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擋泥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成型的擋泥板。
背景技術: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車輪會將地面的灰塵和泥水帶起,污染環境的同時又玷污了衣物。因此,在車輛上大都設置有擋泥板,擋泥板可以有效將車輪帶起的灰塵和泥水擋住,使飛濺的泥水沿擋泥板流下。擋泥板是一種設置于車輪后方,覆蓋或遮擋車輪,防止行駛過程中泥水向四周飛濺的裝置。現有技術的擋泥板遮擋車輛行駛過程中車輪濺起的泥水,并通過導流腔等設計使遮擋的泥水減速排出,防止泥水向四周飛濺。但是擋泥板本身在行駛過程中會沾染大量泥水,干燥后難以清潔,增加了車重,從而增大了油耗,同時結構復雜的擋泥板容易在各部件連接處積累大量的泥水等雜質,即影響了美觀又難以有效的清潔,從而影響了整體的效果。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清洗的一體成型的擋泥板。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一體成型的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凸起部以及擋泥槽,所述擋泥板主體的大體結構呈圓形狀,所述擋泥板主體邊緣處設有缺口,所述擋泥板主體中部向一側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處開設有軸孔以及若干安裝孔,所述擋泥板主體邊緣向相對于凸起部的另一側延伸形成擋泥槽,所述擋泥槽邊緣向外側翻轉形成卷沿,所述擋泥槽與凸起部間的擋泥板主體開設若干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擋泥板主體為一體壓鑄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擋泥槽剖面呈圓弧狀。
進一步地,所述擋泥板主體與凸起部連接處剖面呈圓弧狀。
進一步地,所述卷沿向擋泥板主體相對于凸起的外側翻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采用一體壓鑄成型的擋泥板主體能夠減少部件間的連接而造成的松動現象,設置的擋泥槽能夠有效的阻擋并導流泥水,設置的凸起部能夠使連接更加穩定,更好的實現擋泥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圖。
其中:1、擋泥板主體,2、凸起部,3、擋泥槽,4、軸孔,5、安裝孔,6、卷沿,7、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一體成型的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1、凸起部2以及擋泥槽3,擋泥板主體1的大體結構呈圓形狀,擋泥板主體1邊緣處設有缺口,擋泥板主體1中部向一側凸起形成凸起部2,凸起部2處開設有軸孔4以及若干安裝孔5,擋泥板主體1邊緣向相對于凸起部2的另一側延伸形成擋泥槽3,擋泥槽3邊緣向外側翻轉形成卷沿6,擋泥槽3與凸起部2間的擋泥板主體1開設若干凹槽7。
在本實施例中,擋泥板主體1為一體壓鑄成型,采用一體壓鑄成型能夠避免多個結構組裝時存在的連接松動等現象,同時可以避免連接口處聚積大量雜質。
在本實施例中,擋泥槽3剖面呈圓弧狀,設置成圓弧狀能有效的排除阻擋的泥水同時可以避免大量灰塵的聚積。
在本實施例中,擋泥板主體1與凸起部2連接處剖面呈圓弧狀,連接處設置為圓弧狀能夠避免死角的存在而聚積的大量灰塵,同時在清潔過程中能夠快速的清除殘留的灰塵。
在本實施例中,卷沿6向擋泥板主體1相對于凸起的外側翻轉,向相對于凸起外側翻轉的卷沿6能夠使其呈現圓滑的表面,減少了灰塵附著的可能性,同時圓滑的表面又能夠減少被劃傷的可能性,減少了安全隱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采用一體壓鑄成型的擋泥板主體能夠減少部件間的連接而造成的松動現象,設置的擋泥槽能夠有效的阻擋并導流泥水,設置的凸起部能夠使連接更加穩定,更好的實現擋泥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