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總體涉及機動車輛的車身構造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尾門組件以及包括這種尾門組件的車輛。
背景技術:
1、車輛的尾門組件包括尾門內板和安裝至尾門內板內側的尾門飾板(例如包括尾門上飾板和尾門下飾板),通常通過卡扣裝置將尾門內板與尾門飾板進行連接。更具體地,尾門飾板上通常一體設置有多個突起的卡扣支座,通過與這些卡扣支座相匹配的多個卡扣將尾門飾板安裝至尾門內板。
2、現有的尾門組件的缺陷在于,由于尾門內板與尾門飾板的制造公差等原因,卡扣與尾門內板上的對應安裝孔之間會產生振動噪音。此外,同樣由于這種制造公差,尾門飾板的邊緣與后擋玻璃之間的間隙難以控制。如果該間隙過小,在車輛運行時會由于尾門飾板與后擋玻璃之間的碰撞而產生振動噪音。如果該間隙過大,可能導致從車后方向向內看時存在內部零件裸露的情況,影響車輛的外觀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的尾門組件以避免車輛運行時的尾門振動噪音,并且確保車輛后側的良好外觀效果。
2、為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尾門組件,包括:尾門內板;后擋玻璃,所述后擋玻璃安裝至所述尾門內板;以及至少一個尾門飾板,所述尾門飾板設置有多個卡扣支座,每個卡扣支座包括與所述尾門內板的對應的卡接孔相面對的頂壁,并通過穿過所述頂壁和所述卡接孔的卡扣連接至所述尾門內板的內側,其中,所述多個卡扣支座中的鄰近于所述后擋玻璃的至少一個卡扣支座設置有支撐筋,所述支撐筋配置成相對于所述頂壁朝向所述尾門內板的圍繞所述卡接孔的卡接壁突伸出并抵接至所述卡接壁,以控制所述尾門飾板與所述后擋玻璃之間的間隙。
3、通過在尾門飾板的鄰近于后擋玻璃的卡扣支座上設置這種用于保持抵接尾門內板的支撐筋,能夠有效控制尾門飾板的邊緣與后擋玻璃之間的間隙,避免了車輛運行時由于尾門飾板與后擋玻璃之間的碰撞而產生振動噪音,并且避免了由于該間隙過大而導致從車后方向向內看時存在內部零件裸露的情況,因此確保了車輛后側的良好外觀效果。
4、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所述卡扣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在所述頂壁與所述卡接壁之間抵接至所述頂壁;卡接頭部,所述卡接頭部通過穿過所述卡接孔的第一連接部連接至所述基部,并卡接至所述卡接壁;卡接底部,所述卡接底部通過穿過所述頂壁的第二連接部連接至所述基部,并卡接至所述卡扣支座;彈片,所述彈片在所述頂壁與所述卡接壁之間從所述第一連接部延伸出,并抵接至所述卡接壁;以及凸臺,所述凸臺在所述彈片與所述卡接壁之間從所述第一連接部延伸出,并與所述卡接壁隔有間距。
5、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所述尾門組件配置成使得所述凸臺與所述卡接壁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5mm。
6、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所述尾門組件配置成使得所述凸臺與所述卡接壁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7mm。
7、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所述支撐筋一體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卡扣支座上。
8、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所述多個卡扣支座包括鄰近于所述后擋玻璃的邊緣沿直線均勻分布的多個邊緣卡扣支座,每個邊緣卡扣支座設置有所述支撐筋。
9、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所述尾門組件包括第一尾門飾板和第二尾門飾板,所述第一尾門飾板和所述第二尾門飾板通過穿過所述多個卡扣支座的多個卡扣分別在所述后擋玻璃的上方和下方安裝至所述尾門內板。
10、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尾門組件。
11、根據本發明的尾門組件結構簡單,制造及組裝方便,能夠節省售后維護成本,因此能夠在各種類型的車輛中得到廣泛應用。
1.一種尾門組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門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50)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門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門組件配置成使得所述凸臺(57)與所述卡接壁(1212,1312)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5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尾門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門組件配置成使得所述凸臺(57)與所述卡接壁(1212,1312)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7mm。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尾門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筋(32,42)一體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卡扣支座(31,41)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尾門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卡扣支座(31,41)包括鄰近于所述后擋玻璃(20)的邊緣(21,22)沿直線均勻分布的多個邊緣卡扣支座(31a,41a),每個邊緣卡扣支座(31a,41a)設置有所述支撐筋(32,42)。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尾門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門組件包括第一尾門飾板(30)和第二尾門飾板(40),所述第一尾門飾板(30)和所述第二尾門飾板(40)通過穿過所述多個卡扣支座(31,41)的多個卡扣(50)分別在所述后擋玻璃(20)的上方和下方安裝至所述尾門內板(10)。
8.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尾門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