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用于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用于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根據本發明,輸入軸、驅動軸和小齒輪軸同軸地布置。因此,可以改進其中馬達不可避免地突出的傳統構造,以防止馬達與其他結構發生干涉。因此,能夠緊湊地形成設備中的布局構造。
【專利說明】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用于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更具體地說,本 發明涉及這樣一種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該減速器改進了其中由 于馬達軸、輸入軸、驅動軸和小齒輪軸等同軸地布置而使得馬達不可避免地突出的傳統構 造,使得能夠避免馬達與其他結構發生干涉,從而能夠緊湊地形成設備中的布局構造。
【背景技術】
[0002] 圖1是示出了用于車輛的傳統電動動力轉向設備的構造的視圖。
[0003] 如圖1所示,用于車輛的傳統電動動力轉向設備100包括從轉向輪101通向相 對的車輛車輪108的轉向系統以及被構造成向該轉向系統供應轉向助力的輔助動力機構 120。
[0004] 該轉向系統包括轉向軸102,該轉向軸102的一個端部連接至轉向輪101,另一個 端部經由萬向接頭103連接至驅動軸。
[0005] 該驅動軸包括與轉向軸102連接的輸入軸104和經由扭轉桿(未示出)與輸入軸 104連接并在其下端部形成有小齒輪111的小齒輪軸106。
[0006] 形成在小齒輪軸106上的小齒輪111與形成在齒條109的外周面的一個端部處的 齒條齒輪112進行齒嚙合,齒條109的相對端部通過連接桿151和關節臂153連接至車輛 車輪108。
[0007] 輔助動力機構120包括:扭矩傳感器125,該扭矩傳感器125被構造成感測駕駛員 操作轉向輪101時在輸入軸104中產生的扭矩并輸出與感測到的扭矩成比例的電信號;電 子控制單兀(ECU)123,該電子控制單兀被構造成基于從扭矩傳感器125傳輸的電信號產生 控制信號;馬達130,該馬達130被構造成基于從電子控制單元123傳輸的控制信號產生輔 助動力;以及蝸桿141和蝸輪143,它們被構造成將馬達130產生的輔助動力傳輸到小齒輪 軸 106。
[0008] 在傳統的用于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中,使用馬達、蝸桿、渦輪等作為用于輔助 動力機構的減速器的部件。因此,當將這些部件裝備在車輛中時,馬達不可避免地突出而與 其他結構產生干涉,從布局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利的。
【發明內容】
[0009] 因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出現的上述問題而做出了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是提 供一種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該減速器改進了其中由于馬達軸、 輸入軸、驅動軸和小齒輪軸等同軸地布置而使得馬達不可避免地突出的傳統構造,使得能 夠避免馬達與其他結構發生干涉,從而能夠緊湊地形成設備中的布局構造。
[0010] 另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減速器以及具有該減速器的電動動力轉向 設備,其中能夠調整階梯式齒輪、固定的環形齒輪、可動的環形齒輪等的齒的數量,使得能 夠容易地調整由馬達產生并傳輸至小齒輪軸的旋轉力。 toon] 本發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從如下描述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容易地理解其他 目的。
[0012]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減速器,該減速器包括:
[0013] 偏心凸輪,該偏心凸輪形成有聯接孔,馬達的中空馬達軸的一個端部裝配在該聯 接孔中;
[0014] 階梯式齒輪,該階梯式齒輪包括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該大直徑部的外周面上形 成有第一齒輪齒,所述偏心凸輪裝配在該大直徑部上,所述小直徑部從所述大直徑部軸向 延伸并且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齒輪齒,該階梯式齒輪具有從所述馬達軸的中心軸線間隔開 預定距離的中心軸線;
[0015] 固定的環形齒輪,該固定的環形齒輪被固定地支撐在所述馬達的殼體的下內周面 上,該固定的環形齒輪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三齒輪齒以與所述大直徑部的第一齒輪齒進行 齒嚙合,并且所述固定的環形齒輪被設置成與所述馬達軸的中心軸線同軸;以及
[0016] 可動的環形齒輪,該可動的環形齒輪在一側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四齒輪齒以與所 述小直徑部的第二齒輪齒進行齒嚙合,其中,從穿過所述馬達軸并與轉向輪連接的驅動軸 延伸貫穿所述偏心凸輪的終端端部被聯接至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部,并且小齒輪軸 在另一側聯接至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
[0017]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于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設 備,該設備包括:馬達,該馬達設置有殼體和中空馬達軸;驅動軸,該驅動軸穿過馬達軸并 與轉向輪連接;以及減速器,該減速器在所述殼體的下部內與所述馬達軸、驅動軸和小齒輪 連接并將所述馬達的驅動力傳遞至小齒輪軸。
[0018] 根據本發明,由于馬達軸、輸入軸、驅動軸和小齒輪軸同軸地布置,所以能夠改進 其中馬達不可避免地突出的傳統構造,從而能夠防止馬達與其他結構發生干涉。因此,能夠 緊湊地形成設備中的布局構造。
[0019] 另外,根據本發明,可以調整階梯式齒輪、固定的環形齒輪和可動的環形齒輪中的 每個的齒的數量,從而能夠容易地調整由馬達產生并傳遞至小齒輪軸的旋轉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從如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中變得更清 楚,其中:
[0021] 圖1是不出了用于車輛的傳統電動動力轉向設備的視圖;
[0022] 圖2是示出了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減速器的電動動力轉向設 備的構造的視圖;
[0023] 圖3是圖2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0024] 圖4是可以在圖2中所示的構造中采用的減速器的示例的立體圖;
[0025] 圖5是示出了可以在圖2中所示的構造中采用的圖2的減速器的另一個示例的立 體圖;以及
[0026] 圖6和圖7是圖5的減速器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下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
[0028] 圖2是示出了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減速器的電動動力轉向設 備的構造的視圖。圖3是圖2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圖4是可以在圖2中所示的構造中采用 的減速器的示例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了可以在圖2中所示的構造中采用的圖2的減速器 的另一個示例的立體圖。圖6和圖7是圖5的減速器的分解立體圖。
[0029] 如這些附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減速器230包括:偏心凸輪 315,該偏心凸輪315形成有聯接孔613,馬達210的中空馬達軸311的一個端部裝配在該聯 接孔613中;階梯式齒輪350,該階梯式齒輪350包括大直徑部351和小直徑部353,該大直 徑部35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齒輪齒351a,偏心凸輪315裝配在該大直徑部351中,小 直徑部353從大直徑部351軸向延伸并且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齒輪齒353a,該階梯式齒輪 350具有從馬達軸311的中心軸線間隔開預定距離的中心軸線;固定的環形齒輪370,該固 定的環形齒輪370被固定地支撐在馬達210的殼體310的下內周面上,該固定的環形齒輪 370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三齒輪齒370a以與大直徑部351的第一齒輪齒351a進行齒嚙合, 并且該固定的環形齒輪370被設置成與馬達軸311的中心軸線同軸;以及可動的環形齒輪 390,該可動的環形齒輪390在一側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四齒輪齒390a以與小直徑部353 的第二齒輪齒353a進行齒嚙合,其中,從穿過馬達軸311并與轉向輪101連接的驅動軸320 延伸貫穿偏心凸輪315的終端端部321被聯接至可動的環形齒輪390的中央部,并且小齒 輪軸250在另一側聯接至可動的環形齒輪390。
[0030] 偏心凸輪315裝配在馬達軸311的一個端部上。為此,偏心凸輪315形成有聯接 孔613,從而馬達軸311的一個端部能夠被裝配在該聯接孔613中。例如,馬達軸311的一 個端部能夠被壓配合在偏心凸輪315的聯接孔613中。
[0031] 另外,在偏心凸輪315的與馬達210相反的一側形成有突起313,該突起313是中 空的以與聯接孔613連通,并且該突起沿軸向方向突出和延伸。
[0032] 同時,偏心凸輪315裝配在階梯式齒輪350的大直徑部351中并且將在稍后進行 描述。第一軸承317可以聯接至偏心凸輪315的外周側,從而在偏心凸輪315旋轉時降低 摩擦,然后可以將偏心凸輪315與階梯式齒輪350的大直徑部351聯接。第二軸承318可 以聯接至偏心凸輪315的突起313的外周側,然后可以將突起313聯接至形成在稍后描述 的可動的環形齒輪390的中央部中的聯接部391。
[0033] 如上所述,當偏心凸輪315的突起313通過第二軸承318聯接至可動的環形齒輪 390時,即使可動的環形齒輪390被聯接至偏心凸輪315并由該偏心凸輪315支撐,偏心凸 輪315的旋轉力也不會傳遞至可動的環形齒輪390。
[0034] 階梯式齒輪350包括其中裝配偏心凸輪315的大直徑部351和從大直徑部351沿 著軸向方向延伸的小直徑部353。大直徑部351包括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第一齒輪齒351a, 而小直徑部353包括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第二齒輪齒353a。該階梯式齒輪具有從馬達軸 311的中心軸線間隔開預定距離的中心軸線。
[0035] 當階梯式齒輪350的中心軸線和馬達軸311的中心軸線如上所述那樣彼此間隔開 預定距離時,在偏心凸輪315旋轉的情況下,階梯式齒輪350繞其軸線轉動并圍繞馬達軸 311的中心軸線旋轉。
[0036] 固定的環形齒輪370由馬達210的殼體310的下內周面支撐并固定至該內周面。 第三齒輪齒370a圍繞固定的環形齒輪370的內周面形成以與形成在階梯式齒輪350的大 直徑部35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齒輪齒351a進行齒嚙合,并且固定的環形齒輪370的中心軸 線與馬達軸311的中心軸線同軸。
[0037] 因而,在沿著固定的環形齒輪370的內周面移動的同時,階梯式齒輪350與固定的 環形齒輪370的第三齒輪齒370a進行齒嚙合并在固定的環形齒輪370內繞其自身的軸線 轉動。
[0038] 可動的環形齒輪390在一側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四齒輪齒390a以與階梯式齒輪 350的小直徑部353的第二齒輪齒353a進行齒嚙合。從設置在馬達軸311內部并與轉向輪 101連接的驅動軸320延伸的終端端部321穿過偏心凸輪315而被聯接至可動的環形齒輪 390的中央,并且小齒輪軸250在另一側聯接至可動的環形齒輪390。
[0039] 另外,可動的環形齒輪390被設置成與馬達軸311的中心軸線同軸。
[0040] 同時,在可動的環形齒輪390的所述一側的中央,形成有聯接部391,偏心凸輪315 的突起313被插入該聯接部391內以被支撐。第二軸承318如上所述那樣聯接在偏心凸輪 315的突起313和聯接部391之間,從而使得偏心凸輪315的旋轉力不會被傳遞至可動的環 形齒輪390,而是階梯式齒輪350的旋轉力被傳遞至可動的環形齒輪390。
[0041] 另外,在可動的環形齒輪390的所述另一側,設置了突出的聯接部393,并且第一 鋸齒部795形成在突出的聯接部393的外周面上。突出的聯接部393裝配在形成于小齒輪 軸250上的聯接凹槽中。為此,第二鋸齒部655形成在小齒輪軸250的聯接凹槽653的內 周面上以與第一鋸齒部795對應。
[0042] 當可動的環形齒輪390的突出的聯接部393和小齒輪20如以上所述那樣彼此進 行鋸齒嚙合時,可動的環形齒輪390的旋轉力被沒有損失地傳遞至小齒輪軸250。
[0043] 同時,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上述減速器230可以安裝在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 設備中。參照附圖,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200包括:馬 達210,該馬達210設置有殼體310和中空馬達軸311 ;驅動軸320,該驅動軸320穿過馬達 軸311并與轉向輪101連接;以及減速器,該減速器在殼體310的下部內與馬達軸311、驅 動軸320和小齒輪軸250連接并將馬達210的驅動力傳遞至小齒輪軸250。該減速器的示 例如以上所述。
[0044] 同時,輸入軸290通過轉向軸102與萬向接頭103連接,轉向軸102與轉向輪101 連接。因而,當轉向輪101旋轉時,轉向軸102和輸入軸290 -致地旋轉。
[0045] 馬達210在包括殼體310和中空馬達軸311的狀態下被提供。
[0046] 馬達210基于從電子控制單元(E⑶)123傳遞的控制信號產生輔助動力。該輔助 動力通過馬達軸311使偏心凸輪315旋轉,從而使階梯式齒輪350和可動的環形齒輪390 旋轉。
[0047] 驅動軸320穿過馬達軸311并與轉向輪101連接。更具體地說,驅動軸320可以 通過例如扭轉桿330連接至與轉向輪101連接的輸入軸290。
[0048] 另外,驅動軸320的終端端部321延伸至馬達軸311的外部并穿過減速器230的 偏心凸輪315以與可動的環形齒輪390聯接,從而由駕駛員施加至轉向輪101的旋轉力通 過可動的環形齒輪390傳遞至小齒輪軸250。
[0049] 另外,在馬達210的上部(S卩,關于馬達210來說,與減速器230相反的一側),可以 設置扭矩傳感器270,該扭矩傳感器270聯接至輸入軸290和驅動軸320以測量轉向輪101 被操作時施加至輸入軸290的扭矩值。由扭矩傳感器270測量的輸入軸290的扭矩值被轉 換成電信號并且該電信號被發送到E⑶123以控制馬達210。
[0050] 也就是說,扭矩傳感器270測量聯接至輸入軸290的轉子和聯接至驅動軸320的 轉子的相對位移角,將該角轉換成電信號,并將該電信號傳輸至ECU123。
[0051] 小齒輪軸150在與聯接部391相反的一側聯接至減速器230的可動的環形齒輪 390,與形成在齒條109上的齒條齒輪112進行齒嚙合的小齒輪齒251形成在小齒輪軸250 的外周面上。
[0052] 另外,由殼體310的內周面支撐的第三軸承319聯接至小齒輪軸250中的小齒輪 251的上部。
[0053] 參照附圖,將描述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的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減速器的用于車輛的 電動動力轉向設備的操作示例。
[0054] 當駕駛員旋轉轉向輪101時,通過萬向接頭102與轉向軸102連接的輸入軸290 旋轉,然后,通過扭轉桿330與輸入軸290連接的驅動軸320旋轉,并且與驅動軸320聯接 的可動的環形齒輪390旋轉,然后與可動的環形齒輪390聯接的小齒輪軸250旋轉。因而, 轉向輪101的旋轉力被作為驅動力傳遞以用于齒條109的向左-向右線性運動。
[0055] 此外,輸入軸290的扭矩值由扭矩傳感器270測量,并且所測量的扭矩值被轉換成 電信號,該電信號被發送至E⑶123。
[0056] 同時,電子控制單兀123基于從扭矩傳感器270傳輸的電信號以及從其他各種傳 感器傳輸的電信號控制馬達210以產生輔助動力,所產生的輔助動力旋轉馬達軸311并因 此旋轉偏心凸輪315和階梯式齒輪350。
[0057] 另外,階梯式齒輪350在繞其自身的軸線轉動的同時沿著固定的環形齒輪370的 內周面移動,同時旋轉可動的環形齒輪390,從而將馬達210的輔助動力傳遞至與可動的環 形齒輪390聯接的小齒輪軸250。
[0058] 同時,以上已經參照其中扭矩傳感器270設置在馬達210的殼體310的上部中的 示例進行了描述。然而,與此不同,扭矩傳感器可以設置在轉向軸102上。
[0059] 當然,當扭矩傳感器設置在轉向軸102上時,驅動軸、輸入軸和扭轉桿的上述連接 結構設置在轉向軸102上。
[0060]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由于馬達軸、輸入軸、驅動軸和小齒輪軸同軸地布置,所以 可以改進其中馬達不可避免地突出的傳統構造,以防止馬達與其他結構發生干涉。因此,能 夠緊湊地形成設備中的布局構造。
[0061] 另外,根據本發明,可以調整階梯式齒輪、固定的環形齒輪和可動的環形齒輪中的 每個的齒的數量,使得能夠容易地調整由馬達產生并傳遞至小齒輪軸的旋轉力。
【權利要求】
1. 一種減速器,該減速器包括: 偏心凸輪,該偏心凸輪形成有聯接孔,馬達的中空馬達軸的一個端部裝配在該聯接孔 中; 階梯式齒輪,該階梯式齒輪包括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該大直徑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 第一齒輪齒,所述偏心凸輪裝配在該大直徑部上,所述小直徑部從所述大直徑部軸向延伸 并且該小直徑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齒輪齒,該階梯式齒輪具有從所述馬達軸的中心軸 線間隔開預定距離的中心軸線; 固定的環形齒輪,該固定的環形齒輪被固定地支撐在所述馬達的殼體的下內周面上, 該固定的環形齒輪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三齒輪齒以與所述大直徑部的所述第一齒輪齒進 行齒嚙合,并且所述固定的環形齒輪被設置成與所述馬達軸的所述中心軸線同軸;以及 可動的環形齒輪,該可動的環形齒輪在一側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四齒輪齒以與所述小 直徑部的所述第二齒輪齒進行齒嚙合,其中,從穿過所述馬達軸并與轉向輪連接的驅動軸 延伸貫穿所述偏心凸輪的終端端部被聯接至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部,并且小齒輪軸 在另一側聯接至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器,其中,第一軸承被聯接至所述偏心凸輪的外周側,以 便降低所述偏心凸輪旋轉時的摩擦。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偏心凸輪的與所述馬達相反的一側形 成有突起,該突起是中空的以與所述聯接孔連通,并且該突起沿著軸向方向突出并延伸,并 且 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形成有聯接部,所述突起被插入該聯接部并由該 聯接部支撐。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偏心凸輪的與所述馬達相反的一側形 成有突起,該突起是中空的以與所述聯接孔連通,并且該突起沿著軸向方向突出并延伸,并 且 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形成有聯接部,所述突起被插入該聯接部并由該 聯接部支撐。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器,其中,第二軸承被聯接至所述突起的外周側。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9.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10.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減速器,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11. 一種用于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設備,該設備包括: 馬達,該馬達設置有殼體和中空馬達軸; 驅動軸,該驅動軸穿過所述馬達軸并與轉向輪連接;以及 減速器,該減速器在所述殼體的下部內與所述馬達軸、驅動軸和小齒輪軸連接并將所 述馬達的驅動力傳遞至所述小齒輪軸。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減速器包括: 偏心凸輪,該偏心凸輪形成有聯接孔,所述馬達的所述中空馬達軸的一個端部裝配在 該聯接孔中; 階梯式齒輪,該階梯式齒輪包括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該大直徑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 第一齒輪齒,所述偏心凸輪裝配在該大直徑部上,所述小直徑部從所述大直徑部軸向延伸 并且該小直徑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齒輪齒,該階梯式齒輪具有從所述馬達軸的中心軸 線間隔開預定距離的中心軸線; 固定的環形齒輪,該固定的環形齒輪被固定地支撐在所述馬達的殼體的下內周面上, 該固定的環形齒輪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三齒輪齒以與所述大直徑部的所述第一齒輪齒進 行齒嚙合,并且所述固定的環形齒輪被設置成與所述馬達軸的所述中心軸線同軸;以及 可動的環形齒輪,該可動的環形齒輪在一側圍繞內周面形成有第四齒輪齒以與所述小 直徑部的所述第二齒輪齒進行齒嚙合,其中,從穿過所述馬達軸并與轉向輪連接的所述驅 動軸延伸貫穿所述偏心凸輪的終端端部被連接至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部,并且小齒 輪軸在另一側連接至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設備,其中,第一軸承被聯接至所述偏心凸輪的外周側,以 便降低所述偏心凸輪旋轉時的摩擦。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偏心凸輪的與所述馬達相反的一側形 成有突起,該突起是中空的以與所述聯接孔連通,并且該突起沿著軸向方向突出并延伸,并 且 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形成有聯接部,所述突起被插入該聯接部并由該 聯接部支撐。
15.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偏心凸輪的與所述馬達相反的一側形 成有突起,該突起是中空的以與所述聯接孔連通,并且該突起沿著軸向方向突出并延伸,并 且 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中央形成有聯接部,所述突起被插入該聯接部并由該 聯接部支撐。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設備,其中,第二軸承被聯接至所述突起的外周側。
17.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18.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19.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可動的環形齒輪的另一側設置有突出 的聯接部,并且在所述突出的聯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鋸齒部,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凹槽,從而將所述突出的聯接部插入并聯接至該聯接凹槽內,并且在 所述小齒輪軸的所述聯接凹槽的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鋸齒部。
20.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驅動軸通過扭轉桿連接至與所述轉向輪 連接的輸入軸,并且 其中,設置有聯接至所述輸入軸和所述驅動軸的扭矩傳感器,以測量所述轉向輪被操 作時施加至所述輸入軸的扭矩值。
【文檔編號】B62D5/04GK104100692SQ201410147105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5日
【發明者】高璟玟, 樸正植, 崔成鎬 申請人:株式會社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