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新能源車,具體的說是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1、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是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車身控制器來完成對邏輯的控制,進而通過驅動電路實現對車身用電設備的控制。
2、目前現有技術中,cn220733098u一種電路板,具有第一方向,包括:硬板件,其上設有第一焊盤;軟板件,其設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開口部,以在所述軟板件上形成收窄區;所述軟板件與所述硬板件連接,且所述第一焊盤暴露于所述開口部;溫度采集元件,所述溫度采集元件的各引線均連接于所述第一焊盤;第二焊盤,設于所述軟板件上的所述收窄區背對所述硬板件的一面。通過第二焊盤增強軟板件收窄區的通流能力,無需加寬收窄區的寬度,即可加大電路板收窄區域通流能力。
3、現有的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在使用時,往往需要進行焊接的方式固定電路,但是這樣就會導致電路在拆卸維修的過程中極其的不便,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至少一個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包括電路框架;所述電路框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輔助塊;所述輔助塊設置有四個;所述輔助塊的內表壁滑動連接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阻尼桿;所述阻尼桿與輔助塊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通過輔助塊固定連接有阻尼彈簧;所述滑動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卡接塊;所述阻尼桿貫穿輔助塊固定連接有拉動塊;所述電路框架的側面開設有預設槽。
3、優選的,所述電路框架的內表壁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外表壁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內表壁開設有螺孔。
4、優選的,所述電路框架的側面開設有滑動槽;所述電路框架的側面滑動連接有滑動卡塊。
5、優選的,所述電路框架的底部開設有散熱槽;所述電路框架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支撐底座。
6、優選的,所述電路框架的頂部抵接有防塵安裝塊;所述電路框架通過防塵安裝塊螺紋連接有連接螺栓。
7、優選的,所述防塵安裝塊之間固定連接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防塵紗。
8、優選的,所述支撐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主體板;所述安裝主體板的頂部安裝有電路主體。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通過設置卡接塊,并且利用阻尼桿配合阻尼彈簧,進而使得電路主體在安裝后可以被便捷的卡接在主體內部,同時也可以起到輔助固定的作用,避免了電路的隨意移動。
1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通過設置防塵安裝架和連接螺栓進行固定防塵紗,進而起到了電路的防塵作用,并且通過設置安裝板,并且使得安裝板可以自由的收縮和展開,進而方便電路的固定。
1.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包括電路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框架(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輔助塊(7);所述輔助塊(7)設置有四個;所述輔助塊(7)的內表壁滑動連接有滑動板(18);所述滑動板(18)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阻尼桿(19);所述阻尼桿(19)與輔助塊(7)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18)通過輔助塊(7)固定連接有阻尼彈簧(20);所述滑動板(18)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卡接塊(8);所述阻尼桿(19)貫穿輔助塊(7)固定連接有拉動塊(5);所述電路框架(1)的側面開設有預設槽(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框架(1)的內表壁轉動連接有轉動桿(13);所述轉動桿(13)的外表壁固定連接有安裝板(14);所述安裝板(14)的內表壁開設有螺孔(1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框架(1)的側面開設有滑動槽(17);所述電路框架(1)的側面滑動連接有滑動卡塊(16)。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框架(1)的底部開設有散熱槽(6);所述電路框架(1)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支撐底座(1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框架(1)的頂部抵接有防塵安裝塊(2);所述電路框架(1)通過防塵安裝塊(2)螺紋連接有連接螺栓(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安裝塊(2)之間固定連接有安裝架(21);所述安裝架(21)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防塵紗(4)。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能源車車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底座(10)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主體板(11);所述安裝主體板(11)的頂部安裝有電路主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