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駐車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自動駐車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摩托車電動車等兩輪車輛在停放時,大部分主要依靠斜撐和中支撐兩種支撐方式駐車,其中斜撐使用相對方便,但穩定性較差而且由于是傾斜支撐乘員上下車輛或放取物品時容易傾倒不夠安全,而中支撐為平行支撐穩定性更好,但其使用時需要較大力量蹬踏和提拉車輛,一般力量較小的人群都無法獨立完成,而且現有中支撐駐車較為繁瑣,不夠便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斜撐穩定性差和中支撐繁瑣花費力氣較大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駐車裝置,通過伸縮裝置帶動中支撐腳轉動解決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駐車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車架上的中支撐腳,中支撐腳上固定連接有自動伸縮裝置,自動伸縮裝置的兩端均通過鉸鏈與車架和中支撐腳固定連接,自動伸縮裝置帶動中支撐腳運動。
進一步的,包括中支撐腳中部設有固定橫桿。
進一步的,包括固定橫桿和中支撐腳前端之間焊接有定位塊。
進一步的,包括定位塊上均布安裝孔,用來固定中支撐腳底部的鉸鏈。
進一步的,包括自動伸縮裝置為電動、機械傳動、液壓傳動或是氣壓傳動。
進一步的,包括自動伸縮裝置具有自鎖功能。
進一步的,包括中支撐腳鉸接在車架上,且中支撐腳與車架的連接端設有旋轉塊。
進一步的,包括中支撐腳底部設有防滑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工作穩定可靠,力量大且平穩安靜,駐車方式為中支撐腳平行支撐更為穩定和安全,采用自動收縮裝置代替人力,使駐車更為輕松便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行駛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駐車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中支撐腳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中支撐腳和自動伸縮裝置連接示意圖。
圖中1.自動伸縮裝置,2.車架,3.中支撐腳,4.鉸鏈,5.旋轉塊,6.防滑塊,7.固定橫桿,8.定位塊,9.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自動駐車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車架2上的中支撐腳3,中支撐腳3上固定連接有自動伸縮裝置1,自動伸縮裝置1的兩端均通過鉸鏈4與車架2和中支撐腳3固定連接,自動伸縮裝置1帶動中支撐腳3運動,中支撐腳3中部設有固定橫桿7,固定橫桿7和中支撐腳3前端之間焊接有定位塊8,定位塊8上均布安裝孔9,用來固定中支撐腳3底部的鉸鏈4,自動伸縮裝置1為電動、機械傳動、液壓傳動或是氣壓傳動,自動伸縮裝置1具有自鎖功能,中支撐腳3鉸接在車架2上,且中支撐腳3與車架2的連接端設有旋轉塊5,中支撐腳3底部設有防滑塊6。
當車輛需要停放時,通過鉸鏈4連接于車架2和中支撐腳3之間的自動伸縮裝置1在接收到駐車指令后開始進行伸展動作,所連接中支撐腳3被推動持續旋轉展開直至車輛被完全撐起,這時伸縮裝置1停止伸展動作并進入自鎖狀態使中支撐腳3始終處于完全撐起狀態,這樣保證車輛停放的穩固和安全。當車輛需要行駛前,通過鉸鏈4連接于車架2和中支撐腳3之間的自動伸縮裝置1在接收到解除駐車指令后開始進行收縮動作,所連接中支撐腳3被持續旋轉抬起直至完全處于收起狀態,這時自動伸縮裝置1停止收縮動作并將中支撐腳3固定于此,車輛即可開始正常行駛。
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做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