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電梯,尤其涉及一種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
背景技術:
1、轎廂是電梯結構之一,電梯轎廂的外觀品質,影響生產廠家的做工質量,同時直接關系到電梯的安全可靠運行。并且轎廂是乘客與電梯交互最集中的位置,轎廂的強度將很大程度決定乘客對電梯的評價。收集市面上對轎廂問題的反饋,當轎廂壁板按壓或者拉扯時變形量比較明顯,乘客會反饋強度不足,存在安全問題,此時通常做法是在壁板后側焊接加強筋,但是焊接加強筋時除了需要施工人員整個人進入井道內的壁板后側進行操作,焊接設備還需要更大的空間,對于現在越來越多的小井道(壁板到井道壁的空間很小)電梯,井道空間小,加裝加強筋時,施工人員無法進入井道對壁板進行加裝加強筋,需要將整個壁板拆除后加裝加強筋,然后再將壁板裝回,加裝過程繁瑣,人工成本很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通過4d打印技術對壁板進行加強筋加裝,操作簡單,且施工人員無需進入井道。
2、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包括:
4、外殼;
5、吸附組件,吸附組件設置在外殼的一側壁上,用于將外殼吸附在轎廂壁板上;
6、移動塊,移動塊滑動設置在外殼上;
7、第一移動組件,第一移動組件設置在外殼上,并與移動塊連接,用于驅動移動塊沿外殼移動;
8、加強筋,加強筋采用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制成;
9、加熱組件,加熱組件設置在移動塊上,用于加熱加強筋;
10、夾持組件,夾持組件設置在加熱組件上,用于夾持加強筋。
11、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移動組件,第二移動組件設置在移動塊上,并與加熱組件連接,用于驅動加熱組件遠離或靠近外殼。
12、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外殼一端上的控制組件,控制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的用于控制第一移動組件移動方向的第一移動按鍵、用于控制第二移動組件移動方向的第二移動按鍵、用于控制加熱組件工作的加熱按鍵和用于控制吸附組件工作的吸附按鍵,控制器分別與吸附組件、第一移動組件和加熱組件電連接。
13、進一步地,第二移動組件包括第二驅動單元、第一齒輪和配合桿,移動塊上開設有安裝孔,配合桿一端與加熱組件連接,配合桿另一端插入安裝孔內,并與安裝孔螺紋連接,第一齒輪套設在配合桿外側,并與配合桿螺紋連接,第一齒輪轉動設置在移動塊上,第二驅動單元與第一齒輪驅動連接,用于驅動第一齒輪轉動。
14、進一步地,外殼內部中空,移動塊和第一移動組件設置在外殼內,外殼的一側壁上開設有供配合桿移動的條形孔,吸附組件設置在外殼開設條形孔的側壁上。
15、進一步地,加熱組件包括底板、熱量擴散板和加熱棒,底板設置在移動塊上,熱量擴散板環設在底板外周,并與底板連接形成一端開口的容置腔,加熱棒和夾持組件均位于容置腔內,并設置在底板上。
16、進一步地,加熱組件還包括距離傳感器,距離傳感器位于容置腔內,并設置在底板上,距離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
17、進一步地,控制組件還包括顯示屏,顯示屏與控制器電連接。
18、進一步地,第一移動組件包括傳動桿和第一驅動單元,傳動桿的兩端設有傳動輪,傳動輪轉動設置在外殼上,第一驅動單元與任一傳動輪連接,用于驅動傳動輪轉動,傳動桿穿設在移動塊上,并與移動塊螺紋連接。
19、進一步地,吸附組件包括多個吸附單元,吸附單元包括吸盤和與吸盤連通的抽氣機,抽氣機設置在外殼側壁上。
20、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加強筋是由4d打印技術制成的,在使用時,通過吸附組件將外殼吸附在轎廂壁板上,然后通過第一移動組件將移動塊和夾持組件移動至加強筋安裝位置,并通過加熱組件對加強筋進行加熱,使得加強筋發生形狀改變,展開成原來加強筋的形狀并與轎廂壁板那行嵌套固定,從而實現在轎廂壁板上加裝加強筋,解決了加強轎廂壁板時,小井道操作空間小,施工人員無法進入井道操作的問題,并且無需拆除轎廂壁板,大大簡化了加強筋加裝工作,加裝難度降低,降低人工成本,從而有助于企業降本增效;本實用新型實現后端加裝加強筋,擁有經濟性高,集中性好,便于加裝的優點。
1.一種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移動組件,所述第二移動組件設置在移動塊上,并與所述加熱組件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加熱組件遠離或靠近外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外殼一端上的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的用于控制第一移動組件移動方向的第一移動按鍵、用于控制第二移動組件移動方向的第二移動按鍵、用于控制加熱組件工作的加熱按鍵和用于控制吸附組件工作的吸附按鍵,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吸附組件、第一移動組件和加熱組件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動組件包括第二驅動單元、第一齒輪和配合桿,所述移動塊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配合桿一端與加熱組件連接,所述配合桿另一端插入安裝孔內,并與所述安裝孔螺紋連接,所述第一齒輪套設在配合桿外側,并與所述配合桿螺紋連接,所述第一齒輪轉動設置在移動塊上,所述第二驅動單元與第一齒輪驅動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內部中空,所述移動塊和第一移動組件設置在外殼內,所述外殼的一側壁上開設有供配合桿移動的條形孔,所述吸附組件設置在外殼開設條形孔的側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包括底板、熱量擴散板和加熱棒,所述底板設置在移動塊上,所述熱量擴散板環設在底板外周,并與所述底板連接形成一端開口的容置腔,所述加熱棒和夾持組件均位于容置腔內,并設置在所述底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還包括距離傳感器,所述距離傳感器位于容置腔內,并設置在所述底板上,距離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控制器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動組件包括傳動桿和第一驅動單元,所述傳動桿的兩端設有傳動輪,所述傳動輪轉動設置在外殼上,所述第一驅動單元與任一傳動輪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傳動輪轉動,所述傳動桿穿設在移動塊上,并與所述移動塊螺紋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d打印技術的轎廂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組件包括多個吸附單元,所述吸附單元包括吸盤和與吸盤連通的抽氣機,所述抽氣機設置在外殼側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