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烘干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簡易的茶葉烘干機。
背景技術:
烘干提香是綠茶生產中重要的操作工序,一般在茶葉烘干機中完成,利用熱風對茶葉進行烘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茶葉是堆積在茶葉烘干機中的,茶葉容易出現受熱不均。因此需要操作人員在烘干過程中不斷的翻動茶葉,并觀察茶葉的烘干程度。
經檢索有關烘干機的中國專利文獻也有一些,如下:
1、中國專利<申請號> 201420400858.2<實用新型名稱>茶葉烘干機<申請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地址>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文峰南路1號<發明人>胡善國,羅毅,蘇有鍵<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葉烘干機,包括用于盛放待烘干茶葉的料斗,料斗安裝在機架上,料斗的斗底為篩網構成,料斗的底部與向料斗內部通入熱風對茶葉進行烘干的熱風管相連接,料斗口部的斗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進氣孔處的氣流流向為斜向下且由料斗的外圍指向料斗內部,進氣孔與引風組件相連接。上述結構的茶葉烘干機,其可有效解降低茶塵從烘干機中逸出的可能性,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2、中國專利<申請號> 201520100307.9<實用新型名稱>茶葉烘干機<申請人>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繼宏茶葉機械技術研發中心<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壯崗鎮陳家老窩村<發明人>王繼宏,丁仕波,田長青,王繼國,王鯤鵬<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葉烘干機,屬于茶葉加工領域。包括燃煤熱風爐、烘干裝置、鼓風機和控制裝置,烘干裝置包括支架、鍋體外保溫層、旋轉鍋體和傳動裝置,鍋體外保溫層固定在支架上,旋轉鍋體活動設在鍋體外保溫層內部并與傳動裝置連接,旋轉鍋體壁體上設有進入熱風的進風孔,燃煤熱風爐通過中間過橋與鍋體外保溫層連接,鼓風機與燃煤熱風爐進風口連接。本實用新型用于半成品名優茶的加工,本實用新型具有加工出來的名優茶茶品好、加工效率高、能耗低和干凈衛生的優點。
3、中國專利<申請號> 201420654612.8 <實用新型名稱>茶葉烘干機<申請人>安吉千道灣白茶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發明人>嚴鐵爾<摘要> 茶葉烘干機。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方便茶葉烘干,提高茶葉品質的茶葉烘干機。包括烘箱,所述烘箱的中間從上到下設有若干濾板,若干所述濾板依次交錯設置,所述濾板包括立板一、濾篩板和立板二,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分別設在所述濾篩板的兩側;所述濾板的兩側分別設有加熱器;所述烘箱的底部設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位于所述濾板的下方。本實用新型在工作中,通過將茶葉從最上方的濾板放置,兩側加熱器同時進行加熱,茶葉首先會沿濾板傾斜方向滑動加熱,然后會依次掉落下一層的濾板繼續滑動加熱,滑動使得茶葉翻滾,茶葉加熱更加的均勻,最后掉落至輸送帶上進行收集。本實用新型提高了烘干效率和茶葉品質。
從公開的現有技術,可知,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1)傳統茶葉烘干依靠手工在烘干爐料斗或電熱鍋內完成,工作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2)設備生產成本高;(3)烘干設備結構復雜;(4)烘干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烘干效率高、工作環境舒適、勞動強度低、設備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方便攜帶、能防止茶葉產生異味、而烘干的茶葉顏色新鮮、茶葉泡制出的口感醇厚、芳香、鮮爽的茶葉簡易烘干機,
為了實現上述本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茶葉簡易烘干機,所述烘干機包括桶體、圓盤和支撐架,所述桶體內安裝有支撐架,所述圓盤放置于支撐架上,圓盤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桶體的側壁上設有通風孔,通風孔位于支撐架下方;所述通風孔為熱風通孔。
以上所述桶體形狀為倒圓錐臺。
以上所述圓盤采用經用紅茶浸泡1~2個小時的白布包裹。
以上所述通風孔形狀為橢圓形、方形或圓形。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1、本實用新型能夠對茶葉進行快速烘干,烘干效率高,能較大提高每日烘干量,對所烘干出來的茶葉顏色新鮮,茶葉泡制出的茶葉口感醇厚芳香、鮮爽,較大提高茶葉的烘干質量,能夠較大提高茶葉的品質。
2、本實用新型由底部通熱風,熱風氣壓小,往上竄動,實現烘干作用;而用于支撐茶葉的圓盤采用經紅茶浸泡1~2個小時的白布包裹,浸泡后的白布能防止茶葉產生異味,保留茶葉的原生態,而白布上有許多均勻布置的細小孔,既能抑制熱風過快往上流動,又能將熱風進行分散,使得烘干面相對均勻,能夠使得所烘的茶葉同時達到烘干要求。
3、本實用新型的通風孔形狀為橢圓形,方便對桶體內通熱風;能夠控制電吹風機從多個角度進行吹入熱風,使得熱風與圓盤底面接觸面均勻。
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方便攜帶,設備造價低,工作過程無污染產生,綠色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茶葉簡易烘干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支撐架位于桶體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圓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元件名稱及序號為:桶體1,圓盤2,支撐架3,通風孔4。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看圖1至3所示,一種茶葉簡易烘干機,所述烘干機包括桶體1、圓盤2和支撐架3,所述桶體1內安裝有支撐架3,所述圓盤2放置于支撐架3上,圓盤2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桶體1的側壁上設有通風孔4,通風孔4位于支撐架3下方;所述通風孔4為熱風通孔,所述熱風為電吹風機熱風、鍋爐熱風或干燥蒸汽熱風。
所述桶體1形狀為倒圓錐臺,桶體1的底部小于頂部。
所述圓盤2采用經用紅茶浸泡1~2個小時的白布包裹,浸泡后的白布能抑制茶葉吸收設備的金屬味,而能起防止茶葉產生異味作用,使得茶葉保留原生態。
所述圓盤2上的通孔分布形式為圓周式分布或凌亂式分布,熱風能通過從這些通孔往上流動,進而對圓盤2上的茶葉起到烘干作用。
所述通風孔4形狀為橢圓形、方形或圓形。
烘干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將支撐架3安裝固定于桶體1內部,放入以用白布包裹的圓盤2,圓盤2架設于支撐架3頂面,倒入需要進行烘干的茶葉,并將茶葉攤均勻,電吹風機通電,調為熱風檔位,從通風孔4將熱風通入桶體1內部,并勻速左右移動電吹風機,使得圓盤2底部受熱均勻,熱風通過圓盤上的通孔,再通過白布,作用于茶葉,并對茶葉進行均勻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