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技術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冰箱上梁定位工裝。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定位工裝是采用夾持上梁工件進行定位加工,冰箱上梁是冰箱設備的重要承載結構件,現有的冰箱上梁工件的表面噴漆作業需把冰箱上梁工件吊放在運輸臺上再送入涂漆車間涂漆,在噴涂過程中需要翻轉冰箱上梁,以便噴涂到冰箱上梁的各個部位。傳統做法是采用人工搬運翻轉,不僅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采用人工翻轉極易發生劃傷磕碰事件,且存在噴涂死角,無法保證工件的噴涂質量,同時,人工翻轉工件容易發生砸傷事故,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另外,冰箱上梁工件在噴涂作業完成后需要另外配備大型輔助吊具,將冰箱上梁工件吊運到烘干車間,冰箱上梁工件的二次吊裝增加了操作工序,使得其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冰箱上梁定位工裝,以解決人工翻轉工件安全性較低、涂漆質量較差的技術問題。
本方案中的冰箱上梁定位工裝,包括兩個夾持棒,所述夾持棒之間設有上梁工件,所述夾持棒一側設有若干個槽孔,所述上梁工件設置在所述槽孔內,所述上梁工件上方設有推板,所述推板下端設有粗糙面,所述粗糙面用于推動所述上梁工件在所述槽孔內轉動,所述推板一側設有用于吹動所述推板的風機,所述夾持棒下端設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設有若干個可移動的滾輪。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兩個夾持棒利用滾輪,相互移開一點,再將上梁工件放入槽孔內,再移動夾持棒,讓上梁工件被夾緊,再對上梁工件噴漆,噴漆結束后,等待上梁工件晾干,為了檢測上梁工件是否晾干,將一塊推板放置在上梁工件上,啟動風機,風機的風力推動推板,由于推板采用粗糙型的推板,在推力達到一定力度時,推板上的粗刺推動上梁工件轉動;當推板停止了移動,由于推板與上梁工件相接觸,可檢測推板上是否粘上油漆,如沾上油漆,還可檢查下是哪一個上梁工件掉漆了,單獨將這一個上梁工件取出,與其他掉漆的上梁工件進行再次噴漆加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采用了推板對噴漆后的上梁工件進行檢測,不需要人工翻轉工件,安全性高,而且還可檢測出噴漆質量差的上梁工件,再對質量較差的上梁工件再一次噴漆,保證質量。
2、在上梁工件旋轉的過程中,由于上梁工件速度加快,受風力度加強,因此,加快了油漆干燥的速度;
3、本方案采用了風機產生的風力推動推板,且風力還可對上梁工件進一步吹干,不需要人為的推動推板,更加智能化。
進一步,所述槽孔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將槽孔的橫截面設置為長方形是為了與上梁工件相配合,讓上梁工件可在槽孔內旋轉。
進一步,所述支架的橫截面為長方形,且所述支架的長度等于所述夾持棒的長度。由于夾持棒需要支撐多個上梁工件,夾持棒上每個上梁工件受力點均等,而且在推動推板時,增強了受力點承受的力度,因此,將該支架的橫截面設置為長方形,該支架的長度等于夾持棒的長度。
進一步,所述滾輪包括支撐架、支桿、擋板和輪軸,所述支撐架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支撐架與所述輪軸轉動連接,所述支桿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擋板與所述支桿鉸接。兩個夾持棒利用滾輪,相互移開一點,再將上梁工件放在夾持棒之間,再移動夾持棒,讓上梁工件被夾緊,不會從夾持棒上掉落下來,再將擋板移動到與地面相接觸的位置,使得支架不再移動,保證在上梁工件加工的穩定性。
進一步,所述擋板一側形成斜角。將擋板斜角的一側與地面接觸,增加了阻力,讓滾輪定格在原地。
進一步,每個所述支架下端設置2個滾輪。可方便的移動支架和固定支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滾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夾持棒1、上梁工件2、槽孔3、支架4、滾輪5、支撐架6、支桿7、擋板8、輪軸9。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冰箱上梁定位工裝,包括兩個夾持棒1,該夾持棒1為長方體,夾持棒1一側一般設有7-8個槽孔3,該槽孔3的橫截面為長方形,由于上梁工件2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將上梁工件2插入槽孔3內,而槽孔3橫截面的面積一般大于上梁工件2橫截面的面積,因此,上梁工件2可在槽孔3內旋轉。
具體操作如下,先將上梁工件2插入槽孔3內,再對上梁工件2噴漆,且還可在上梁工件2下方放置收集槽,將上梁工件2滴落下來的油漆收集起來再利用,上梁工件2噴漆結束后,等待上梁工件2晾干,為了檢測上梁工件2是否晾干,將一塊推板放置在上梁工件2上,啟動風機,風機產生的風力推動推板,由于推板采用粗糙型的推板,在推力達到一定力度時,推板上的粗刺推動上梁工件2轉動,在上梁工件2轉動的過程中,由于上梁工件2速度加快,受風力度加強,因此,加快了油漆干燥的速度;當推板停止了移動,由于推板與上梁工件2相接觸,可檢測上梁工件油漆干燥的程度,如沾上油漆,還可檢查下是哪一個上梁工件2掉漆了,單獨將這一個上梁工件2取出,與其他掉漆的上梁工件2進行再次噴漆加工。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夾持棒1下方設有支架4,由于夾持棒1需要支撐多個上梁工件2,夾持棒1上每個上梁工件2受力點均等,而且在推動推板時,用力將推板向下壓,增強了正向壓力,然后人手平移促使上梁工件翻轉,將該支架4的橫截面設置為長方形,該支架4的長度等于夾持棒1的長度,在支架4下方設有滾輪5,滾輪5包括支撐架6、支桿7、擋板8和輪軸9,輪軸9與支撐架6轉動連接,該支撐架6與支架4連接,支桿7設置在支撐架6上,在支桿7的一端與擋板8相鉸接,擋板8的一側的設置為斜角,將擋板8帶有斜角的一側與地面接觸,增加了阻力,讓滾輪5定格在原地,并且,在支架4下方的兩側設置了2個滾輪5,可方便的移動支架4和固定支架4。
具體操作如下,兩個夾持棒1利用滾輪5,相互移開一點,再將上梁工件2放在夾持棒1之間,再移動夾持棒1,讓上梁工件2被夾緊,不會從夾持棒1上掉落下來,再將擋板8移動到與地面相接觸的位置,使得支架4不再移動,保證在上梁工件2加工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