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露營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露營車的驅動輪。
背景技術:
1、公開號為cn116834886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童車輪轂驅動一體輪,其特征在于:包括輪轂和安裝在輪轂內部的齒輪箱,輪轂的外側周部上布設有輪胎;齒輪箱與輪轂相卡接,進而驅動一體輪運動;所述齒輪箱包括齒輪箱箱體,齒輪箱箱體包括齒輪固定上蓋和齒輪固定下蓋,齒輪固定上蓋和齒輪固定下蓋之間形成有容納腔,容納腔內裝配有齒輪傳動機構;齒輪固定上蓋外側內部沿一體輪寬度方向形成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內裝配有驅動電機,其中,驅動電機縱向裝配于限位凹槽內,驅動電機的驅動軸穿過齒輪固定上蓋連接齒輪,齒輪連接齒輪傳動機構。
2、上述方案中,將驅動電機縱向裝配于限位凹槽內,在實際裝配中由于驅動電機需要具有驅動齒輪轉動的動力,這會使驅動電機的主體偏大,安裝時需要照顧驅動電機的主體而采取更大的輪轂,才能將電機裝入,這無疑會大大增加裝配的成本,還無法更好地利用輪轂內的剩余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空間利用率高的驅動輪。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驅動輪,包括輪軸、輪體和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輪體為中空結構,輪體可轉動設置在輪軸上,驅動組件包括殼體、電機和傳動機構,殼體固定設置在輪軸上并位于輪體中,電機固定設置在殼體中并通過傳動機構與輪體傳動連接,電機的輸出軸垂直于輪軸布置。
4、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將殼體固定在輪軸上并位于輪體中,且電機固定在殼體中并通過傳動機構與輪體傳動連接,安裝時,可以先將電機和傳動機構安裝在殼體中,再將殼體安裝在輪體中,這樣可以方便產品的組裝,且電機的輸出軸垂直于輪軸布置,這樣可以將電機布置在殼體中,使電機減少占用空間,提高空間的利用率,也可以進一步方便產品的組裝。
5、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蝸桿和蝸輪,蝸桿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蝸輪可轉動設置在殼體中并與蝸桿嚙合。
6、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過設置在電機輸出軸上的蝸桿帶動渦輪旋轉,這樣可以通過蝸桿和渦輪的配合,方便改變電機輸出軸力的方向,也可以使渦輪在轉動時更加穩定。
7、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第一過渡齒輪、第二過渡齒輪、第三過渡齒輪、主齒輪和傳動件,第一過渡齒輪與所述蝸輪同軸布置且相互連接,第二過渡齒輪與第三過渡齒輪同軸布置且相互連接,主齒輪可轉動套設在輪軸上,第一過渡齒輪與第二過渡齒輪嚙合,第三過渡齒輪與主齒輪嚙合,傳動件連接在主齒輪與所述輪體之間。
8、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將第一過渡齒輪與蝸輪同軸布置且相互連接,第二過渡齒輪與第三過渡齒輪同軸布置且相互連接,且主齒輪可轉動套設在輪軸上,第一過渡齒輪與第二過渡齒輪嚙合,第三過渡齒輪與主齒輪嚙合,這樣可以提高齒輪之間的傳動效率,保證可靠性。
9、傳動件的一端形成有卡槽,所述輪體上設置有與卡槽卡接的卡塊。
10、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傳動件的一端形成有卡槽,且輪體上設置有與卡槽卡接的卡塊,通過卡槽與卡塊的配合,可以使傳動件組裝時更加方便。
11、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形成有承接槽,所述主齒輪設置有位于承接槽中的轉接部,轉接部固定套設有金屬套,金屬套形成有平整的臺階面,承接槽與臺階面之間設置有圓柱形磁體,所述輪軸上固定套設有定位套,定位套具有與主齒輪端面相對的金屬板,圓柱形磁體位于金屬板與主齒輪的端面之間,圓柱形磁體的端面被金屬板吸附,圓柱形磁體的外周面被臺階面吸附,承接槽的槽壁形成有與圓柱形磁體相適配的多個弧形凹陷部,當主齒輪旋轉時,圓柱形磁體可嵌入弧形凹陷部中實現轉接部與傳動件之間的連接。
12、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當主齒輪旋轉時,會帶動金屬套轉動和定位套轉動,吸附在定位套與金屬套之間的圓柱形磁體會隨著金屬套轉動至承接槽的弧形凹陷部中,從而卡住并帶動輪體轉動,傳動件的承接槽可以方便主齒輪的安裝,并通過主齒輪、圓柱形磁體、金屬套、金屬板和承接槽的配合,讓輪體可以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
13、所述殼體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和環形外側板,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平行間隔布置,環形外側板連接在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外沿之間,第一側板與環形外側板一體成型,第一側板形成有供輪軸穿過的第一避讓孔,第二側板形成有供所述傳動件穿過的第二避讓孔,第二側板通過緊固件與第一側板鎖緊連接,所述電機和傳動機構設置在殼體中,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設置有用于支撐蝸輪的第一樞轉軸和用于支撐第二過渡齒輪與第三過渡齒輪的第二樞轉軸,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分別形成有供第一樞轉軸和第二樞轉軸插接的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
14、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側板形成有供輪軸穿過的第一避讓孔,第二側板形成有供所述傳動件穿過的第二避讓孔,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設置有用于支撐蝸輪的第一樞轉軸和用于支撐第二過渡齒輪與第三過渡齒輪的第二樞轉軸,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分布形成有供第一樞轉軸和第二樞轉軸插接的插接孔,且第二側板通過緊固件與第一側板鎖緊連接,這樣可以在組裝時更加的方便。
15、所述輪體包括兩半輪體,兩半輪體相對扣合并通過緊固件鎖緊構成輪體,半輪體包括圓形面板和環形的外周面板,外周面板的一側邊沿連接在圓形面板的外周沿,圓形面板與外周面板一體成型,圓形面板中心通過軸承與所述輪軸轉動連接。
16、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組裝時,通過輪軸將殼體裝入半輪體中,再將兩半輪體相互扣合并通過緊固件鎖緊,這樣可以方便組裝。
17、所述輪軸形成有沿軸向貫通的過線孔,且輪軸外周面形成有連通殼體的穿線孔。
18、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輪軸上形成有穿線孔和過線孔,可以方便電機線路的連接,使內部的線路布置更加合理。
19、所述輪軸上固定設置有連接板,所述殼體形成有與連接板相適配的凹槽,連接板嵌入凹槽中并通過緊固件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
20、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殼體形成有與連接板相適配的凹槽,可以方便連接板的安裝,且連接板與輪軸固定連接,可以進一步提高輪軸的穩定性。
21、一種露營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驅動輪。
1.一種驅動輪,包括輪軸、輪體和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輪體為中空結構,輪體可轉動設置在輪軸上,驅動組件包括殼體、電機和傳動機構,殼體固定設置在輪軸上并位于輪體中,電機固定設置在殼體中并通過傳動機構與輪體傳動連接,電機的輸出軸垂直于輪軸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蝸桿和蝸輪,蝸桿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蝸輪可轉動設置在殼體中并與蝸桿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第一過渡齒輪、第二過渡齒輪、第三過渡齒輪、主齒輪和傳動件,第一過渡齒輪與所述蝸輪同軸布置且相互連接,第二過渡齒輪與第三過渡齒輪同軸布置且相互連接,主齒輪可轉動套設在輪軸上,第一過渡齒輪與第二過渡齒輪嚙合,第三過渡齒輪與主齒輪嚙合,傳動件連接在主齒輪與所述輪體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的一端形成有卡槽,所述輪體上設置有與卡槽卡接的卡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形成有承接槽,所述主齒輪設置有位于承接槽中的轉接部,轉接部固定套設有金屬套,金屬套形成有平整的臺階面,承接槽與臺階面之間設置有圓柱形磁體,所述輪軸上固定套設有定位套,定位套具有與主齒輪端面相對的金屬板,圓柱形磁體位于金屬板與主齒輪的端面之間,圓柱形磁體的端面被金屬板吸附,圓柱形磁體的外周面被臺階面吸附,承接槽的槽壁形成有與圓柱形磁體相適配的多個弧形凹陷部,當主齒輪旋轉時,圓柱形磁體可嵌入弧形凹陷部中實現轉接部與傳動件之間的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和環形外側板,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平行間隔布置,環形外側板連接在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外沿之間,第一側板與環形外側板一體成型,第一側板形成有供輪軸穿過的第一避讓孔,第二側板形成有供所述傳動件穿過的第二避讓孔,第二側板通過緊固件與第一側板鎖緊連接,所述電機和傳動機構設置在殼體中,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設置有用于支撐蝸輪的第一樞轉軸和用于支撐第二過渡齒輪與第三過渡齒輪的第二樞轉軸,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分別形成有供第一樞轉軸和第二樞轉軸插接的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體包括兩半輪體,兩半輪體相對扣合并通過緊固件鎖緊構成輪體,半輪體包括圓形面板和環形的外周面板,外周面板的一側邊沿連接在圓形面板的外周沿,圓形面板與外周面板一體成型,圓形面板中心通過軸承與所述輪軸轉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軸形成有沿軸向貫通的過線孔,且輪軸外周面形成有連通殼體的穿線孔。
9.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驅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軸上固定設置有連接板,所述殼體形成有與連接板相適配的凹槽,連接板嵌入凹槽中并通過緊固件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
10.一種露營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一條所述的驅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