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前側圍外板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
背景技術:
圍板是指發(fā)動機艙與車廂之間的隔板,它和地板、前立柱聯接,安裝在前圍上蓋板之下。對比車身其它部件而言,前圍板裝配最重要的工藝技術是密封和隔熱,它的優(yōu)劣往往反映了車輛運行的質量。傳統前圍板C點往往較為靠后,零件集成度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可以使得C點位置大幅突前,增大了車內的使用空間,外觀造型上更加前衛(wèi)和時尚,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還節(jié)省了車內空間,解決電車內電器元器件的空間布置要求,節(jié)約了成本,簡化了工藝。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包括前圍板本體,前圍板本體的上邊緣部位于前圍板本體的下邊緣部的前上方,所述上邊緣部位與所述下邊緣部位之間柔性過渡連接,所述上邊緣部與上安裝板連接;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后表面的左側部設有加速踏板支架和助力制動器加強板合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后表面的右側部設有行人提醒裝置支架和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前表面的左下端設有第一輪罩內襯支架, 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前表面的右下端設有第二輪罩內襯支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前表面的下部設有轉向柱防塵套支架。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
所述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上集成設有第一暖風機固定點和整車控制器安裝點。
所述加速踏板支架上集成設有第二暖風機固定點和加速踏板固定點。
所述第一輪罩內襯支架的右側邊緣上設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輪罩內襯支架的右側邊緣上設有第二缺口。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包括前圍板本體,前圍板本體的上邊緣部位于前圍板本體的下邊緣部的前上方,所述上邊緣部位與所述下邊緣部位之間柔性過渡連接,所述上邊緣部與上安裝板連接;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后表面的左側部設有加速踏板支架和助力制動器加強板合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后表面的右側部設有行人提醒裝置支架和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前表面的左下端設有第一輪罩內襯支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前表面的右下端設有第二輪罩內襯支架,所述前圍板本體的前表面的下部設有轉向柱防塵套支架。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車前圍板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前圍板本體的上邊緣部位于前圍板本體的下邊緣部的前上方,而且上邊緣部位與下邊緣部位之間柔性過渡連接,其中柔性過渡連接優(yōu)選圓弧連接,從而使得前圍板本體與上安裝板連接處的C點位置大幅突前,不但增大了車內的使用空間,而且使得前圍板本體與前擋玻璃的配合更加流暢,外觀造型上更加前衛(wèi)和時尚,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同時,在前圍板本體上適當地集成設置了加速踏板支架、助力制動器加強板合件、行人提醒裝置支架、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輪罩內襯支 架和轉向柱防塵套支架,節(jié)省了車內空間,解決電車內電器元器件的空間布置要求,節(jié)約了成本,簡化了工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在圖1中的A-A截面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在圖2中的B部結構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在圖2中的C部結構放大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在圖2中的D部結構放大圖;
圖號說明
1…前圍板本體 2…加速踏板支架 3…助力制動器加強板合件 4…行人提醒裝置支架 5…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6…第一輪罩內襯支架 7…轉向柱防塵套支架8…第一暖風機固定點 9…整車控制器安裝點 10…第二暖風機固定點 11…加速踏板固定點 12…第一缺口 13…C點位置 14…上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6所示,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包括前圍板本體1,前圍板本體1的上邊緣部位于前圍板本體1的下邊緣部的前上方,所述上邊緣部位與所述下邊緣部位之間柔性過渡連接,所述上邊緣部與上安裝板連接;所述前圍板本體1的后 表面的左側部設有加速踏板支架2和助力制動器加強板合件3,所述前圍板本體1的后表面的右側部設有行人提醒裝置支架4和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5;所述前圍板本體1的前表面的左下端設有第一輪罩內襯支架6,所述前圍板本體1的前表面的右下端設有第二輪罩內襯支架,所述前圍板本體1的前表面的下部設有轉向柱防塵套支架7。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車前圍板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前圍板本體1的上邊緣部位于前圍板本體1的下邊緣部的前上方,而且上邊緣部位與下邊緣部位之間柔性過渡連接,其中柔性過渡連接優(yōu)選圓弧連接,從而使得前圍板本體1與上安裝板14連接處的C點位置13大幅突前,不但增大了車內的使用空間,而且使得前圍板本體1與前擋玻璃的配合更加流暢,外觀造型上更加前衛(wèi)和時尚,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同時,在前圍板本體1上適當地集成設置了加速踏板支架2、助力制動器加強板合件3、行人提醒裝置支架4、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5、輪罩內襯支架和轉向柱防塵套支架7,節(jié)省了車內空間,解決電車內電器元器件的空間布置要求,節(jié)約了成本,簡化了工藝。
參見附圖1-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前圍板結構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是:所述整車控制器安裝支架5上集成設有第一暖風機固定點8和整車控制器安裝點9。這樣,通過整車控制器安裝點9可以將整車控制器安裝固定在前圍板本體1上。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所述加速踏板支架2上集成設有第二暖風機固定點10和加速踏板固定點11。這樣,通過加速踏板固定點11可以將加速踏板固定在前圍板本體1上。而且,通過第一暖風機固定點8和第二暖風機固定點10可以將暖風機固定在前圍板本體1上,并且暖風機采用兩點固定,更加牢固可靠。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 是:所述第一輪罩內襯支架6的右側邊緣上設有第一缺口12,所述第二輪罩內襯支架的右側邊緣上設有第二缺口。這樣,通過設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將第一輪罩內襯支架6與第二輪罩內襯支架區(qū)分,起到了防錯防反的作用。
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做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