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貨車后防撞護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上的部件,尤其涉及到貨車后防撞護欄。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追尾的小車鉆進貨車底盤內,造成人員傷亡,在貨車出廠時都要求在貨車尾部必須安裝后防撞護欄;但是,現階段,大部分貨車的后防撞護欄的防撞桿多為中空管型結構,不僅造價成本高、浪費材料,而且由于只是單一的狹小管板,受力面積小,不能很好地起到防撞緩沖作用,這樣的后防撞護欄有時不但不能減輕車輛碰撞程度,有的甚至還會加大事故的傷害程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具有大受力面積、高緩沖效果的貨車后防撞護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貨車后防撞護欄,包括防撞桿與設置有安裝孔的支架,其中所述防撞桿的橫截面形狀為其中間部分呈“U”形形狀,并且“U”形形狀的兩側邊分別向外延伸并彎曲成弧形彎鉤狀;所述支架與防撞桿中間部分的“U”形形狀的平底部分固定連接。進一步地,前述的貨車后防撞護欄,其中所述的支架兩端設置有翻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增加了緩沖受力面積、提高了緩沖效果。
圖I為本發明所述的貨車后防撞護欄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左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所示,所述的貨車后防撞護欄包括防撞桿I、支架2、安裝孔3、翻邊21 ;其中防撞桿I的橫截面形狀為中間部分呈“U”形形狀,并且“U”形形狀的兩側邊分別向外延伸并彎曲成弧形彎鉤狀,這種結構不僅增加了防撞的受力面積,而且由于圓弧形狀的物體具有優異的緩沖性能,所以這種結構的防撞桿I也具有了優異的緩沖性能,當汽車受到意外撞擊時,可減小車上人員及車身受到的撞擊力,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支架2與防撞桿I中間部分的“U”形形狀的平底部分以焊接方式相固定;另外,裝有安裝孔3的支架2的兩端設置了翻邊21,增大了支架2與防撞桿I的焊接固定面積,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上述結構的貨車后防撞護欄具有結構簡單、增加了緩沖受力面積、提高了緩沖效果的優點。
權利要求
1.貨車后防撞護欄,包括防撞桿與設置有安裝孔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桿的橫截面形狀為其中間部分呈“U”形形狀,并且“U”形形狀的兩側邊分別向外延伸并彎曲成弧形彎鉤狀;所述支架與防撞桿中間部分的“U”形形狀的平底部分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貨車后防撞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兩端設置有翻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貨車后防撞護欄,它包括防撞桿與設置有安裝孔的支架,其中所述防撞桿的橫截面形狀為其中間部分呈“U”形形狀,并且“U”形形狀的兩側邊分別向外延伸并彎曲成弧形彎鉤狀;所述支架與防撞桿中間部分的“U”形形狀的平底部分固定連接。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增加了緩沖受力面積、提高了緩沖效果的優點,可廣泛應用于貨車。
文檔編號B60R19/56GK102700491SQ2012100085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岳海成 申請人:張家港市隆旌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