爐頭導電電極(16)兩個和爐尾導電電極(15)兩個,兩個爐尾導電電極之間通過導電線纜(11)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炭素冶金技術中的一種電阻爐,特別是屬于一種拉頂式串接石墨化電阻爐。它包括拉力油缸和推力油缸,推力油缸的活塞桿與爐頭導電電極連接,拉力油缸和推力油缸固定安裝在爐頭臺車頭梁上,拉力油缸與拉桿的一端可拆卸連接,拉桿的另一端與爐尾車尾梁可拆卸連接,爐尾導電電極與爐尾車尾梁連接;爐頭導電電極與爐尾導電電極在爐體內相對應設置,其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拉力油缸有兩臺或兩臺以上。本發明解決了石墨化爐的頂推壓力不均衡的問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這種巧妙的設計方式,采用新型拉頂式石墨化爐,使得爐頭和爐尾的受力全部集中在了爐頭臺車頭梁上,使爐頭、尾頂壓力穩定一致。
文檔編號C01B31/04GK102491312SQ201110367178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樂蜀邛, 崔愛中, 張士公, 張建明 申請人:四川廣漢士達炭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