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懸掛系統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的托架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托架總成應用于汽車底盤的懸掛系統中,汽車托架總成通常包括托架本體和在托架本體上安裝的球頭組件、中橡膠襯套和后橡膠襯套。托架總成的結構樣式很多,針對不同車型有不同的托架總成結構,如何設計結構簡單強度高、裝配方便,并具有良好抗疲勞性減震性能的托架總成是生產廠家所關注的。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高、裝配方便,并具有良好抗疲勞性減震性能的托架總成。
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一種托架總成,包括托架本體和在托架本體上安裝的球頭組件、中橡膠襯套和后橡膠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本體包括前后沖壓板,前后沖壓板相互貼靠,前后沖壓板的邊緣分別往外翻折形成V型夾板槽,V型夾板槽在頂部位置將上加強板進行夾住并通過螺釘予以連接固定,在左下角位置將下加強板和焊接柱進行夾住并通過焊接予以連接固定,在右下角位置將焊接管進行夾住并通過焊接予以連接固定,焊接柱焊接連接于下加強板的底部,所述球頭組件安裝于上加強板的頂部,上加強板與球頭組件的球殼為一體結構,所述后橡膠襯套安裝于焊接柱的外圓,所述中橡膠襯套安裝于焊接管的內孔;所述前后沖壓板通過焊接連接,焊縫圍繞整個V型夾板槽的槽底設置,在V型夾板槽的內側,前后沖壓板設置沖壓凹進以形成相互之間的平面接觸,該平面接觸部分通過點焊予以焊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托架本體由前后沖壓板焊接固定在一起,前后沖壓板的邊緣分別往外翻折形成V型夾板槽,焊縫圍繞整個V型夾板槽的槽底設置,在V型夾板槽的內側,前后沖壓板設置沖壓凹進以形成相互之間的平面接觸,該平面接觸部分通過點焊予以焊接固定,從而使前后沖壓板之間的焊接連接更加可靠,托架本體的強度更高;同時以夾板槽將上下加強板、焊接柱及焊接管夾住并予以焊接固定,上加強板、焊接柱及焊接管分別用于球頭組件、后橡膠襯套及中橡膠襯套的安裝,結構簡單,提高裝配方便性。
作為優選,所述中橡膠襯套包括固定連接的硫化橡膠和襯套內管,硫化橡膠的外圓壓裝進入焊接管的內孔,焊接管的內孔在右端設有錐口,與之對應,硫化橡膠的右端的相應位置設有外椎面與錐口壓緊接觸,硫化橡膠的左端擴徑形成法蘭圈,法蘭圈擋在焊接管的左側端面。通過上述設計,中橡膠襯套的結構簡單,同時便于與焊接管的連接,并且由于進行了優化設計,使襯套內管相對襯套外管的擺動以最好狀態滿足工作要求,從而實現襯套組件優良的抗疲勞減震性能。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托架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托架總成,包括托架本體和在托架本體上安裝的球頭組件2、中橡膠襯套9和后橡膠襯套6,所述托架本體包括前沖壓板14和后沖壓板1,前后沖壓板相互貼靠,前后沖壓板的邊緣分別往外翻折形成V型夾板槽13,V型夾板槽13在頂部位置將上加強板3進行夾住并通過螺釘4予以連接固定,在左下角位置將下加強板5和焊接柱7進行夾住并通過焊接予以連接固定,在右下角位置將焊接管8進行夾住并通過焊接予以連接固定,焊接柱7焊接連接于下加強板5的底部,所述球頭組件2安裝于上加強板3的頂部,上加強板3與球頭組件2的球殼21為一體結構,所述后橡膠襯套6安裝于焊接柱7的外圓,所述中橡膠襯套9安裝于焊接管8的內孔;所述前后沖壓板通過焊接連接,焊縫12圍繞整個V型夾板槽13的槽底設置,在V型夾板槽13的內側,前后沖壓板設置沖壓凹進10以形成相互之間的平面接觸,該平面接觸部分通過點焊11予以焊接固定。
所述中橡膠襯套9包括固定連接的硫化橡膠92和襯套內管91,硫化橡膠92的外圓壓裝進入焊接管8的內孔,焊接管8的內孔在右端設有錐口81,與之對應,硫化橡膠92的右端的相應位置設有外椎面與錐口81壓緊接觸,硫化橡膠92的左端擴徑形成法蘭圈93,法蘭圈93擋在焊接管8的左側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