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行車記錄儀,尤其是涉及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
背景技術:
1、行車記錄儀既記錄車輛行駛途中的影像及聲音等相關資訊的儀器。安裝行車記錄儀后,能夠記錄汽車行駛全過程的視頻圖像和聲音,可為交通事故提供證據。開車時邊走邊錄像,同時把時間、速度、所在位置都記錄在錄像里,相當“黑匣子”。老式的行車記錄儀,記錄的范圍有限。
2、市面上現售的行車記錄儀在實際安裝場景中,由于不同車型的前擋風玻璃角度的差異化以及車體高度等車輛因素導致需要觀察場景角度的差異。在安裝后攝像機的角度一般不可調節,不能夠全方位的拍攝并由于車內空間導致操作便利性受限。
3、因此針對目前市面上的行車記錄儀存在調節不方便的問題,亟需開發一種拍攝角度可調節的行車記錄儀,以滿足操作者對行車記錄儀可便利性調節角度的迫切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包括:
2、外殼,外殼的側壁處還開設有用于通風的通風槽;
3、機芯;設置在外殼內部;
4、轉動結構,固定設置在外殼外表面一側,轉動結構的環端部活動連接有套筒;
5、懸臂,懸臂的橫截面呈l形,并固定卡接在套筒一端,且懸臂的一側設有用于安裝的吸盤。
6、在本技術方案中,其中本裝置在使用時,首先將吸盤吸附在汽車上端的前擋風玻璃處,然后轉動外殼,將機芯對準拍攝的路面,外殼轉動的時候此時轉動結構與套筒的整體繞懸臂轉動,套筒與懸臂之間過盈配合,從而保證在外殼轉動后其角度能夠恒定。當需要調整機芯的拍攝角度時,操作人員可通過手動旋轉外殼對記錄儀的拍攝角度進行上下調整。套筒與懸臂接觸端由兩個光滑的平面的圓環構成,在機芯在進行角度調節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角度的無級調節,增加復雜場景適配性。
7、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轉動結構包括呈圓柱狀的空心軸,且空心軸的一側固定連接在外殼的外表面處。
8、套筒的一端始終套設在轉動結構的外環端面處,并且套筒的一側開設有螺孔,空心軸固定插嵌在套筒中。
9、懸臂還包括圓槽,螺孔的外環端轉動卡接在圓槽中部。
10、在本技術方案中,初始狀態時,套筒與懸臂兩者轉動連接在一起,轉動結構與套筒連接通過將空心軸插入螺孔中實現固定,此時轉動結構與套筒兩者固定為一體,故此通過帶動外殼轉動即可調整套筒與懸臂的轉動位置,從而實現機芯拍攝角度的恒定。轉動結構與套筒通過螺栓緊固連接。且操作人員可在圓槽處可以附加限位蓋保證整個懸臂與套筒的連接。
11、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外殼外表面一側還設有開關、操作板以及顯示屏。機芯還包括置于外殼側壁處的插槽以及固定設置在懸臂一測的接口。
12、在本技術方案中,其中通過將存儲卡插入插槽中即可實現對機芯中視頻的調取,顯示屏可實時顯示拍攝的道路路面狀況,接口通過外接數據線可實現對整個設備的充電。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的套筒結構與空心軸,由兩個光滑的平面的圓環構成,在機芯在進行角度調節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角度的無級調節,增加復雜場景適配性。轉軸機構中心為中空狀態,在實際產品使用中,可用于線纜連接等作用,為產品機芯分離設計提供可行性,便于使產品機芯部分可以做到小型化。
1.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50)的橫截面呈l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結構(30)包括呈圓柱狀的空心軸(31),且所述空心軸(31)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所述外殼(10)的外表面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的一端始終套設在所述轉動結構(30)的外環端面處,并且所述套筒(40)的一側開設有螺孔(4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50)還包括圓槽(51),所述套筒(40)的外環端轉動卡接在所述圓槽(51)中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0)的側壁處還開設有用于通風的通風槽(1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0)外表面一側還設有開關(21)、操作板(22)以及顯示屏(24)。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節角度的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芯(20)還包括置于所述外殼(10)側壁處的插槽(23)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懸臂(50)一測的接口(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