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及方法

文檔序號:3995531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電動車雙向溝通系統,尤指一種用于鋰電池的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節能減碳不再是口號,開發足以替代石油的新綠能已為各國技術發展重點,以電能取代燃燒石油提供新動力的時代已經來臨。于電動交通工具中,提供電能的電池組不但為重要的動力來源,同時也為具高經濟價值的供電組件。一般而言,使用者為避免交通工具中價值高的零組件受到非法侵害,通常會增購防盜裝置防止被侵害。于現有防盜技術中,如中國臺灣公告第M357396號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防盜遙控器,其于汽車車體上組裝感應單元,有異常狀況時發出訊號至車主遙控器并發出警示通知車主,此種另需額外加裝的防盜裝置在外部切斷電源供應后會失效,且容易遭外力破壞,保護效果有限。另于中國臺灣公告第1315212號發明專利中,提供一種車用電子設備防盜系統及方法,其包括一防盜裝置以及一啟動裝置,防盜裝置可接收車用裝置發出的識別碼,而啟動裝置內設有一防盜碼,以供防盜裝置驗證解除防盜狀態,與一設備碼,以供車用設備驗證, 所述防盜系統的裝置雖可與車用裝置連結,但仍屬額外加裝,非原生的系統及裝置,容易遭外力影響失其保護效力。由上所述可知,如何能更有效保護車上的電子設備,勢必成為未來的防盜主流課題,也是業界亟欲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發明人對現有電動車防盜系統進行改良,利用本發明中的電路結構,使電動車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馬達控制板之間進行雙向溝通,于較佳實施例中,雙向溝通能夠藉由有線或無線的通訊模組進行通訊連結。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模組之間的自動配對,電動車其電池組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主機的馬達控制板兩端能夠藉由上述雙向溝通系統進行本發明所設計的自動配對,使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馬達控制板利用各自產生的辨識碼、控制碼, 通過自動配對來進行辨識注冊或通知另一端現狀,如是否曾進行配對、是否處于防盜狀態等情況,以判斷是否要完成自動配對讓電池組繼續供電。本發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接利用電池組原生的保護管理機制,作為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防盜系統,通過直接啟動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的保護電路模組,利用原本于過充、過放、殘余電力及低電壓等特殊狀態下保護機制而進行跳脫斷電,使其無法繼續供電而具有防盜功用。本發明中的防盜系統在實際應用時并無需額外加裝電子防盜設備即能夠有效達到防盜目的。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點的防盜系統,利用能夠互相注冊并進行辨識的自動配對方法,使電池組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主機的馬達控制板無法與原注冊模組或控制板以外的裝置完成進行自動配對,使電池與馬達兩端均具有防盜辨識功效,而有別于現有防盜系統只能單純具有車輛本體的防盜效果,同時保護電動車本身、鋰電池與馬達控制板等多點的安全性防盜功能。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實行的技術手段為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該系統包括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一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包括有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與一第一控制命令;一第一通訊模組,連接于該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發送該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一保護電路模組,用以執行來自該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命令,以保護并控制一電池電路處于供電或不供電狀態的其中一種;該馬達控制板包括有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與一第二控制命令;一第二通訊模組,連接于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接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的第一控制命令;當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未曾進行配對狀態下,則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未配對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藉由該第一通訊模組將該未配對控制碼經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通知該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未配對狀態,使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自動配對作業,讓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電池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接受并利用該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電池識別碼,且以該第二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利用該第二通訊模組將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傳送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以該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馬達控制板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而完成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的雙向溝通配對,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本發明所實行的另一技術手段為當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為曾進行配對但非處于防盜狀態下,則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已配對控制碼與未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藉由該第一通訊模組將該已配對控制碼與未鎖定控制碼經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通知該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非防盜狀態,使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自動配對作業,讓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電池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接受并利用該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電池識別碼,且以該第二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利用該第二通訊模組將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傳送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以該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馬達控制板重新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而完成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的雙向溝通配對,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本發明所實行的又一技術手段當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為曾進行配對且處于防盜狀態下,則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已配對控制碼與已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藉由該第一通訊模組將該已配對控制碼與已鎖定控制碼經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通知該馬達控制板, 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使該馬達控制板拒絕接受該電池識別碼而無法完成自動配對作業,并拒絕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與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電池識別碼,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與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且該第二控制命令包含有一防盜控制碼,并藉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將該防盜控制碼經該第一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一微控制器,使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不供電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利用該不供電控制碼直接控制該保護電路模組,使該電池電路處于不供電狀態而無法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一通訊模組為有線通訊模組或無線通訊模組的其中一種,且該第二通訊模組為有線通訊模組或無線通訊模組的其中一種。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第一通訊模組發送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本身的管理相關信息給該馬達控制板,且該馬達控制板與一儀表板連結,并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本身的管理相關信息顯示于該儀表板上。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中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本身的管理相關信息至少包括剩余電量數據與電池芯故障指示數據。于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所實行方法包括
(1)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
(2)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電池識別碼,并傳送給該馬達控制板;
(3)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未曾經進行配對,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未配對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4)該馬達控制板接受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所送出的電池識別碼,且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
(5)該馬達控制板產生一馬達控制板識別碼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并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對該馬達控制板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
(6)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雙向溝通配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電給該馬達控制板。于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實行方法包括
(1)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
(2)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3)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曾經進行配對,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已配對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4)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已鎖定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5)該馬達控制板對應產生一防盜控制碼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且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接收后產生一不供電控制碼以控制自身電池電路處于不供電狀態;
(6)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無法完成雙向溝通配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不供電給該馬達控制板。于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所實行方法包括
(1)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
(2)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3)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曾經進行配對,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已配對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4)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非處于防盜狀態,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未鎖定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5)該馬達控制板接受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所送出的電池識別碼,并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
(6)該馬達控制板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并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對該馬達控制板重新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
(7)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雙向溝通配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電給該馬達控制板。前述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手段,相較于先前技術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1、藉由本發明中的雙向溝通配對系統,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能夠將自身剩余的蓄電量主動通知車輛主機,且于電池組發生故障時,能主動通知車輛主機是那一個電池芯出問題,以便顯示于與車輛主機的馬達控制板連結的儀表板上,能夠清楚提醒使用者電池組當下的狀態。2、藉由本發明中的雙向溝通配對系統,車輛主機利用馬達控制板能通過有線或無線的傳輸方式主動送出控制碼,通知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是否進入防盜狀態或送出控制板本身的識別碼給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內部自動注冊。3、于本發明的設計中,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發送電池識別碼給馬達控制板,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非處于防盜狀態,馬達控制板便與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自動配對,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故于非防盜狀態下,本發明的自動配對方法能夠供合法的交易使用,以利正常經濟活動。4、于本發明的設計中,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發送電池識別碼給馬達控制板,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無法與原電動車以外的其它馬達控制板完成自動配對,并利用本身的保護電路模組而自行鎖住不供電給原電動車以外的其它電動車使用,故于防盜狀態下,本發明的自動配對方法能夠杜絕不法使用而具有多點防盜功效,以利維護個人財產。本發明所采用的具體實施例,將藉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呈圖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控制的第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路控制的第二實施例方塊示意圖3為本發明的電路控制的第三實施例方塊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電路控制的第四實施例方塊示意圖; 圖5為電動車儀表板立體示意圖; 圖5A為儀表板顯示屏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應用于電池組防盜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控制的第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電池管理系統模組 10中包含有一第一微控制器11、一記憶體12、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13、一第一通訊模組 14、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15、一數位類比資料轉換器16以及一保護電路模組17。于本實施例中,第一通訊模組14為一無線通訊模組,并包含有一發射元件141與一接收元件142。馬達控制板20同樣包含有一第二微控制器21、一記憶體22、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23、一第二通訊模組24、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25以及一數位類比資料轉換器26。于本實施例中,第二通訊模組M為一無線通訊模組,并包含有一發射元件241與一接收元件 242。于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中,第一微控制器11,依據不同使用狀態產生一第一控制命令;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13,連接于第一微控制器11,用于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IDl ;第一通訊模組14,連接于第一微控制器11,用以發送電池識別碼IDl給馬達控制板20,并接收控制命令、管理資料或識別碼如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 ;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 15,連接于該第一微控制器11,用以辨識由第一通訊模組14所接收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 ID2 ;保護電路模組17,用以執行來自第一微控制器11的第一控制命令,以保護并控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的電池電路處于供電或不供電狀態的其中一種。于馬達控制板20中,第二微控制器21,依據不同使用狀態產生一第二控制命令; 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23,連接于第二微控制器21,用于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 ID2 ;第二通訊模組M,連接于第二微控制器21,用以發送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傳送給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并接收電池識別碼IDl ;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25,連接于第二微控制器
21,用以辨識由第二通訊模組M所接收的電池識別碼ID1。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馬達控制板20建立通訊連結時,第一、第二微控制器11、21各自配合記憶體12、22運作執行后, 能夠分別藉由第一、第二通訊模組14J4的發射元件141J41與數位類比資料轉換器16、26 直接將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13、23所產生的預設電池識別碼ID1、馬達控制板識別碼 ID2或第一、第二微控制器11、21產生的控制命令傳送出去。再者,通過第一、第二通訊模組14、對的接收元件142、242與數位類比資料轉換器 16,26接收識別碼轉換或控制命令,且再利用第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15、25辨別接收的識別碼,最后將接收到的識別碼或控制命令信息分別提供給第一或第二微控制器11、21,以利后續判斷步驟。請參閱圖2,為本發明的電路控制的第二實施例方塊示意圖,于本實施例中,主要元件均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并沿用相同標號且省略其說明。于第二實施例中,電池管理系統模組IOA與馬達控制板20A不具有無線通訊模組,而是改以傳輸線18A的有線通訊模組作為兩方資料傳輸的連結接口。第二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也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相同功能,差異在于圖2中的控制電路是以傳輸線18A的有線通訊方式進行傳輸。此間應予進一步說明者,乃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結構配置,能夠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作適度的改變,如圖3、圖4中的第三及第四實施例所示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 UOA'。于第三及第四實施例中,其主要元件均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并沿用相同標號,故省略其相關說明。于第三及第四實施例中,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 UOA'的第一微控制器11’ UlA' 整合記憶體12、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13以及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15于其IC的整體電路中;而馬達控制板20’、20A’的第二微控制器21’ ,2IA'同樣也能整合記憶體22、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23以及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25于其IC的整體電路中,再者,擬予強調的是,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10A’與馬達控制板20’、20A’的控制電路結構配置,并非一成不變,能夠依實際需求另行作選擇性的變動配置,而達到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功效與目的,謹此陳明。于本發明中的雙向溝通系統,利用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使馬達控制板20、20A能通過有線或無線的傳輸方式主動送出控制命令,如控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 IOA進入防盜狀態;而當電池組于發生故障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10A能通過有線或無線的傳輸方式主動通知馬達控制板20、20A其管理相關信息,包含是那一顆電池芯出狀況或其蓄電狀態(剩余電量),且故障電池芯的指示資料與剩余電量資料能夠通過與馬達控制板20、20A連結的儀表板27顯示,如圖5中所示。于圖5A中,如故障電池芯不只一顆,則利用儀表板27上的指示顯示區271輪流顯示故障電池芯的編號,如B03、Bll ;而剩余電量資料能夠以儀表板27上的殘電顯示區272 的格數直接顯示。請參閱圖6,為本發明流程圖,并以第一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為例進行說明。于步驟101中,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以其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13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IDl,一裝置于車輛馬達控制板20,以其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23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接下來,在步驟102中,馬達控制板20與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藉由第一、第二通訊模組14、24,進行雙向的第一次通訊連結后,由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或馬達控制板20兩者之一先送出識別碼給另一方。于進行雙向溝通配對時,無論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是否處于防盜鎖定狀態,當其與馬達控制板20進行通訊連結時,均會先進入暫時的供電狀態,以供應馬達控制板20數秒暫時的配對電力。于本實施例中,先由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送出預設的電池識別碼IDl給馬達控制板20。當馬達控制板20利用第二通訊模組M接收到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傳來的電池識別碼ID1,進行第一階段判斷的步驟103,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其第一微控制器11產生一包含未配對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經第一通訊模組14傳送給馬達控制板20,則再繼續進行步驟201。于步驟201中,馬達控制板20以其第二微控制器21判斷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未曾進行配對,而主動/自動接受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傳來的電池識別碼ID1,并利用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25辨識電池識別碼ID1,且以第二微控制器21對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主動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馬達控制板20于步驟202中利用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23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并經第二通訊模組M傳送給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并由電池管理系統模組 10主動/自動接受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并利用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15辨識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且以第一微控制器11對馬達控制板20主動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最后于步驟201的狀態下,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馬達控制板20完成雙向的自動配對,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進行步驟203以接續暫時的配對狀態,繼續供應電力給馬達控制板20。進行第一階段判斷的步驟103時,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以其第一微控制器11 產生一包含已配對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經第一通訊模組14傳送給馬達控制板20,以表示其曾經進行配對,則馬達控制板20繼續進行第二階段判斷的步驟104。于步驟104中,依據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送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來判斷電池管理系統模組20是否處于防盜狀態。于步驟201中未曾進行配對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沒有經防盜狀態的設定而能直接進行雙向自動配對的動作。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其第一微控制器11另產生一包含未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經第一通訊模組14傳給馬達控制板20,則繼續進行步驟301。于步驟301中,馬達控制板20以其第二微控制器21判斷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曾進行配對但非處于防盜狀態下,并經由第二通訊模組24接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包含已配對控制碼與未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后,由馬達控制板20主動/自動接受電池識別碼ID1,且利用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25辨識電池識別碼ID1,且以第二微控制器21主動對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馬達控制板20于內部注冊后,在步驟302中利用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23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并經第二通訊模組M傳送出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給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且由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主動/自動接受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并利用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15辨識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再以第一微控制器11主動對馬達控制板20重新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動作,并利用馬達控制板20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ID2蓋掉前次配對的識別碼。最后于步驟301的狀態下,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馬達控制板20完成雙向的自動配對,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進行步驟303以接續暫時的配對狀態,繼續供應電力給馬達控制板20。于接續的步驟104中,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以其第一微控制器11另產生一包含已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經第一通訊模組14傳給馬達控制板20,則繼續進行步驟 401。于步驟401中,馬達控制板20以其第二微控制器21判斷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曾進行配對且處于防盜狀態下,故于經第二通訊模組M接收到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包含已配對控制碼與已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后,拒絕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配對的請求,第二微控制器21不接受電池識別碼ID1,不進行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馬達控制板20于拒絕內部注冊后,在步驟402中以第二微控制器21主動/自動送出一包含防盜控制碼的第二控制命令,并經第二通訊模組M傳送通知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立刻中斷暫時的配對狀態回到鎖定的防盜狀態。最后于步驟401的狀態下,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馬達控制板20無法完成雙向的自動配對,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進行步驟403停止繼續供應電力給馬達控制板20。于上述實施例流程中,馬達控制板20于步驟402、403中,送出一包含防盜控制碼的第二控制命令通知第一微控制器11,使第一微控制器11產生一包含不供電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直接控制保護電路模組17,使電池電路處于不供電狀態而無法供應馬達控制板 20所需的電力,即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回到鎖定的防盜狀態。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利用本身保護電路模組17所具有于過充、過放、殘余電力及低電壓等特殊狀態下,具跳脫斷電保護機制的電池電路,使于防盜狀態下,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能自動啟動保護機制而跳脫斷電,無法繼續供電給馬達控制板20。如圖7中所示,為本發明應用于電池組防盜的示意圖,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包含于能夠雙向溝通的電動車Ml中,當電動車Ml以原有控制感應器關閉后,代表該電動車整體處于防盜狀態,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電動車Ml本身的馬達控制板30進入防盜狀態。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要與另一能夠雙向溝通的電動車ml進行自動配對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會送出已配對控制碼與已鎖定的控制碼給電動車ml的馬達控制板20, 使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無法與馬達控制板20完成雙向的自動配對,即上述步驟401至 403,且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利用本身的保護電路模組17自行鎖住不供電給電動車ml。于防盜狀態下,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電動車Ml本身馬達控制板40進行通訊連結,電動車Ml本身馬達控制板30送出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圖中未示)給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以其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出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圖中未示)為電動車Ml本身馬達控制板30的識別碼而接受,并互相進行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完成雙向的自動配對,使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只能接受電動車Ml本身馬達控制板30的識別碼而具有電池端的防盜功能。再者,電動車Ml本身的馬達控制板30進入防盜狀態后,如同上述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也無法與電動車ml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或其它鋰電池組進行配對,只有在與電動車 Ml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進行連結后才能完成配對,而具有馬達端防盜功能,使電池與馬達兩端均具有防盜辨識功效而具有多點防盜的功能。如所有人以原有控制感應器啟動電動車M1,能夠解除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與電動車Ml本身的馬達控制板30的防盜狀態,故于啟動時拔下包含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的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10非處于防盜狀態,能與其它電動車的馬達控制板30完成自動配對而能夠供正常商業交易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一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包括有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與一第一控制命令; 一第一通訊模組,連接于該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發送該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一保護電路模組,用以執行來自該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命令,以保護并控制一電池電路處于供電或不供電狀態的其中一種; 該馬達控制板包括有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與一第二控制命令; 一第二通訊模組,連接于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接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的第一控制命令;當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未曾進行配對狀態下,則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未配對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藉由該第一通訊模組將該未配對控制碼經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通知該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未配對狀態,使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自動配對作業,讓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電池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接受并利用該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電池識別碼,且以該第二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利用該第二通訊模組將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傳送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以該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馬達控制板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而完成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的雙向溝通配對,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
4.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一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包括有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與一第一控制命令; 一第一通訊模組,連結于該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發送該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 一保護電路模組,用以執行來自該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命令,以保護并控制一電池電路處于供電或不供電狀態的其中一種; 該馬達控制板包括有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與一第二控制命令; 一第二通訊模組,連結于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接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的第一控制命令;當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為曾進行配對但非處于防盜狀態下,則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已配對控制碼與未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藉由該第一通訊模組將該已配對控制碼與未鎖定控制碼經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通知該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非防盜狀態,使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自動配對作業,讓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電池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接受并利用該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電池識別碼,且以該第二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該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該馬達控制板利用該第二通訊模組將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傳送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以該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辨識該馬達控制板識別碼,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主動對該馬達控制板重新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而完成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的雙向溝通配對,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
7.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一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包括有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與一第一控制命令;一第一通訊模組,連結于該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發送該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一保護電路模組,用以執行來自該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命令,以保護并控制一電池電路處于供電或不供電狀態的其中一種;該馬達控制板包括有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以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與一第二控制命令;一第二通訊模組,連接于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接收由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的第一控制命令;當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為曾進行配對且處于防盜狀態下,則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已配對控制碼與已鎖定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并藉由該第一通訊模組將該已配對控制碼與已鎖定控制碼經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二微控制器,用以通知該馬達控制板,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使該馬達控制板拒絕接受該電池識別碼而無法完成自動配對作業,并拒絕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與一第一識別碼辨識模組,該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該第一識別碼產生模組產生該電池識別碼,該第二微控制器更包括一第二識別碼產生模組與一第二識別碼辨識模組,且該第二控制命令包含有一防盜控制碼,并藉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將該防盜控制碼經該第一通訊模組傳送給該第一微控制器,使該第一微控制器產生具有不供電控制碼的第一控制命令,利用該不供電控制碼直接控制該保護電路模組,使該電池電路處于不供電狀態而無法供應該馬達控制板所需的電力。
9.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7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通訊模組為有線通訊模組或無線通訊模組的其中一種,且該第二通訊模組為有線通訊模組或無線通訊模組的其中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7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通訊模組發送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本身的管理相關信息給該馬達控制板,且該馬達控制板與一儀表板連結,并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本身的管理相關信息顯示于該儀表板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本身的管理相關信息至少包括剩余電量數據與電池芯故障指示數據。
12.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方法,用于一馬達控制板與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1)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2)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電池識別碼,并傳送給該馬達控制板;(3)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未曾經進行配對,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未配對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4)該馬達控制板接受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所送出的電池識別碼,且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5)該馬達控制板產生一馬達控制板識別碼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并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對該馬達控制板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6)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雙向溝通配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電給該馬達控制板。
13.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方法,用于一馬達控制板與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2)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3)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曾經進行配對,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已配對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4)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已鎖定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5)該馬達控制板對應產生一防盜控制碼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且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接收后產生一不供電控制碼以控制自身電池電路處于不供電狀態;(6)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無法完成雙向溝通配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不供電給該馬達控制板。
14.一種使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方法,用于一馬達控制板與一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之間,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該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2)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預設的電池識別碼給該馬達控制板;(3)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曾經進行配對,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已配對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4)如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非處于防盜狀態,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未鎖定控制碼給該馬達控制板;(5)該馬達控制板接受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所送出的電池識別碼,并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6)該馬達控制板產生一預設的馬達控制板識別碼給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并由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對該馬達控制板重新進行一內部自動注冊的動作;(7)該馬達控制板與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完成雙向溝通配對,該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供電給該馬達控制板。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用于鋰電池電動車的雙向溝通與自動配對防盜系統及方法,當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與馬達控制板進行通訊連結時,如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下,則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產生一第一控制命令,以通知馬達控制板其所連結的電池管理系統模組處于防盜狀態,使馬達控制板拒絕與電池管理系統模組進行自動配對作業,并產生一第二控制命令給電池管理系統模組,使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直接控制本身電路不供電給馬達控制板,只有在與原電動車的馬達控制板才能完成配對并供電,而具有防盜辨識的功能。
文檔編號B60R25/04GK102315654SQ201010216318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日
發明者張徽昱 申請人:張徽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二连浩特市| 铜陵市| 安平县| 黄陵县| 南岸区| 芒康县| 南木林县| 来宾市| 东山县| 新营市| 合山市| 塘沽区| 丹棱县| 闻喜县| 弋阳县| 祁连县| 尚志市| 英吉沙县| 赣州市| 资源县| 申扎县| 策勒县| 尚义县| 富裕县| 河北省| 都兰县| 宝坻区| 临潭县| 荣成市| 宜阳县| 遵义市| 雷州市| 普宁市| 上饶县| 庆元县| 南汇区| 垦利县| 福安市| 东港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