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注塑成型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注塑旋轉座。
背景技術:
1、現在很多產品使用注塑機制成,產品使用的塑料不同需要更換不同的螺桿,且螺桿有時需要修磨維護,此時都要將螺桿拆卸。為了螺桿的拆卸通常會使射臺后退很長的距離,這會使注塑機需要的占地空間加大,并且拆卸螺桿時人也必須在空間狹小的機臺上操作,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注塑旋轉座,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或創造條件。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3、一種注塑旋轉座,包括:射臺安裝座和旋轉座筒,所述射臺安裝座設于所述旋轉座筒的上方,所述旋轉座筒具有沿上下延伸的、圓柱筒形狀的連接腔,所述射臺安裝座的下側具有圓柱體形狀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同軸轉動設置于所述連接腔內。
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旋轉座,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所述射臺安裝座和旋轉座筒通過旋轉軸和連接腔實現轉動連接,使得所述射臺安裝座能夠相對所述旋轉座筒轉動。在實際使用時,所述旋轉座筒固定設置于注塑設備的機架上,注塑螺桿則安裝于所述射臺安裝座。當需要拆裝維護注塑螺桿時,射臺安裝座轉動使得其上的注塑螺桿能夠旋轉至朝向注塑機的側面,方便拆卸螺桿的操作。在正常注塑時,射臺安裝座能夠將其上的注塑螺桿旋轉至朝向注塑進給方向,實現正常注塑加工。能夠相對旋轉座筒轉動的射臺安裝座減小了射臺的后退距離,節省了注塑機的使用空間。
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具有中空的儲氣腔,所述儲氣腔的下端具有開口,所述旋轉座筒具有與所述儲氣腔連通的進氣孔。
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的外側設有環形的進氣槽,所述進氣槽設有與所述儲氣腔連通的第一連通孔,所述進氣孔設于所述旋轉座筒的側壁上、并連通外界與所述進氣槽。
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的上端與所述連接腔動密封連接。
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的外壁與所述連接腔的內壁之間設有氣浮間隙。
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設有連通所述氣浮間隙和儲氣腔的第二連通孔。
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的上部同軸設置有環形的密封圈,所述氣浮間隙設于所述旋轉軸的中部,所述進氣槽設于所述旋轉軸的下部。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射臺安裝座具有定位面,所述旋轉座筒設置有與所述定位面相平齊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設置有限位卡板。
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卡板具有鉸接端和沿所述鉸接端的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鉸接端與所述限位面轉動連接,所述限位面設有與所述卡槽對應的限位螺栓。
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座筒沿前后方向可調設置。
1.一種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射臺安裝座和旋轉座筒,所述射臺安裝座設于所述旋轉座筒的上方,所述旋轉座筒具有沿上下延伸的、圓柱筒形狀的連接腔,所述射臺安裝座的下側具有圓柱體形狀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同軸轉動設置于所述連接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具有中空的儲氣腔,所述儲氣腔的下端具有開口,所述旋轉座筒具有與所述儲氣腔連通的進氣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外側設有環形的進氣槽,所述進氣槽設有與所述儲氣腔連通的第一連通孔,所述進氣孔設于所述旋轉座筒的側壁上、并連通外界與所述進氣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上端與所述連接腔動密封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外壁與所述連接腔的內壁之間設有氣浮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設有連通所述氣浮間隙和儲氣腔的第二連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上部同軸設置有環形的密封圈,所述氣浮間隙設于所述旋轉軸的中部,所述進氣槽設于所述旋轉軸的下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射臺安裝座具有定位面,所述旋轉座筒設置有與所述定位面相平齊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設置有限位卡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板具有鉸接端和沿所述鉸接端的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鉸接端與所述限位面轉動連接,所述限位面設有與所述卡槽對應的限位螺栓。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旋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座筒沿前后方向可調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