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動提升型石子煤等壓排放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6772閱讀:1859來源:國知局
電動提升型石子煤等壓排放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是發(fā)電廠磨煤機的配套設備,具體涉及電動提升型石子煤等壓排放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燃煤發(fā)電廠對磨煤機排放出來的石子煤處理通常分為:水力、機械和人工輸送三種。人工輸送主要包括石子煤收集斗、敞開式活動石子煤斗、自卸卡車三大部分。人工輸送系統(tǒng)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現場環(huán)境污染,作業(yè)工人職業(yè)健康保障差,二是勞動強度大。水力輸送石子煤系統(tǒng)耗水量大,效率低(20%-40%),管道易磨損,能耗大,調試磨合期長,運行維護量大,初期投資較大,也不利于渣的綜合利用。石子煤收集斗易堵的問題,石子煤收集斗周圍的漏冒問題也得不到解決。機械輸送石子煤系統(tǒng),檢修工作量大,且檢修難度大。地下隧道內需設計除塵、沖洗、排污系統(tǒng),初期投資大。另外,大部分系統(tǒng)還需布置爬坡輸送機,占用爐后或爐側位置,給爐后的整體布置及運行帶來不便。同時,石子煤的排放已經成為磨煤機車間粉塵污染的最大污染源,現在的排放方式大部分采用緩沖箱排渣系統(tǒng),就地排放,人工清運,運行一段時間后,排渣門就會出現內漏外泄現象,同時石子煤排放量的增加造成排閘門頻繁開啟,磨損嚴重,造成嚴重漏風,使得排渣箱內的正壓氣體攜帶大量粉塵,嚴重影響周圍環(huán)境。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電動提升型石子煤等壓排放裝置,具有降低磨煤機維護工作量,節(jié)約輔助設備的水電能耗,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的特點。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電動提升型石子煤等壓排放裝置,包括導料管、料位計、噴水裝置、泄壓裝置、密封倉、轉運箱、稱重傳感器、dcs控制系統(tǒng);

導料管一端與磨煤機出口相連,另一端與轉運箱頂部相連;導料管上設有過渡箱,過渡箱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轉運箱底部與密封倉相連;密封倉下方設有4個稱重傳感器支座,稱重傳感器支座位于密封倉底面的四個角上,稱重傳感器一端固定在稱重傳感器支座上,另一端與密封倉相連;

導料管呈方形,導料管傾斜設置,與水平面所成夾角≥40°;導料管內部設有溫度檢測報警裝置與溫度傳感器;

密封倉包括本體、底板、氣密封裝置、蓋板;本體與底板通過氣密封裝置相連,底板位于本體下方,蓋板固定在底板底部;氣密封裝置的頂端與蓋板相連成一體結構,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底板成方形,底板上設有兩條對稱分布的凸臺,每個凸臺上分別設有一個吊耳;蓋板為圓形,蓋板上設有迷宮型密封槽;本體為中空結構,包括上倉、下倉,上倉與下倉相連;上倉為中空圓柱體,上倉與水平面所成夾角≥40°,上倉的中心軸線與導料管中心軸線重合,上倉內部設有料位計、噴水裝置;下倉為中空圓柱體,下倉中部設有氣缸支座與泄壓裝置,泄壓裝置位于氣缸支座上方,氣缸固定在氣缸支座上,兩個氣缸分別位于下倉的兩側,氣缸活塞桿與連接座相連,連接座通過銷軸與吊耳相連;氣密封裝置包括內套、外套,內套與外套均為中空圓柱體,外套的內徑為r1,內套的內徑為r2,r1>r2,內套位于外套中,內套的中心軸線與外套的中心軸線對齊,內套與外套之間通過伸縮節(jié)連接;

轉運箱為倉體結構,轉運箱包括上箱體、下箱體、觀察窗;上箱體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形狀,上箱體的頂面設有入煤口,法蘭盤通過入煤口與上箱體相連,上箱體的四個側面上均設有一個觀察窗、吊環(huán),吊環(huán)位于觀察窗下;下箱體為立方體形狀,下箱體下部設有導向塊、叉孔;上箱體底面與下箱體頂面相連;

稱重傳感器、料位計、噴水裝置、泄壓裝置、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滿倉報警裝置、溫度檢測報警裝置、溫度傳感器均與dcs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所述密封槽內填充橡膠密封圈。

所述導料管的壁厚不小于10mm。

所述轉運箱箱體壁厚不小于6mm。

所述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的閥板閥座均采用耐磨合金。

本發(fā)明具有有益效果:本發(fā)明以氣缸作為密封的主要動力,密封氣源為主要手段,保證了石子煤的排放過程始終是在嚴密等壓狀態(tài)下進行;通過采用方形導料管設計,排料傾角不小于40°,進一步保證石子煤有效無障礙落下,達到無凹凸障礙排放石子煤,具有全通徑流通特性;通過設置氣密封裝置,在雙列氣缸的驅動下上下移動,密封風充滿套筒內外間隙中,確保系統(tǒng)運行無泄漏;通過在轉運箱上設置有導向塊的定位裝置,使每臺轉運箱工作時都在同一工作位置;本發(fā)明采用全自動智能控制,能有效預防因石子煤不能及時排放二造成磨煤機的“淹沒”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左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密封倉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密封倉的左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密封倉的俯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轉運箱的主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轉運箱的左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轉運箱的俯視圖。

圖9為本發(fā)明噴水裝置的主視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噴水裝置的仰視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的控制原理圖。

圖中:1-導料管,2-過渡箱,3-一次氣動關斷閥,4-二次氣動關斷閥,5-密封倉,6-轉運箱,7-稱重傳感器,8-稱重傳感器支座,9-法蘭,10-密封倉本體,11-氣缸,12-噴水裝置,13-料位計,14-泄壓裝置,15-氣缸底座,16-連接座,17-銷軸,18-底板,19-外套,20-內套,21-伸縮節(jié),22-溫度傳感器,23-溫度檢測報警裝置,24-凸臺,25-吊耳,26-觀察窗,27-吊環(huán),29-上箱體,30-下箱體,31-叉孔,32-上倉,33-下倉,34-dcs控制系統(tǒng),35-滿倉報警裝置,36-磨煤機出口,37-固定架,38-筋板,39-水箱,40-出水裝置,41-霧化噴嘴,42-出水管,43-電磁閥,44-水箱入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電動提升型石子煤等壓排放裝置,包括導料管、料位計、噴水裝置、泄壓裝置、密封倉、轉運箱、稱重傳感器、dcs控制系統(tǒng);

導料管一端與磨煤機出口相連,另一端與轉運箱頂部相連;導料管上設有過渡箱,過渡箱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轉運箱底部與密封倉相連;密封倉下方設有4個稱重傳感器支座,稱重傳感器支座位于密封倉底面的四個角上,稱重傳感器一端固定在稱重傳感器支座上,另一端與密封倉相連;

導料管呈方形,導料管傾斜設置,與水平面所成夾角≥40°;導料管內部設有溫度檢測報警裝置與溫度傳感器;

密封倉包括本體、底板、氣密封裝置、蓋板;本體與底板通過氣密封裝置相連,底板位于本體下方,蓋板固定在底板底部;氣密封裝置的頂端與蓋板相連成一體結構,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底板成方形,底板上設有兩條對稱分布的凸臺,每個凸臺上分別設有一個吊耳;蓋板為圓形,蓋板上設有迷宮型密封槽;本體為中空結構,包括上倉、下倉,上倉與下倉相連;上倉為中空圓柱體,上倉與水平面所成夾角≥40°,上倉的中心軸線與導料管中心軸線重合,上倉內部設有料位計、噴水裝置;下倉為中空圓柱體,下倉中部設有氣缸支座與泄壓裝置,泄壓裝置位于氣缸支座上方,氣缸固定在氣缸支座上,兩個氣缸分別位于下倉的兩側,氣缸活塞桿與連接座相連,連接座通過銷軸與吊耳相連;氣密封裝置包括內套、外套,內套與外套均為中空圓柱體,外套的內徑為r1,內套的內徑為r2,r1>r2,內套位于外套中,內套的中心軸線與外套的中心軸線對齊,內套與外套之間通過伸縮節(jié)連接;

轉運箱為倉體結構,轉運箱包括上箱體、下箱體、觀察窗;上箱體為上小下大的四棱臺形狀,上箱體的頂面設有入煤口,法蘭盤通過入煤口與上箱體相連,上箱體的四個側面上均設有一個觀察窗、吊環(huán),吊環(huán)位于觀察窗下;下箱體為立方體形狀,下箱體下部設有導向塊、叉孔;上箱體底面與下箱體頂面相連;

稱重傳感器、料位計、噴水裝置、泄壓裝置、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滿倉報警裝置、溫度檢測報警裝置、溫度傳感器均與dcs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噴水裝置包括固定架、筋板、水箱、出水裝置;固定架為圓環(huán)形;水箱為圓柱體,水箱上部設有入水口,與水源通過管道相連,電磁閥位于管道上,水箱下部設有5組出水口,5組出水口均勻分布,相鄰兩組出水口之間的夾角均為72°,1組出水口包括2個出水孔;出水裝置包括2根出水管,每根出水管上均設有4個霧化孔,相鄰兩個霧化孔之間的距離相等,每個霧化孔上設有一個霧化噴嘴;每組出水口上均設有一個出水裝置,出水管與出水孔相連;相鄰2個出水裝置之間設有1根筋板,筋板一端與水箱相連,另一端與固定架相連;

稱重傳感器、料位計、噴水裝置、泄壓裝置、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滿倉報警裝置、溫度檢測報警裝置、溫度傳感器均與dcs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所述密封槽內填充橡膠密封圈。

所述導料管的壁厚不小于10mm。

所述轉運箱箱體壁厚不小于6mm。

所述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的閥板閥座均采用耐磨合金。

使用時,磨煤機運行狀態(tài)的熱風風壓是保證磨煤機吹射煤粉的重要措施,在排放石子煤的過程中,流失熱風壓力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嚴格保證石子煤排放過程熱風壓力不流失,對磨煤機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從磨煤機排渣口到轉運箱始終是在嚴格等壓密封狀態(tài)進行。密封手段以氣缸為主動力,從密封倉兩側帶動蓋板,對蓋板施加均勻的力,保證密封的可靠性。在轉運箱更換操作時,所設置的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可有效維持磨煤機熱風壓力無泄露。一次氣動關斷閥與二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為備用閥,系統(tǒng)正常運行時,始終打開,需檢修一次氣動關斷閥時才使用。一次氣動關斷閥、二次氣動關斷閥與密封倉兩側氣缸聯(lián)鎖控制,即閥門關到位時,密封倉才能泄壓并解除密封,以防因誤操作引起粉塵污染環(huán)境。溫度傳感器、溫度檢測報警裝置與噴水裝置聯(lián)鎖控制。

當轉運箱石子煤堆積接近轉運箱上限,料位計將此時的料位高度傳遞給dcs控制系統(tǒng),dcs控制系統(tǒng)經過分析后,發(fā)出命令,關閉一次氣動關斷閥閥門與二次氣動關斷閥閥門,泄壓閥動作數秒,將密封倉內氣體排入大氣,達到倉內倉外氣壓一致,實現分離蓋板與轉運箱時無飛灰;泄壓閥動作后開啟噴水裝置,噴水裝置噴水20-40s,單次噴水量約6-10l,然后啟動氣缸上行,使轉運箱與密封倉蓋板脫開;再利用叉車等將轉運箱運出清理箱內石子煤,將清空后的轉運箱復位,轉運箱通過導向塊定位到正確位置,密封倉下方的蓋板重新與轉運箱配合面壓緊,打開關閉的一次氣動關斷閥閥門與二次氣動關斷閥閥門,回復正常排放狀態(tài)。叉車的起落貨叉上加裝液壓旋轉器。該液壓旋轉器可以在0至4.5米范圍高度360度全向旋轉傾倒石子煤。

當磨煤機出現淹沒現象時,稱重傳感器會將此時的重量信號傳遞給dcs控制系統(tǒng),dcs控制系統(tǒng)經過分析后,發(fā)出命令,滿倉報警裝置發(fā)出警報,同時一次氣動關斷閥閥門與二次氣動關斷閥閥門關閉,泄壓閥動作數秒,將密封倉內氣體排入大氣,達到倉內倉外氣壓一致,實現分離蓋板與轉運箱時無飛灰;泄壓閥動作后開啟噴水裝置,噴水裝置噴水20-40s,單次噴水量約6-10l,然后啟動氣缸上行,使轉運箱與密封倉蓋板脫開;再利用叉車等將轉運箱運出清理箱內石子煤,將清空后的轉運箱復位,轉運箱通過導向塊定位到正確位置,密封倉下方的蓋板重新與轉運箱配合面壓緊,打開關閉的一次氣動關斷閥閥門與二次氣動關斷閥閥門,回復正常排放狀態(tài)。

當密封倉內溫度過高時,溫度傳感器會將此時的溫度信號傳遞給dcs控制系統(tǒng),dcs控制系統(tǒng)經過分析后,發(fā)出命令,溫度檢測報警裝置發(fā)出警報,同時啟動噴水裝置,噴水裝置噴水。

綜上,本發(fā)明能夠降低磨煤機維護工作量,節(jié)約輔助設備的水、電能耗,改善石子煤排放工作環(huán)境,大大減少粉塵的泄露,減少環(huán)境污染、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自動化水平。

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合水县| 五峰| 东山县| 灵寿县| 墨脱县| 临沭县| 葫芦岛市| 大名县| 化隆| 汝州市| 邯郸市| 平乐县| 江源县| 富顺县| 盘山县| 遂溪县| 阿拉善右旗| 河源市| 伊宁县| 陕西省| 石楼县| 宽甸| 出国| 汉沽区| 绥中县| 额济纳旗| 宜兴市| 云梦县| 嘉鱼县| 信丰县| 宽甸| 石狮市| 鄂托克旗| 永康市| 普定县| 扎囊县| 那坡县| 廉江市| 南漳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