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與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于一轉軸上設有二相異極對數量的磁鐵環,由二感磁元件分別感測各磁鐵環的磁場信號,以及由一控制器記錄轉軸旋轉時的磁場信號,控制器計算其中一磁場信號可得該轉軸旋轉的角度,當轉軸受力產生扭轉,使另一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相較未受力時的磁場信號而產生相位差,控制器經計算轉換該相位差可得轉軸所受力矩值;利用所述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經控制器計算以分別得到轉軸的力矩與角度,具有結構簡單與低成本的優點,解決現有力矩與角度檢測裝置存在復雜、成本高與信號易受干擾的問題。
【專利說明】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一種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尤指一種感測設于一轉軸上二相異極對數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的相位差,經由運算可同時得到轉軸力矩與旋轉角度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可實現于汽車或自行車上。
【背景技術】
[0002]因應環保意識與運動養生的概念風行,越來越多人以自行車作為日常休閑運動或是每天的通勤工具,尤以歐美地區而言,許多上班族已將自行車作為每天使用的交通工具,但受限于騎乘距離與地形變化,并非所有人都有足夠的體力負荷,因此利用電動電機輔助帶動的電動輔助自行車便開始蘊育而生。
[0003]而現有的電動輔助自行車其輔助力皆需透過手把上的油門開關調整,其缺點是會增加騎乘者操作上的復雜度,需要一邊注意前方路況,同時一邊注意油門開關的調整,且電動輔助自行車電機產生的力矩并非即刻提供輔助,而是需要騎乘者踩踏踏板半圈以上才會提供輔助功能,如在上坡起步時,騎乘者必須先以自身踩踏力驅動電動輔助自行車而后其電機才會提供踏力輔助,如此會造成騎乘者使用上的不便。
[0004]因此現有可檢測轉軸的力矩與角度以提供輔助的技術,如美國發明專利權第7339370號「位置與力矩感測器(Position and torque sensor)」,請參閱圖17所示,于一輸入軸81與一輸出軸82之間夾設有一I禹合器83,該輸入軸81與輸出軸82上分設有兩組相對的磁鐵環811、821以及一磁場感測元件84,所述磁鐵環811、821分別具有多數個相接的磁極(N、S),且所述磁鐵環811、821具有相同的極對數,又磁場感測元件84是設在所述磁鐵環811、821之間,當輸入軸81受力旋轉時,會使耦合器83產生扭轉且帶動輸出軸82旋轉,而使兩組磁鐵環811、821的磁極產生極性偏移,由原N、N或S、S相對極性改變為N、S或
S、N交互極性,該磁場感測元件84能檢測此極性偏移的變化,而達到感測力矩變化的目的;請參閱圖18所示,為了感測轉軸85旋轉的的角度,則是利用兩平行相對的磁鐵環851、852為不相等的極對數目的方式排列,如圖所示,所述磁鐵環851、852的極對數分別為N極對與N+1極對,當轉軸85旋轉不同角度位置時,設于所述磁鐵環851、852之間的一感測器86會檢測到不同極性的磁場,意即由相同極性漸次轉換至相異極性再漸次轉換至相同極性,藉由比對兩磁鐵環851、852的磁場極性差異而可得到轉軸85轉動的角度。
[0005]請參閱圖19所示,結合前述的力矩與角度檢測結構后,該專利案欲同時檢測力矩與角度則至少需要設置三組并排的磁鐵環811、821與852才可同時檢測輸入軸81與輸出軸82的力矩與旋轉角度,且各磁鐵環811、821與852需要具有多數個極對數,意即需要多數個磁極,造成制作成本增加且使用多數個磁鐵環易造成相互間的磁場干擾而造成信號不佳的問題。
[0006]而如美國發明專利權第4874053號「力矩檢測裝置(Torque detectingapparatus)」,是利用磁鐵組搭配霍爾感測器進行力矩檢測,如圖20所示,其是在一扭力桿的上、下套筒91、92分設有一圓盤911、921,各圓盤911、921上設有多組固定排列方式而呈環狀的磁極(N、S),且上、下套筒91、92的磁極配置方式相同,透過對應于上、下套筒91、92的兩個霍爾感測器931、932來量測上、下套筒91、92各自的磁場變化波形,藉由波形的相位差而可得到扭力桿的力矩變化值,不過霍爾感測器931、932僅能檢測轉軸的上、下套筒91、92的力矩而無法同時檢測扭力桿的角度,因此,仍有無法同時檢測到上、下套筒91、92的力矩與旋轉角度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如前揭所述,欲同時檢測轉軸的力矩與角度需要設置多組且復雜的感應元件,造成制造成本增加與信號干擾的問題,因此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與裝置,主要是分別取得轉軸于未受力與受力時的其中磁場信號的相位差,再經轉換可得轉軸所受的力矩值,計算另一磁場信號則可得轉軸旋轉的角度值,解決現有欲同時檢測力矩與角度時,需要設置多組且復雜的感應元件,而有結構復雜、成本增加以及信號易受干擾的問題。
[0008]為達成前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術手段是令前述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包含有:
[0009]取得當下轉軸分設于其兩端具有相異極對數量的磁鐵環的磁場信號;
[0010]藉由其中一磁鐵環的磁場信號,計算轉軸旋轉的角度值,同時取得未受力的另一磁鐵環的磁場信號;
[0011]計算轉軸當下與未受力的另一磁鐵環磁場信號產生的相位差,該相位差經計算得一電壓的差異值,該差異值經一對照表轉換以得到轉軸受力扭轉的力矩值。
[0012]為達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術手段是提供一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包含有:
[0013]一單數極對磁鐵環,其設于一轉軸的一端,該單數極對磁鐵環包含有一組N極與S極磁鐵;
[0014]一復數極對磁鐵環,其設于轉軸的另端且相對于單數極對磁鐵環,該復數極對磁鐵環包含有多組N極與S極磁鐵,各N極磁鐵與各S極磁鐵是依序排列;
[0015]二感磁元件,其分別對應單數極對磁鐵環與復數極對磁鐵環,以分別感測單、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
[0016]一控制器,其包含有一信號解析模塊,該控制器是與所述感磁元件連接以接收其感測的磁場信號,該信號解析模塊計算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的相位差,該相位差經轉換以得到轉軸所受的力矩值,信號解析模塊計算單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以得到轉軸旋轉的角度值。
[0017]利用前述元件組成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轉軸旋轉時,所述感磁元件分別取得單數極對磁鐵環與復數極對磁鐵環呈正弦波的磁場信號,由于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磁鐵數量較多,其產生的正弦波的數量會較單數極對磁鐵環多,控制器分別記錄當下的單數極對磁鐵環與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當轉軸旋轉且一端受力時即會產生扭轉,對應于復數極對磁鐵環的感磁元件取得的磁場信號相較其未受力的磁場信號即會產生相位差,其中,轉軸旋轉的角度值由單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直接轉換即可得到;控制器的信號解析模塊經由計算該相位差與轉換后,即可得到轉軸所受的力矩值,藉由所述感磁元件分別取得單、復數極對磁鐵環旋轉時的磁場信號,由單數極對磁鐵環得到轉軸角度值,再由控制器進行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相位差運算可得到轉軸的力矩值,具有結構簡單與成本低的優點且兩磁鐵環不需緊靠以減少磁場信號干擾,解決現有同時檢測力矩與角度的檢測裝置具有結構復雜、成本高與信號易受干擾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現有轉軸的受力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基本原理圖。
[0020]圖3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單數極對磁鐵環磁場信號的波形圖。
[0021]圖4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復數極對磁鐵環磁場信號的波形圖。
[0022]圖5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
[0023]圖6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磁場信號的波形圖。
[0024]圖7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壓對照表的波形圖。
[0025]圖8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四極對磁鐵環具相位差磁場信號的波形圖。
[0026]圖9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控制器運算轉軸扭轉角度的示意圖。
[0027]圖10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計算轉軸扭轉角度的流程圖。
[0028]圖11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控制器計算電機輔助力矩的方塊圖。
[0029]圖12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控制器計算電機輔助力矩的流程圖。
[0030]圖13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0031]圖14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0032]圖15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0033]圖16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右套筒與中間套筒卡合間隙圖。
[0034]圖17?圖19是現有位置與力矩感測器的示意圖。
[0035]圖20是現有力矩檢測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請參閱圖1所示,為現有一轉軸11的受力示意圖,該轉軸11可以是一扭力桿或是一可受力扭轉的傳動軸,其受到一正向力(Fz)而于轉軸11上產生一正向力矩(Tz)帶動旋轉,而旋轉過程中會因轉軸11另端存在一負載而形成的一相反于正向力(Fz)的反向力(Fe),而對轉軸11產生一反向力矩(Tc),由正、反向力矩(Tz、Tc)相互作用而使轉軸11產生一相對角度差(Λ V ),該相對角度差(Λ ψ )經由計算即可得到轉軸11所受的力矩值;如以自行車為例(圖中未示),該正向力(Fz)可視為騎乘者施加的踩踏力,該反向力(Fe)可視為鏈條施加的拉力,踩踏力與拉力產生的相反方向的力矩,會使轉軸11的一端產生扭轉。
[0037]關于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為本發明的基本原理說明,其不限于自行車亦可用于汽車上,主要是于一轉軸20的一第一端21與一第二端22上分設有二相異極對數量的磁鐵環23,該轉軸20可以是一扭力桿或是一可受力產生扭轉的傳動軸,轉軸20的兩端分別受前述相反方向的正向力矩(Tz)與反向力矩(Tc)而產生扭轉,所述磁鐵環23分別為一具有單數極對的磁鐵環231與一具有復數極對的磁鐵環232,于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復數極對磁鐵環232是以四組N極磁鐵與S極磁鐵組成,但不局限于四組,該單數極對磁鐵環231是由一組分別呈半圓形的N極磁鐵與S極磁鐵對接而呈環狀,該復數極對磁鐵環232是設于轉軸20的另端且與單數極對磁鐵環231相對,該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各N極磁鐵與各S極磁鐵是同心且依序并排于轉軸20的外周緣處而呈環狀,單、復數極對磁鐵環231、232的相對外側分設有一感磁元件24,所述感磁元件24呈直線排列且平行于轉軸20的軸線,用以感測單、復數極對磁鐵環231、232的磁場信號,如圖3、圖4所示,當轉軸20旋轉一圈360度時,所述感磁元件24感測的磁場信號分別對應單、復數極對磁鐵環231、232的極對數而產生一個正弦波形與四個正弦波形,而當前述的正向力矩(Tz)增加時,轉軸20的一端會產生扭轉而使該端具有四極對的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磁場信號超前原有未受力的磁場信號而產生相位差。
[0038]請參閱圖5所示,為一提供電動自行車判斷的輔助力矩大小的架構示意圖,所述感磁元件24感測的磁場信號分別送至與其連接的一控制器30,由控制器30分析與計算轉軸20旋轉的角度與力矩值,以對外部的一電機40進行控制,使其提供騎乘電動自行車時所需的力矩輔助調變,減輕騎乘者的負擔,其中,該控制器30內建有一信號解析模塊31,其用以解析與運算該轉軸20的角度與力矩值;如圖6所示,是為所述感磁元件24輸出的磁場信號,當轉軸20旋轉一圈時,單、復數極對磁鐵環231、232分別產生一個正弦波形與四個正弦波形的磁場信號,信號解析模塊31選擇單數極對磁鐵環231的磁場信號為基準以進行信號解析,如圖所示,該單數極對磁鐵環231的磁場信號的電壓值約為1.0V,其對應基準點角度值為270度,此時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磁場信號的電壓值約為2.3V,而轉軸20旋轉一圈于各角度產生的所述磁場信號的各個電壓值可對應得到一電壓對照表(Mapping Table,如圖7所示),該電壓對照表為單、復數極對磁鐵環231、232的磁場信號的各個電壓值所結合的一封閉曲線,欲檢知轉軸20的旋轉角度時,僅需取得該單數極對磁鐵環231的磁場信號的電壓值,即可對應得到轉軸20旋轉的角度值;而前述信號解析模塊31選擇的270度基準點的兩電壓值(1.0V與2.3V)對應于電壓對照表的曲線即為標示點X,如圖8與圖9所示,當前述轉軸20受力產生扭轉時,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磁場信號會超前其原先未受力時的磁場信號而產生相位差,使得同角度的磁場信號會上升至約2.9V (如圖標示點B),而與原
2.3V的磁場信號產生約0.6V的差異值(Λ V),信號解析模塊31取得該電壓的差異值(Λ V)以及前述的基準點(270度)經查表可得到轉軸20扭轉的角度(Λ Ψ),該扭轉角度(Λ ψ)再經由一力矩對照表轉換后即可得轉軸20所受的力矩值,藉此,控制器30可同時達到感測力矩與角度的目的。
[0039]請參閱圖10所示,是為該信號解析模塊31計算轉軸20扭轉的角度的流程圖,首先由信號解析模塊31取得轉軸20當下的單數極對磁鐵環231的磁場信號以及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磁場信號(101),以單數極對磁鐵環231的磁場信號找出比對基準點的角度,以及找出對應于基準點的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磁場信號值(102),信號解析模塊31針對當下與未受力的復數極對磁鐵環232的磁場信號進行相減運算,以得到兩磁場信號的電壓的差異值(AV) (103),再由信號解析模塊31結合基準點與差異值(AV),經由查表即可得到轉軸20的扭轉角度(Λ ψ) (104)。
[0040]請參閱圖11與圖12所示,圖5中的控制器30進一步內建有一死區(DeadZone)控制模塊32,其分別取得信號解析模塊31輸出的扭轉的角度(△ Ψ ),以及轉軸20旋轉的角度(Θ ),經由死區控制模塊32整合運算并避開轉軸20的死區區間,使電機40 (圖中未示)輸出所需的輔助力矩(Tcmd),其中,該死區控制模塊32取得信號解析模塊31輸出的轉軸的扭轉角度(Λ ψ )信號,該信號經一材料剛性因數(Ks)轉換后可得一扭轉力矩值(Tdriver),又死區控制模塊32取得轉軸20的旋轉角度(Θ )經一微分器321微分后輸出
一旋轉速度(Θ )信號,該旋轉速度纟Θ )信號再送至一死區設定單元322,該死區設定單元
322依據旋轉速度(^ )信號設定死區區間的大小,該死區區間與扭轉力矩值(Tdriver)經
由一力矩輔助單元323運算,死區控制模塊32依據扭轉力矩值(Tdriver)與死區區間決定輔助力矩(Tcmd)的大小,以輸出輔助的力矩值(Tmotor)提供電動自行車的騎乘輔助力量;如圖12所示的流程圖,死區控制模塊32取得轉軸20的旋轉角度(Θ )經微分后輸出一旋
轉速度&該旋轉速度g送至死區設定單元322以設定死區區間的大小(202),該死
區區間指定給力矩輔助單元323 (203),轉軸20的扭轉角度(Λ ψ)經轉換后可得扭轉力矩值Tdriver (204),死區控制模塊32依據扭轉力矩值Tdriver與死區區間決定輔助的力矩Tcmd 的大小(205)。
[0041]關于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13、圖14、圖15所示,將前述的轉軸20、單數極對磁鐵環231、復數極對磁鐵環232與所述感磁元件24分設于一自行車的車架50的一中軸機殼60內,其包含有一扭力桿51、一設于扭力桿51 —端的右套筒52、一設于扭力桿51另端的中間套筒53、一設于右套筒52相對外側的齒盤套筒54、一與右套筒52緊配的左套筒55、二感磁兀件56以及一螺帽57,該螺帽57是用以固定前述各兀件于中軸機殼60內,其中,
[0042]該扭力桿51是呈實心桿狀。
[0043]該右套筒52是呈空`心筒狀,其中一端為封閉端,另端為自由端,該右套筒52是以其封閉端夾設扭力桿51的其中一端,該右套筒52的筒壁形成有多個與軸向平行的限位槽521,該右套筒52于封閉端的相對外側形成有一凸塊522,該凸塊522是用以連接一右腳踏板(圖中未示)以產生踏力(即前述的正向力)。
[0044]該中間套筒53是呈空心筒狀,其筒壁上形成有多個向外輻射的凸肋531,各凸肋531是相對且略小于右套筒52的限位槽521,該中間套筒53套設于右套筒52中,且各凸肋531位于限位槽521中間處,以提供凸肋531扭轉角度限位的功能,以避免扭力桿51因扭轉過度而產生破壞與變形。
[0045]該齒盤套筒54是呈空心筒狀,其內徑略大于右套筒52的外徑以供樞設右套筒52,齒盤套筒54其中一端的筒壁形成有多個與軸向平行的定位槽541,該定位槽541供夾設中間套筒53的凸肋531,齒盤套筒54的外側壁設有一單數極對的磁鐵環561,于本實施例中,該單數極對磁鐵環561包含有一組N極與S極磁鐵,N極磁鐵與S極磁鐵是依序并排而呈環狀,又齒盤套筒54的一端連接有一齒盤58,該齒盤58是與一鏈條(圖中未示)連接以產生鏈條拉力(即前述的反向力)。
[0046]該左套筒55是呈實心柱狀,其中一端形成有多個向外輻射的凸緣551,所述凸緣551是緊配于右套筒52的限位槽521,該左套筒55的另端形成有一凸柱552,該凸柱552是用以連接一左腳踏板(圖中未示)以產生踏力,左腳踏板的踏力可經由左套筒55的所述凸緣551傳至右套筒52的限位槽521后,再傳至扭力桿51的一端;又左套筒55的外側壁設有一復數極對的磁鐵環562,于本實施例中,該復數極對磁鐵環562包含有四組N極與S極磁鐵,各N極磁鐵與各S極磁鐵是依序并排而呈環狀。[0047]所述感磁元件56是分別對應齒盤套筒54上的單數極對磁鐵環561以及左套筒55上的復數極對磁鐵環562且設置于中軸機殼60內的二嵌槽601中,用以感測各磁鐵環561、562于旋轉時產生的磁場信號。
[0048]當左、右套筒55、52未受力且旋轉時,扭力桿51的兩端不會扭曲形變,使得所述感磁元件56分別取得單數極對磁鐵環561與復數極對磁鐵環562為正弦波的磁場信號,由于復數極對磁鐵環562的磁鐵排列較為緊密,其產生的正弦波的數目會較單數極對磁鐵環561多;請配合參閱圖16所示,當齒盤58 (圖中未示)產生拉力時,齒盤套筒54的定位槽541會夾住中間套筒53的凸肋531而帶動中間套筒53產生與齒盤58同向的位移,而左、右套筒55、52受到踏力則產生與齒盤58反向的位移,故扭力桿51的兩端受到相反的反向力與正向力即產生扭轉,對應于復數極對磁鐵環562的感磁元件56的磁場信號即會產生相位差,且由限位槽521限制中間套筒53的凸肋531位移角度。
[0049]由上述可知,信號解析模塊31經由計算單數極對磁鐵環561的磁場信號可得到轉軸20的角度值,計算復數極對磁鐵環562于受力與未受力的磁場信號的相位差,再經轉換而可得到轉軸20所受的力矩值;利用所述感磁元件56取得單數極對磁鐵環561與復數極對磁鐵環562的磁場信號,再由與所述感磁元件56連接的信號解析模塊31進行運算,可同時得到轉軸20的力矩與角度,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解決現有檢測裝置復雜、成本高與信號易受干擾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包括:取得當下轉軸分設于其兩端具有相異極對數量的磁鐵環的磁場信號;藉由其中一磁鐵環的磁場信號,計算轉軸旋轉的角度值,同時取得未受力的另一磁鐵環的磁場信號;計算轉軸當下與未受力的另一磁鐵環磁場信號產生的相位差,所述相位差經計算得一電壓的差異值,所述差異值經一對照表轉換以得到轉軸受力扭轉的力矩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磁鐵環是一單數極對磁鐵環,其包含有一組N極與S極磁鐵,所述另一磁鐵環是一復數極對磁鐵環,其包含有多組依序排列的N極與S極磁鐵。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異值經轉換為轉軸的扭轉角度,又轉軸旋轉的角度經微分為轉軸旋轉的速度,依據轉軸的旋轉速度與扭轉角度設定一死區區間,以產生一輔助力矩值。
4.一種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包括:一單數極對磁鐵環,其設于一轉軸的一端,所述單數極對磁鐵環包含有一組N極與S極磁鐵;一復數極對磁鐵環,其設于轉軸的另端且相對于單數極對磁鐵環,所述復數極對磁鐵環包含有多組N極與S極磁鐵,各N極磁鐵與各S極磁鐵是依序并排;二感磁元件,其分別對應單數極對磁鐵環與復數極對磁鐵環,以分別感測單、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一控制器,其包含有一信號解析模塊,所述控制器是與所述感磁元件連接以接收其感測的磁場信號,所述信號解析模塊計算復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的相位差,所述相位差經轉換以得到轉軸所受的力矩值,信號解析模塊計算單數極對磁鐵環的磁場信號以得到轉軸旋轉的角度值。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進一步設有一死區控制模塊,所述死區控制模塊包含有一微分器、一死區設定單元與一力矩輔助單元,所述死區設定單元分別與微分器以及力矩輔助單元連接,微分器輸出一旋轉速度信號至死區設定單元,死區設定單元依據旋轉速度信號設定轉軸的死區區間,力矩輔助單元計算所述死區區間與一扭轉力矩值以產生輔助力矩。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是一扭力桿,所述轉軸、單數極對磁鐵環、復數極對磁鐵環與所述感磁元件設于一自行車的車架的中軸機殼內,所述中軸機殼內于扭力桿與復數極對磁鐵環之間進一步設有一右套筒與一齒盤套筒,又在扭力桿與單數極對磁鐵環之間進一步設有一中間套筒與一左套筒,所述右套筒是與左套筒緊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套筒是呈空心筒狀,其中一端為封閉端,另端為自由端,所述右套筒是以其封閉端夾設扭力桿的其中一端,所述右套筒的筒壁形成有多個與軸向平行的限位槽,所述右套筒于封閉端的相對外側形成有一凸塊;所述中間套筒是呈空心筒狀,其筒壁上形成有多個向外輻射的凸肋,各凸肋是相對且略小于右套筒的限位槽,所述中間套筒套設于右套筒中;所述齒盤套筒是呈空心筒狀,其內徑略大于右套筒的外徑以供樞設右套筒,齒盤套筒其中一端的筒壁形成有多個與軸向平行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供夾設中間套筒的凸肋,所述單數極對磁鐵環是設于齒盤套筒的外側壁上;所述左套筒是呈實心柱狀,其中一端形成有多個向外輻射的凸塊,所述凸塊是緊配于右套筒的限位槽,所述左套筒的另端形成有另一凸柱,所述復數極對磁鐵環是設于左套筒的外側壁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用以限制中間套筒的凸肋的位移角度。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軸機殼內形成有一嵌槽,所述嵌槽用以容置所述感磁元件。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觸式轉向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軸機殼內形成有一嵌槽,所述嵌槽用以容置所述感磁元件。
【文檔編號】B62M6/50GK103675337SQ20121034918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游超智, 許骔嘩, 徐錦衍, 葉智榮 申請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