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我們所使用的塑料產品,例如農膜材料都是用石油合成樹脂,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制成品,用完后被廢棄為垃圾,有的被隨處丟棄,有的被堆埋、或焚燒,極大的浪費了資源。這些塑料產品需200年左右才能被分解。而對其進行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直接污染大氣和水源。這些廢棄的保水膜也對土地的土壤結構產生很大的破壞,直接導致了土地減產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目前開發和研究的降解塑料主要分為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光可降解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又可分為天然大分子,淀粉添加劑以及化學合成聚合物等。其中天然大分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加工設備簡單,降解產物無毒、無污染,最具有開發前景。現有的天然大分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淀粉,聚糖,纖維素等。淀粉基塑料由于加工設備簡單、價格低廉而特引人注目,較為常用。但是淀粉基塑料的韌性較差,在自然條件下易霉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0-30份、聚乳酸30-40份、紅薯淀粉8-15份、五加皮5-8份、曲尾蘚2-4份、車前草1-5份、硬脂酸鈉0.5-0.8份、D-異亮氨酸2-6份、乙酸乙酯4-8份、綠原酸0.5-0.9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3-26份、聚乳酸32-37份、紅薯淀粉10-14份、五加皮6-7份、曲尾蘚2-4份、車前草1-5份、硬脂酸鈉0.5-0.8份、D-異亮氨酸2-6份、乙酸乙酯4-8份、綠原酸0.5-0.9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5份、聚乳酸35份、紅薯淀粉12份、五加皮7份、曲尾蘚3份、車前草3份、硬脂酸鈉0.7份、D-異亮氨酸4份、乙酸乙酯6份、綠原酸0.7份。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將魚漂膠、聚乳酸、紅薯淀粉、硬脂酸鈉、D-異亮氨酸、乙酸乙酯、綠原酸混勻,攪拌速度為300-600r/min,攪拌時間為1-2h,攪拌溫度為45-48℃,接著將五加皮、曲尾蘚、車前草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將萃取后的混合物與攪拌后的混合物一并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得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攪拌速度為450r/min,攪拌時間為1.5h,攪拌溫度為47℃。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得到的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GB/T 19276.1-2003標準,模擬在自然含水環境中生物分解過程,測試得到其生物分解率最高能達到98%,材料的光降解率最高達到95%,且其他各項性能指標優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0份、聚乳酸30份、紅薯淀粉8份、五加皮5份、曲尾蘚2份、車前草1份、硬脂酸鈉0.5份、D-異亮氨酸2份、乙酸乙酯4份、綠原酸0.5份。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將魚漂膠、聚乳酸、紅薯淀粉、硬脂酸鈉、D-異亮氨酸、乙酸乙酯、綠原酸混勻,攪拌速度為300r/min,攪拌時間為1h,攪拌溫度為45℃,接著將五加皮、曲尾蘚、車前草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將萃取后的混合物與攪拌后的混合物一并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得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
實施例2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3份、聚乳酸32份、紅薯淀粉10份、五加皮6份、曲尾蘚2份、車前草1份、硬脂酸鈉0.5份、D-異亮氨酸2份、乙酸乙酯4份、綠原酸0.5份。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將魚漂膠、聚乳酸、紅薯淀粉、硬脂酸鈉、D-異亮氨酸、乙酸乙酯、綠原酸混勻,攪拌速度為300r/min,攪拌時間為1h,攪拌溫度為45℃,接著將五加皮、曲尾蘚、車前草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將萃取后的混合物與攪拌后的混合物一并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得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
實施例3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5份、聚乳酸35份、紅薯淀粉12份、五加皮7份、曲尾蘚3份、車前草3份、硬脂酸鈉0.7份、D-異亮氨酸4份、乙酸乙酯6份、綠原酸0.7份。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將魚漂膠、聚乳酸、紅薯淀粉、硬脂酸鈉、D-異亮氨酸、乙酸乙酯、綠原酸混勻,攪拌速度為450r/min,攪拌時間為1.5h,攪拌溫度為47℃,接著將五加皮、曲尾蘚、車前草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將萃取后的混合物與攪拌后的混合物一并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得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
實施例4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26份、聚乳酸37份、紅薯淀粉10份、五加皮6份、曲尾蘚2份、車前草1份、硬脂酸鈉0.5份、D-異亮氨酸2份、乙酸乙酯4份、綠原酸0.5份。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將魚漂膠、聚乳酸、紅薯淀粉、硬脂酸鈉、D-異亮氨酸、乙酸乙酯、綠原酸混勻,攪拌速度為600r/min,攪拌時間為2h,攪拌溫度為48℃,接著將五加皮、曲尾蘚、車前草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將萃取后的混合物與攪拌后的混合物一并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得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
實施例5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魚漂膠30份、聚乳酸40份、紅薯淀粉15份、五加皮8份、曲尾蘚4份、車前草5份、硬脂酸鈉0.8份、D-異亮氨酸6份、乙酸乙酯8份、綠原酸0.9份。
一種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將魚漂膠、聚乳酸、紅薯淀粉、硬脂酸鈉、D-異亮氨酸、乙酸乙酯、綠原酸混勻,攪拌速度為600r/min,攪拌時間為2h,攪拌溫度為48℃,接著將五加皮、曲尾蘚、車前草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將萃取后的混合物與攪拌后的混合物一并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得到食品包裝用可降解材料。
上述實施例1-5制得的可降解材料,按照GB/T 19276.1-2003標準進行測試,測試得到其生物分解率達到97-98%,其光降解率達到93-95%,材料經過測試拉伸強度為7-9MPa,彎曲強度為3-6MPa。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