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酵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聚乳酸制備用生物發酵裝置。
背景技術:
發酵罐,指工業上用來進行微生物發酵的裝置。其主體一般為用不銹鋼板制成的主式圓筒,其容積在1m3至數百m3。在設計和加工中應注意結構嚴密,合理。能耐受蒸汽滅菌、有一定操作彈性、內部附件盡量減少、物料與能量傳遞性能強,并可進行一定調節以便于清洗、減少污染,適合于多種產品的生產以及減少能量消耗。發酵罐廣泛應用于乳制品、飲料、生物工程、制藥、精細化工等行業,罐體設有夾層、保溫層、可加熱、冷卻、保溫。罐體與上下填充頭均采用旋壓R角加工,罐內壁經鏡面拋光處理,無衛生死角,而全封閉設計確保物料始終處一無污染的狀態下混合、發酵,設備配備空氣呼吸孔,CIP清洗噴頭,人孔等裝置。
乳酸發酵為厭氧發酵,目前乳酸發酵所采用的發酵罐會出現攪拌不均勻,內部溫度過高后,調溫層不能很好去調節溫度,使發酵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乳酸制備用生物發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聚乳酸制備用生物發酵裝置,包括罐體、調溫層、加料口、出料口、電動機、PH檢測控制裝置和排氣口,所述罐體頂部設置有加料口、電動機、PH檢測控制裝置和排氣口,所述罐體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罐體側壁設置有調溫層,所述罐體內部設置有攪拌調溫裝置。
優選的,所述攪拌調溫裝置由傳動軸、固定盤、防水層和葉輪片組成,所述傳動軸一端與固定盤的中部連接,所述傳動軸另一端穿過罐體內壁與電動機連接,所述傳動軸外側設置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的外側設置有若干葉輪片,所述防水層和葉輪片的底部均與固定盤的頂面固定,所述葉輪片的攪拌面均開有若干攪拌孔。
優選的,所述葉輪片內部中空,所述葉輪片的頂部和調溫層的一側均設置有水進口,所述葉輪片的頂部和調溫層的另一側均設置有水出口,所述水出口連接有水泵。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聚乳酸制備用生物發酵裝置,通過加料口和出料口加料出料,通過電動機連接的傳動軸帶動葉輪片,通過葉輪片上的攪拌孔,使發酵物的攪拌的更徹底,通過外側壁和中空葉輪片的配合工作,可以更好的調節發酵物的溫度,攪拌效果好,調節溫度的能力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裝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葉輪片和固定盤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罐體,2、調溫層,3、加料口,4、出料口,5、水出口,6、攪拌調溫裝置,61、傳動軸,62、固定盤,63、防水層,64、葉輪片,65、攪拌孔,7、PH檢測控制裝置,8、排氣口,9、水進口,10、電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聚乳酸制備用生物發酵裝置,包括罐體1、調溫層2、加料口3、出料口4、電動機10、PH檢測控制裝置7和排氣口8,所述罐體1頂部設置有加料口3、電動機10、PH檢測控制裝置7和排氣口8,所述罐體1底部設置有出料口4,所述罐體1側壁設置有調溫層2,所述罐體1內部設置有攪拌調溫裝置6,所述攪拌調溫裝置6由傳動軸61、固定盤62、防水層63和葉輪片64組成,所述傳動軸61一端與固定盤62的中部連接,所述傳動軸61另一端穿過罐體1內壁與電動機10連接,所述傳動軸61外側設置有防水層63,所述防水層63的外側設置有若干葉輪片64,所述防水層63和葉輪片64的底部均與固定盤62的頂面固定,所述葉輪片64的攪拌面均開有若干攪拌孔65,所述葉輪片64傾斜設置,可以使發酵物的攪拌效果更徹底,所述葉輪片64內部中空,所述葉輪片64的頂部和調溫層2的一側均設置有水進口9,所述葉輪片64的頂部和調溫層2的另一側均設置有水出口5,所述葉輪片64和調溫層2配合工作,加大了發酵物內部調節溫度的能力,所述水出口5連接有水泵。
該聚乳酸制備用生物發酵裝置,通過加料口3和出料口4加料出料,在發酵的過程中,由PH檢測控制裝置7檢測和控制發酵罐內的PH值,使得發酵可以順利進行,通過電動機10連接的傳動軸61帶動葉輪片64,通過葉輪片64上的攪拌孔65,使發酵物的攪拌的更徹底,通過外側壁和中空葉輪片64的配合工作,可以更好的調節發酵物的溫度,攪拌效果好,調節溫度的能力更高。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