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后座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輪交通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兩輪交通工具上的后座支架。
背景技術:
本申請人的另一份專利申請號為201120382308. 9的專利申請中公布了一種遮陽擋雨裝置,裝在電動車、自行車或摩托車等兩輪交通工具上,主要包括一個支架和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幕布,可以起到防止坐墊被太陽暴曬或者雨水淋濕的作用。一般的遮陽擋雨裝置都是安裝在兩輪交通工具的后座支架上,由于后座支架一般也需要安裝后備箱,一旦裝了遮陽擋雨裝置以后,就會與后備箱安裝位置產生干涉,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變。參見圖1,圖I中提供了一種常見的電動車的示意圖,電動車包括車座3,車座3的尾部設置有后座支架1,后座支架I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圍繞在車座3的周圍并固定在車座3下方的車體上,我們稱之為連接部11,連接部11的尾部向上翹,形成一個翹起部la,翹起部Ia用于捆綁繩子,方便固定后座支架上的物品。另一部分一端焊接在連接部11上并向車體的尾部延伸,我們稱之為置物部12,后座支架I通過連接部11固定在車體上,后備箱2或其他物品則放置在置物部12上。一旦后座支架上安裝了后備箱或者放置了其它物品以后,就沒有空隙用來設置遮陽擋雨裝置了,因此有必要改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后座支架,能夠同時安裝后備箱和遮陽擋雨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后座支架,包括連接部和置物部,所述連接部固定在車座的下方的車體上,所述連接部的尾部向上翹,形成一個翹起部,所述置物部焊接在所述連接部上,所述翹起部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遮陽擋雨裝置的凹入區。翹起部上設置一個凹入區,遮陽擋雨裝置安裝在凹入區內,在翹起部面向車座的一側,遮陽擋雨裝置沒有凸出的部分,也就不會對坐在車座上的人產生影響,在翹起部面向后備箱的一側,由于安裝時,后備箱與翹起部之間一般都留有一定的空隙,所以也不會對后備箱的安裝造成影響。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凹入區的內設置有通孔。通孔用于與遮陽擋雨裝置上的螺栓相配合,將遮陽擋雨裝置安裝到所述后座支架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翹起部上設置一個凹入區,遮陽擋雨裝置安裝在凹入區內,在翹起部面向車座的一側,遮陽擋雨裝置沒有凸出的部分,也就不會對坐在車座上的人產生影響,在翹起部面向后備箱的一側,由于安裝時,后備箱與翹起部之間一般都留有一定的空隙,所以也不會對后備箱的安裝造成影響。
[0008]圖I為電動車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與遮陽擋雨裝置相配合時的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在電動車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參見圖2,一種后座支架I,包括連接部11和置物部12,所述連接部11固定在車座3的下方的車體上,所述連接部11的尾部向上翹,形成一個翹起部la,所述置物部12焊接在翹起部Ia上,所述翹起部Ia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遮陽擋雨裝置的凹入區lb,所 述凹入區Ib的內設置有通孔lc。參見圖3,本實施例和遮陽擋雨裝置配合安裝時,遮陽擋雨裝置4的底部的螺桿41穿過通孔Ic以后與螺母42相配合。參見圖4,本實施例安裝到電瓶車上時,遮陽擋雨裝置4安裝在凹入區Ib內,在翹起部Ia面向車座3的一側,遮陽擋雨裝置4沒有超出凹入區Ib的部分,也就不會對坐在車座3上的人產生影響,在翹起部Ia面向后備箱2的一側,由于安裝時,后備箱2與翹起部Ia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所以也不會對后備箱2的安裝造成影響。
權利要求1.一種后座支架,包括連接部(11)和置物部(12),所述連接部(11)固定在車座的下方的車體上,所述連接部(11)的尾部向上翹,形成一個翹起部(Ia),所述置物部(12)焊接在翹起部(Ia)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翹起部(Ia)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遮陽擋雨裝置的凹入區(Ib)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區(Ib)的內設置有通孔(IcX
專利摘要一種后座支架,包括連接部和置物部,所述連接部固定在車座的下方的車體上,所述連接部的尾部向上翹,形成一個翹起部,所述置物部焊接在,所述翹起部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遮陽擋雨裝置的凹入區。翹起部上設置一個凹入區,遮陽擋雨裝置安裝在凹入區內,在翹起部面向車座的一側,遮陽擋雨裝置沒有凸出的部分,也就不會對坐在車座上的人產生影響,在翹起部面向后備箱的一側,由于安裝時,后備箱與翹起部之間一般都留有一定的空隙,所以也不會對后備箱的安裝造成影響。
文檔編號B62J11/00GK202686592SQ2012202298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查明發 申請人:查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