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新患者閥裝配,特別涉及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
背景技術:
1、新患者閥是由進氣腔體、單向閥片、排氣腔體、旋轉患者端口、壓力表模塊和密封軟件組成,其中單向閥片和旋轉患者端口是采用倒扣形式進行裝配;進氣腔體、排氣腔體和壓力表模塊采用超聲波焊接進行裝配,在對進氣腔體、排氣腔體和壓力表模塊進行焊接時,是先將配件進行對齊擠壓定位,再通過超聲波焊接裝置來將兩個配件之間進行固定,而在通過手動擠壓時,存在因手部抖動等情況,配件連接處因晃動導致分離或出現偏差的情況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頂部設置有多個超聲波焊接器,所述固定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閥體的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移動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用于移動移動底座的位置移動件,所述移動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定位模具和第二定位模具,所述第一定位模具與第二定位模具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模具的一側設置有推動件,所述第一定位模具的一側設置有轉動件。
3、優選的,所述轉動件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頂部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穿插連接在第一固定板的頂部,所述第一定位模具固定連接在旋轉電機的輸出端。
4、優選的,所述推動件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頂端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限制板,所述第二定位模具設置在限制板的一側。
5、優選的,所述氣缸的輸出端穿插連接在第二固定板的頂部,所述第二定位模具的一側套設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穿插連接在限制板的一側。
6、優選的,所述移動件包括開設在固定底座頂端的滑槽,所述移動底座穿插連接在滑槽的內部,所述移動底座的內部穿插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穿插連接在滑槽的一側,所述滑槽的一端套設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固定連接在滑槽背面的內壁。
7、優選的,所述移動底座的另一側穿插連接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滑槽正面與背面的內部。
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9、本實用新型通過超聲波焊接器、移動底座、第一定位模具、第二定位模、定位槽、推動件、移動件和轉動件的設計,在使用時,先將進氣腔體、排氣腔體和壓力表模塊進行套接在一起,再通過兩個定位模具來將套接在一起的部件進行夾持固定,最后通過移動件帶動部件移動至超聲波焊接器的底部進行焊接,通過此設計避免部件在焊接時,出現晃動導致出現殘次品的情況產生。
1.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多個超聲波焊接器(2),所述固定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閥體的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移動底座(3),所述固定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用于移動移動底座(3)的位置移動件,所述移動底座(3)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定位模具(4)和第二定位模具(5),所述第一定位模具(4)與第二定位模具(5)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定位槽(6),所述第二定位模具(5)的一側設置有推動件,所述第一定位模具(4)的一側設置有轉動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件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3)頂部的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9),所述旋轉電機(9)的輸出端穿插連接在第一固定板(7)的頂部,所述第一定位模具(4)固定連接在旋轉電機(9)的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件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3)頂端的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氣缸(12),所述氣缸(1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限制板(13),所述第二定位模具(5)設置在限制板(13)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12)的輸出端穿插連接在第二固定板(11)的頂部,所述第二定位模具(5)的一側套設有第二軸承(14),所述第二軸承(14)穿插連接在限制板(13)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件包括開設在固定底座(1)頂端的滑槽(15),所述移動底座(3)穿插連接在滑槽(15)的內部,所述移動底座(3)的內部穿插連接有螺紋桿(16),所述螺紋桿(16)穿插連接在滑槽(15)的一側,所述滑槽(15)的一端套設有第一軸承(8),所述第一軸承(8)固定連接在滑槽(15)背面的內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患者閥的半自動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3)的另一側穿插連接有導向桿(10),所述導向桿(10)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滑槽(15)正面與背面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