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征:1.小車的橫向停靠驅動裝置,由四方柱形活塞桿油缸(1)、銷軸(3)、驅動架(6)、第一平鍵(7)、直流電機(10)、第一聯軸器(11)、止動螺母(16)、止動墊圈(17)、驅動軸(18)、驅動輪(21)、軸承(24)、第一密封圈(25)、第二聯軸器(29)、第二平鍵(31)、第二密封圈(32)、磁粉制動器(33)、左、右端蓋(35)和螺母(39)構成,其特征在于:驅動架(6)上端的連接部(4)的垂直中心線上設有四方形凹孔(37),四方形凹孔(37)與四方柱形活塞桿油缸(1)下端的的四方柱形連接頭(2)靜配合,銷軸(3)穿過連接部(4)左端壁厚上的第一圓通孔(40)和四方柱形連接頭(2)的第二圓通孔(38)以及連接部(4)右端壁厚上的第一圓通孔(40)后用螺母(39)鎖緊在一起,將四方柱形活塞桿油缸(1)與驅動架(6)連接在一起;所述的銷軸(3)的外徑與第一圓通孔(40)和第二圓通孔(38)過渡配合;所述的驅動架(6)下端的垂直中心線上設有弧形凹槽(5),弧形凹槽(5)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一體結構的左、右支撐架(23),左支撐架(23)的左端設有一體結構的電機支座(9),右支撐架(23)的右端設有一體結構的制動器支座(34);所述的電機支座(9)和制動器支座(34)的上端分別設有一體結構的加強筋;所述的弧形凹槽(5)內設有驅動輪(21),驅動輪(21)的輪轂(20)的水平中心線上的四方形通孔(19)與驅動軸(18)中部的四方柱軸頸過渡配合,四方柱軸頸左、右兩端的螺紋軸頸(22)上分別設有用于限位驅動輪(21)的止動墊圈(17)和止動螺母(16),左、右兩端的螺紋軸頸(22)的左、右端的短軸頸分別與左、右支撐架(23)的右、左端的第三圓通孔(36)內的第二密封圈(32)的內孔密封配合;所述的驅動軸(18)左、右兩端的長軸頸(14)的軸承位分別與左、右兩端的軸承(24)的內孔過渡配合,左、右兩端的軸承(24)的外徑分別與左、右支撐架(23)的軸承孔(15)過渡配合;所述的左、右長軸頸(14)的軸承位的左、右端分別與左、右端蓋(35)的中心孔(26)內的第一密封圈(25)的內孔密封配合,左、右端蓋(35)的右、左端面分別與左、右支撐架(23)的左、右端面用螺栓緊固在一起,將左、右兩端的軸承(24)分別密封頂緊在左、右支撐架(23)的軸承孔(15)內;所述的左長軸頸(14)左端的左軸頭(13)與第一聯軸器(11)的第一聯接孔(12)的右端過渡配合,第一聯接孔(12)的左端與直流電機(10)右端的第一伸出軸(8)過渡配合,并用第一平鍵(7)聯接;所述的直流電機(10)上端的機座與電機支座(9)的下端面用螺栓緊固在一起;所述的右長軸頸(14)右端的右軸頭(27)與第二聯軸器(29)的第二聯接孔(28)的左端過渡配合,第二聯接孔(28)的右端與磁粉制動器(33)左端的第二伸出軸(30)過渡配合,并用第二平鍵(31)聯接;所述的磁粉制動器(33)上端的機座與制動器支座(34)的下端面用螺栓緊固在一起;所述的四方柱形活塞桿油缸(1)的缸座(45)下端的缸體壁厚的右后端設有與第一高壓油管(43)下端的油嘴連接的第一管螺紋孔(44),四方柱形活塞桿油缸(1)的缸蓋上端的缸體壁厚的右后端設有與第二高壓油管(41)下端的油嘴連接的第二管螺紋孔(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