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一種具備周期倒極除垢功能的高效電極涉及一種能夠對水進行持續除垢的高效電極,屬于循環水除垢,特別涉及一種通過儲水組件控制水流方向與區域,通過倒極組件使電極控制盤轉動實現電極正負極切換進行周期倒極除垢,通過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實時監測水質實現電極板清潔與持續除垢的高效電極。
背景技術:
1、在水處理行業,電極除垢設備應用廣泛,但現有裝置存在不少弊端。一方面,除垢效率欠佳,傳統電極長期使用后,表面易附著大量水垢,影響除垢效果,卻缺乏自動清潔機制,依賴人工定期清理,導致設備頻繁停機,極大影響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水平低,多數裝置無法實時監測水質,操作人員需手動定時檢測,并憑經驗手動調整電極參數與水流方向,難以及時應對水質變化,致使水處理效果不穩定,此外,現有裝置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各部件協同性差,出現水流分布不均、電極接觸不充分等問題,影響除垢效果,同時,清潔維護不便,清洗流程復雜,需拆卸眾多部件,增加維護難度與成本。
2、公開號cn116375144a公開了一種自動倒極除垢裝置、方法及系統,涉及循環水除垢技術領域,包括儲水池,將儲水池分為除垢池和清水池,清水池內呈矩形陣列狀態設置有陰極板和陽極板,陰極板和陽極板上連接有電極桿,通過過濾網實現對除垢后的水進行過濾,過濾完成,水進入清水池,通過排水口排出,實現凈化過程,在進行凈化完成后,在電極電源倒極控制電氣控制系統作業配合下,通過倒極作業,陽極板和陰極板上污垢脫離,能夠實現排垢作業,關閉進水管上的蝶閥,打開排污斗底側排污管的蝶閥,能夠實現污垢的排出,如此循環,實現對循環水的凈化處理,通過自動對陰陽極板功能切換,使附在陰極板上的污垢自動脫落,上述除垢裝置無法實時監測水質,操作人員需手動定時檢測,并憑經驗手動調整電極參數與水流方向,難以及時應對水質的突發變化,致使水處理效果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改善上述情況,本發明一種具備周期倒極除垢功能的高效電極提供了一種通過儲水組件控制水流方向與區域,通過倒極組件使電極控制盤轉動實現電極正負極切換進行周期倒極除垢,通過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實時監測水質實現電極板清潔與持續除垢的高效電極。
2、本發明一種具備周期倒極除垢功能的高效電極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一種具備周期倒極除垢功能的高效電極由儲水組件和倒極組件組成,
3、所述儲水組件由支撐框、水流分區板、排水通道、排水通道、清水排水口、水流導向柱、通水孔、放置板、水流調節電機、第二動力齒輪、支撐圈以及支撐柱組成,
4、支撐框呈方形框狀結構,所述支撐框長度約為寬度的一倍,
5、水流分區板與支撐框兩相對內側面固定連接,且在長度方向上靠近內側面中部放置,所述水流分區板頂面與支撐框頂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流分區板底面與支撐框底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6、排水通道設有兩個,其中一個所述排水通道頂面與支撐框長度方向上的一端至二分之一處底面固定連接,且與水流分區板底面固定連接,所述排水通道呈筒狀結構,兩個所述排水通道關于水流分區板呈對稱設置,所述排水通道從頂端至底端尺寸逐漸減小,所述排水通道底面呈圓環狀結構,
7、污水排水口與排水通道底面固定連接,所述排水通道與污水排水口一一對應,
8、所述支撐框上開有兩個清水排水口,所述清水排水口關于水流分區板呈對稱設置,所述清水排水口靠近支撐框底端放置,
9、所述支撐框外側面至與其相對的內側面以及水流分區板上開有連通孔,所述連通孔呈圓柱體結構,所述連通孔從與支撐框外側面重合的一端至三分之二處直徑保持不變,從三分之二處至另一端直徑逐漸增大再減小,所述連通孔另一端呈球形結構,所述連通孔最大直徑大于所述水流分區板寬度,
10、水流導向柱一端置于連通孔外側,所述水流導向柱另一端置于連通孔內,所述水流導向柱通過連通孔與水流分區板以及支撐框轉動連接,所述水流導向柱呈圓柱體結構,所述水流導向柱一端至四分之三處直徑略小于所述水流導向柱一端至三分之二處直徑,所述水流導向柱四分之三處至另一端直徑先增大再減小,且另一端呈球形結構,
11、所述水流導向柱上開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呈l型結構,所述通水孔從水流導向柱一端延伸至直徑最大處呈弧形彎折至另一端,
12、所述水流導向柱靠近一端處側面固定置有多個輪齒,且多個所述輪齒沿水流導向柱周向等距排列,
13、開有連通孔的支撐柱外側面固定置有一放置板,
14、水流調節電機固定置于放置板上,
15、第二動力齒輪一輪軸與該支撐框轉動連接,且與支撐框之間置有支撐軸承,所述第二動力齒輪另一輪軸與水流調節電機電機軸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動力齒輪與水流導向柱側面的輪齒相齒合,
16、支撐圈呈方形框狀結構,所述支撐圈二分之一處至底端長寬尺寸逐漸減小,所述支撐圈頂端至二分之一處內側面與支撐框底端外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圈二分之一處至底端內側面與排水通道靠近頂端外側面固定連接,
17、支撐柱與支撐圈二分之一處至底端外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柱設有兩組,兩組所述支撐柱關于支撐圈呈對稱設置,每組內所述支撐柱設有多個,每組內多個所述支撐柱沿支撐圈長度方向等距排列,
18、所述倒極組件由第二電極桿、電極板、連接柱、電極控制盤、圓盤齒輪、電極連接孔、倒極電機、第一動力齒輪、第一電極桿、電極棒以及支撐彈簧組成,
19、第二電極桿一端與支撐框長度方向上距一端四分之一處內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極桿沿著水流分區板長度方向延伸至另一端,且另一端穿過支撐框側面至支撐框外側面外側,所述第二電極桿靠近支撐框頂端放置,
20、所述第二電極桿設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二電極桿關于水流分區板成對稱設置,
21、呈方形板狀結構,所述電極板中部頂面與第二電極桿底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極板設有兩組,每組所述電極板與第二電極桿一一對應,每組內所述電極板設有多個,每組內多個所述電極板沿第二電極桿長度方向等距排列,
22、所述支撐框另一長度方向上的外側面固定置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在該側面長度方向上中部固定連接,且靠近支撐框頂端放置,所述支撐框呈圓柱體結構,所述支撐框上開有滑接槽,
23、電極控制盤呈圓柱體結構,且一端為開口結構,所述電極控制盤內側面置有滑接筋,所述電極控制盤卡置于所述連接柱上,所述電極控制盤通過滑接筋配合所述滑接槽與連接柱轉動連接,
24、所述電極控制盤開口的一端至五分之一處外側面直徑小于五分之一處至另一端外側面直徑,
25、圓盤齒輪內側面與電極控制盤一端至五分之一處外側面固定連接,
26、所述電極控制盤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處外側面開有電極連接孔,所述電極連接孔呈圓缺狀結構,所述電極連接孔中心軸與所述電極控制盤中心軸相垂直,且球心處于電極控制盤外側,所述電極連接孔設有兩個,兩個所述電極連接孔沿電極控制盤周向等距排列,其中一個為正極,另外一個為負極,
27、所述支撐框該側面固定置有另一放置板,
28、倒極電機固定置于放置板上,
29、第一動力齒輪一輪軸與支撐框轉動連接,且與支撐框之間置有支撐軸承,所述第一動力齒輪另一輪軸與倒極電機電機軸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動力齒輪與圓盤齒輪相齒合,
30、第一電極桿呈長條狀結構,所述第一電極桿靠近一端側面與第二電極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極桿與第一電極桿一一對應,
31、所述第一電極桿另一端開有圓柱體缺口,
32、電極棒一端置于第一電極桿缺口內,且與該缺口滑動連接,所述電極棒另一端與電極控制盤相接觸,
33、支撐彈簧置于第一電極桿缺口內,所述支撐彈簧一端與第一電極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彈簧另一端與電極棒一端固定連接,
34、進一步的,所述污水排水口底端卡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為波輪管材質,
35、進一步的,所述電極板內部開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呈方形板狀結構。
36、有益效果
37、一、通過周期倒極設計,電極板正負極適時顛倒,不僅能有效吸附水垢,還能自動清潔電極板,持續高效除垢,減少工作暫停時間,提升整體除垢效率。
38、二、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實時監測水質,依據水質情況自動驅動倒極電機與水流調節電機,調整電極極性與水流方向,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運行,無需過多人工干預。
39、三、水流導向柱配合通水孔轉動,能精準控制水流方向,實現對不同區域注水與清洗,有效清潔電極板上吸附的雜質,維護設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