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PC)薄膜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普通薄膜為無色透明,透光率在90%以 上,很適宜作為光學材料。PC不僅電性能優異,而且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和剛性,耐沖擊性 也是熱塑性塑料中較高的。PC薄膜的吸水率及制品成型收縮率低,抗蠕變性優良,因而在不 同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制品的尺寸穩定,適合制作精密元件。特別是其耐寒性和耐熱性十分 優異,可在-100 130°C較寬的范圍內長期工作。我國雖然是一個塑料薄膜與片材的生產 與消費的大國,但產品多集中在常規的塑料材料方面,對于液晶光學用的聚碳酸酯級薄膜 仍然依賴進口,同時,相關的生產工藝并沒有見報道。在聚碳酸酯薄膜的加工過程中,采用的常規加工方法是擠出壓延法進行加工,由 于生產工藝與設備的局限性,對于超薄型的聚碳酸酯薄膜來說,一般指厚度在0. 125mm以 下的雙面拋光的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采用雙輥(表面金屬輥)壓延法已經無法實現。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 置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 制造裝置,依次相鄰設置有主輥輪、中間輥輪、從動輥輪,所述主輥輪與中間輥輪、中間輥輪 和從動輥輪之間的間隙分別為0. 05mm 0. 125mm,所述主輥輪與中間輥輪之間設有成型模 頭,所述主輥輪采用軟質納米膠輥,,所述中間輥輪和從動輥輪采用鍍鉻金屬輥。為了達到良好的表面硬度與拋光效果,進一步的所述主輥輪采用液體硅膠加工 而成。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 為將成型模頭中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先通過主輥輪和中間輥輪進行初次壓延,然后將經初 次壓延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沿著的中間輥輪行動方向將其送至中間輥輪和從動輥輪之間 進行再次壓延。采用此種裝置及制造方法加工生產的聚碳酸酯薄膜,最薄的厚度可以加工 0. 05mm 0. 125mm的超薄型薄膜,突破了雙輥加工最薄只能做到0. 125mm以上的高透明雙 面拋光薄膜。
附圖為本發明制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輥輪;2、中間輥輪;3、從動輥輪;4、成型模頭。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的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置,依次相鄰設置有主輥 輪1、中間輥輪2、從動輥輪3,所述主輥輪1與中間輥輪2、中間輥輪2和從動輥輪3之間的 間隙分別為0. 05mm 0. 125mm,所述主輥輪1與中間輥輪2之間設有成型模頭4,所述主輥 輪1采用軟質納米膠輥,,所述中間輥輪2和從動輥輪3采用鍍鉻金屬輥。
在本發明中,如果主輥輪1采用鍍鉻鋼輥,由于薄膜成型位于主輥輪1與第二輥輪 2之間,主輥輪1與第二輥輪2的壓合具有一個的極限值,對于生產0. 125mm以下的產品時, 由于相互接觸太近,而且薄膜的厚度太薄,在成型過程中,厚度無法控制,另外,兩支鋼輥接 觸太近會導致兩支輥的表面擠壓損壞。因此,考慮以上因素,對于0. 125mm以下厚度的超薄 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即雙面拋光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生產時,無法實現。本發明通過采用主輥輪1改用軟質納米膠輥取代之前的鍍鉻鋼輥,以實現生產實 現0. 125mm以下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生產。另外,如主輥輪1采用常規的軟質橡膠輥采用硅膠包覆而成,輥的表面硬度在邵 氏62 68,此類輥只能生產一面拋光,一面啞光的薄膜。對于要求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 薄膜(即雙面拋光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來說,是不能滿足性能需求。本發明采用納米膠 輥,實現了膠輥的表面邵氏硬度達到了 85 90以上,完全能達到與主輥輪1采用鍍鉻金屬 輥相同的加工效果,,薄膜雙面以實現高度拋光,薄膜產品的厚度能夠實現最薄0.05mm,其 表面質量與主輥輪1采用鍍鉻金屬輥生產的0. 125mm以上厚度的產品具有相同的表面拋光 效果與高透光度。此類納米膠輥采用液體硅膠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與拋光效果。其制造方法為將成型模頭4中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先通過主輥輪1和中間輥2輪 進行初次壓延,然后將經初次壓延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沿著的中間輥輪2行動方向將其送 至中間輥輪2和從動輥輪3之間進行再次壓延。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 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制造裝置依次相鄰設置有主輥輪(1)、中間輥輪(2)和從動輥輪(3),所述主輥輪(1)與中間輥輪(2)、中間輥輪(2)和從動輥輪(3)之間的間隙分別為0.05mm~0.125mm,所述主輥輪(1)與中間輥輪(2)之間設有成型模頭(4),所述主輥輪(1)采用軟質納米膠輥,所述中間輥輪(2)和從動輥輪(3)采用鍍鉻金屬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置,其特征是所 述主輥輪(1)采用液體硅膠加工而成。
3.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造方法為將成型模 頭(4)中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先通過主輥輪(1)和中間輥輪(2)進行初次壓延,然后將經 初次壓延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沿著的中間輥輪(2)行動方向將其送至中間輥輪(2)和從動 輥輪(3)之間進行再次壓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薄型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的制造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制造裝置依次相鄰設置有主輥輪、中間輥輪、從動輥輪,主輥輪與中間輥輪、中間輥輪和從動輥輪之間的間隙分別為0.05mm~0.125mm,主輥輪與中間輥輪之間設有成型模頭,主輥輪采用軟質納米膠輥,其制造方法為將成型模頭中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先通過主輥輪和中間輥輪進行初次壓延,然后將經初次壓延高透明聚碳酸酯薄膜沿著的中間輥輪行動方向將其送至中間輥輪和從動輥輪之間進行再次壓延。采用此種裝置及制造方法加工生產的聚碳酸酯薄膜,最薄的厚度可以加工0.05mm~0.125mm的超薄型薄膜,突破了雙輥加工最薄只能做到0.125mm以上的高透明雙面拋光薄膜。
文檔編號B29L7/00GK101885219SQ20101021181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任月璋, 羅偉 申請人:蘇州奧美光學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