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冰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制冰機的液壓提升裝置。
背景技術:
制冰機是一種將水通過蒸發器由制冷系統制冷劑冷卻后生成冰的制冷機械設備,采用制冷系統,以水載體,在通電狀態下通過某一設備后制造出冰。隨著冷凍保鮮行業的發展,對冰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制冰機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要,但是傳統制冰機制冰、脫冰工序復雜,需要行吊裝置以及倒冰架等輔助設備,機組的人工操作量以及能耗量均很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控制提升架的升降,提高了提升架升降的平穩性,減少了人工操作量,以及提高了制冰機的效率的制冰機的液壓提升裝置。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冰機的液壓提升裝置,包括機架,機架的下側設有提升架,提升架內設有滑輪組、導輪組以及驅動裝置,滑輪組包括有軸線相平行且分別位于四邊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的滑輪一、滑輪二、滑輪三、滑輪四;導輪組包括有軸線相平行且分別位于三角形的頂角、左底角、右底角上的導輪一、導輪二、導輪三;動力裝置驅動有驅動桿,驅動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滾輪、右滾輪,左滾輪、右滾輪上分別設有供繩索纏繞的左環形槽、右環形槽;機架的上側與四個滑輪相對應的位置分別固定繩索的一端,繩索分別繞過相對應的滑輪、導輪、左滾輪、右滾輪并均由動力裝置驅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繩索設有四條,四條繩索的一端分別固定于相對應的機架上側,另一端分別繞過相對應的滑輪再繞過相對應的導輪后并均由動力裝置的驅動桿驅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與滑輪一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一、導輪一后由動力裝置驅動;與滑輪二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二、導輪三、導輪一后由動力裝置驅動;與滑輪三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三、導輪一后由動力裝置驅動;與滑輪四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四、導輪二、導輪一后由動力裝置驅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繩索設有兩條,導輪一包括間隔設置同軸線的上、下滾輪,上滾輪上分別間隔設有環形槽一、二,下滾輪上分別間隔設有環形槽三、四,兩條繩索的兩端分別固定于與四個滑輪相對應的機架上側,兩條繩索分別繞過相對應的滑輪、導輪、左滾輪、右滾輪、上滾輪、下滾輪并均由動力裝置驅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條繩索固定于與滑輪二相對應的機架上側,第一條繩索依次繞過滑輪二、導輪三、環形槽一、左滾輪、環形槽二、滑輪三后,第一條繩索的另一端固定于與滑輪三相對應的機架上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條繩索固定于與滑輪四相對應的機架上側,第二條繩索依次繞過滑輪四、導輪二、環形槽三、右滾輪、環形槽四、滑輪一后,第一條繩索的另一端固定于與滑輪一相對應的機架上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導輪一/導輪二/導輪三與滑輪一/滑輪二/滑輪三/滑輪四的軸線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動力裝置為液壓缸或者氣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技術效果為:
1、通過對提升裝置的改進,方便了控制提升架的升降,提高了提升架升降的平穩性,減少了人工操作量,以及提高了制冰機的效率;
2、動力裝置布置在提升架內,節省空間;
3、制冰機的制冰和脫冰過程更加簡單,并使制冰機不再需要復雜的設備輔助,降低了制冰機的能耗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原理示意圖之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原理示意圖之二。
圖5為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7,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制冰機的液壓提升裝置,包括機架10,機架10的下側設有提升架11,提升架11內設有滑輪組、導輪組以及驅動裝置,滑輪組包括有軸線相平行且分別位于四邊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的滑輪一12、滑輪二13、滑輪三14、滑輪四15;導輪組包括有軸線相平行且分別位于三角形的頂角、左底角、右底角上的導輪一16、導輪二17、導輪三18;動力裝置27驅動有驅動桿19,這里的動力裝置一般采用的是液壓缸或者氣缸,當然也可以是利用電機驅動齒輪齒條的原理,驅動桿19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滾輪20、右滾輪21,左滾輪20、右滾輪21上分別設有供繩索22纏繞的左環形槽、右環形槽;機架10的上側與四個滑輪相對應的位置分別固定繩索22的一端,繩索22分別繞過相對應的滑輪、導輪、左滾輪、右滾輪并均由動力裝置驅動。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加工和生產以及設備的對稱性,通常會讓四個滑輪處于正四邊形的四個角上。
上述中的繩索22可以設置為四條,即與滑輪一12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一12、導輪一16后由動力裝置驅動;與滑輪二13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二13、導輪三18、導輪一16后由動力裝置驅動;與滑輪三14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三14、導輪一16后由動力裝置驅動;與滑輪四15相對應的繩索的依次繞過滑輪四15、導輪二17、導輪一16后由動力裝置驅動。當然也可以設置為兩條,導輪一16包括間隔設置同軸線的上、下滾輪,上滾輪上分別間隔設有環形槽一、二23、24,下滾輪上分別間隔設有環形槽三、四25、26,兩條繩索22的兩端分別固定于與四個滑輪相對應的機架上側,兩條繩索分別繞過相對應的滑輪、導輪、左滾輪、右滾輪、上滾輪、下滾輪并均由動力裝置驅動,即第一條繩索固定于與滑輪二13相對應的機架10上側,第一條繩索依次繞過滑輪二13、導輪三18、環形槽一23、左滾輪20、環形槽二24、滑輪三14后,第一條繩索的另一端固定于與滑輪三14相對應的機架上側;第二條繩索固定于與滑輪四15相對應的機架上側,第二條繩索依次繞過滑輪四15、導輪二17、環形槽三25、右滾輪21、環形槽四26、滑輪一12后,第一條繩索的另一端固定于與滑輪一12相對應的機架上側。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達到節省空間,導輪一/導輪二/導輪三與滑輪一/滑輪二/滑輪三/滑輪四的軸線相垂直。如圖3~7,導輪一的輪軸為雙滾輪的四槽輪子,即具有兩層,每層里具有供繩索繞動的環形槽,導輪二和導輪三的滾輪上下錯位設置。
制冰機制冰時,液壓缸或者氣缸的活塞桿收縮,使得驅動桿兩端的繩索同時逐漸收緊,提升架會通過滑輪被帶動上升,直至提升架將制冰機的制冰模腔密封;制冰機脫冰時,液壓缸或者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由于提升架受到重力的影響,提升架向下,進而使得驅動桿兩端的繩索同時開始放松,直至制冰機提升架降落至初始位置。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