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座椅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雷座椅的頭部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防雷座椅一般用于車輛的頂部或者車體的側部,用于減輕在爆炸時產生的沖擊力。
目前,現有的防雷座椅只是考慮了乘客的身體安全,通過安全帶裝置將其固定在座位以及靠背上,但是沒有考慮到乘客頭部的安全性,也缺少對應的保護裝置。
針對上述情況,希望提出一種能夠在防雷座椅上使用且能夠保護乘客頭部安全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防雷座椅的頭部防護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開了一種防雷座椅的頭部防護裝置,設于防雷座椅靠背1上部的安裝板3上,安裝板3的中間設有頭枕2,頭枕2兩側各設有一個環形防護架4,環形防護架4上設有防護套6,且其兩端內側與螺母5外部焊接連接,將螺栓7穿過安裝板3上的安裝孔位置,并與螺母5的內部螺紋配合將環形防護架4固定于安裝板3上;
進一步地,環型防護架4為U型結構;
進一步地,防護套6是由海綿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螺母5為T型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申請頭部防護裝置采用U型結構設計,結構簡單易實現,既不會在使用過程中擋住乘客的視線,又能有效地起到保護頭部,而且緊固性強。
當然,實施本申請的任一產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頭部保護裝置安裝在防雷座椅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頭部保護裝置的外形圖。
圖3是本頭部保護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圖4是T型螺母與U型防護架的焊接示意圖。
圖5是本頭部保護裝置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申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本申請的防雷座椅的頭部防護裝置,如圖1所示,設于防雷座椅靠背1上部的安裝板3上,其中安裝板3的中間部位設有頭枕2,用于乘客頭頸部舒緩,在頭枕2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環形防護架4,如圖2,3所示,U型防護架4的兩端內部通過焊接方式分別與特制T型螺母5外部固定,如圖4所示,并套上由海綿材料制成的防護套6,將螺栓7穿過安裝板3上的安裝孔,并與特制T型螺母5的內部螺紋配合將兩側環形防護架4分別固定于安裝板3上,如圖5所示。
進一步地,在實施例中,環型防護架4可以是如圖2所示的U型結構,但不僅限于此,還可以是帶有一定弧度且不封閉的結構作為防護架。
在具體實施中,乘客可以通過U型結構的防護架4中間的空隙觀察座位兩側情況,不會發生擋住視線的情況,且通過外層的海綿可以起到緩沖和保護的作用,另外,由于U型防護架4通過螺栓7和特制T型螺母5緊固在安裝板3上,在發生危險時,不會因為強烈的晃動使防護架傾斜甚至脫落,牢靠性較強。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