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脫硫脫硝除塵,尤其是涉及工業廢氣脫硫脫硝除塵設備。
背景技術:
1、工業廢氣是指企業廠區內燃料燃燒和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排入空氣的含有污染物氣體的總稱,這些廢氣包括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氫、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氫、一氧化碳、硫酸鉛汞、鈹化物、煙塵及生產性粉塵,排入大氣,會污染空氣,脫硫就是去除廢氣中的硫化物,脫硝就是除去廢氣中的氮氧化物?nox,在工業廢氣處理時需要用到脫硫脫硝除塵設備,從而實現對工業廢氣的無污染處理。
2、相關技術中,濕法脫硫產生大量廢水,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風險;干法脫硫雖然操作簡便,但脫硫效率低,無法滿足嚴格的排放標準;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依賴昂貴的催化劑,且需定期更換,導致運行成本高昂;電除塵雖能有效捕捉大部分顆粒物,但對于細小顆粒的捕集效果較差,難以完全達標。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提高脫硫脫硝設備的除塵效果并且能夠持續化進行除塵,本技術提供工業廢氣脫硫脫硝除塵設備。
2、本技術提供的工業廢氣脫硫脫硝除塵設備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工業廢氣脫硫脫硝除塵設備,包括第一集塵組件、第二集塵組件、清理組件和驅動組件,所述第一集塵組件包括第一收集筒、第一集塵筒和隔塵筒,第一收集筒頂部設有連通管,第一收集筒底部設有隔板,連通管的兩端分別與脫硫脫硝設備和第一收集筒連通,第一集塵筒和隔塵筒均同軸設于第一收集筒內,第一集塵筒底部設有絕緣支柱,第一集塵筒為電除塵器,隔塵筒與第一收集筒之間具有放置腔,第一集塵筒設于放置腔內,隔塵筒開設有多個進塵孔,所述第二集塵組件設于隔板下方,隔板于第二集塵組件處具有開孔,第二集塵組件與第一收集筒連通,所述清理組件設于隔塵筒內,清理組件用于清理隔塵筒,所述驅動組件與清理組件連接,驅動組件用于帶動清理組件沿隔塵筒升降。
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脫硫脫硝設備的煙塵經過連通管進入第一集塵組件內,煙塵經過第一集塵組件進入第二集塵組件進行收集,第一集塵筒通電對大顆粒灰塵進行收集,隨后較小的灰塵附著與隔塵筒或者沉積于第二集塵組件內,同時,第二集塵組件還能夠對清理組件清理出的灰塵進行收集,通過對不同大小的灰塵進行不同方法的收集,清理組件再對隔塵筒上的灰塵進行清理,提高脫硫脫硝設備的除塵效果并且能夠持續化進行除塵。
5、可選的,所述第一收集筒頂部設有多個連接管,連接管均與第一收集筒內連通,連接管靠近隔塵筒遠離第一集塵筒的一端,連接管的上方設有連通環管,連通環管與連接管之間設有多個第一安裝管,一個第一安裝管對應一個連接管連通,連通環管遠離第一安裝管的一端設有第二安裝管,第二安裝管上依次設有進氣件和進水件,進氣件用于對隔塵筒內吹氣,進水件用于對隔塵筒內噴水,進氣件和進水件上均設有閥門和單向閥。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清理第一集塵組件內時,首先啟動進氣件,進氣件對第一集塵組件內進行吹氣,吹落隔塵筒上的灰塵等顆粒,吹落完成后,將第二集塵組件進行拆卸除塵,再將第二集塵組件進行安裝,啟動進水件,進水件對隔塵筒、第一集塵筒進行噴水清洗,最后第二集塵組件內的污水進行沉淀并且分類回收,清理第二集塵組件。
7、可選的,所述第一收集筒一端設有支架,支架位于進氣件和進水件下方,進氣件和進水件之間設有升降件,升降件設于支架上與進氣件和進水件連接,升降件用于帶動進氣件、進水件和連通環管升降。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升降件能夠帶動進氣件和進水件以及連通環管一同升降,下降時將連通環管連通在安裝管上,啟動進氣件或者進水件對第一集塵組件內進行清理。
9、可選的,所述清理組件包括清理板和設于清理板周側壁上的多個柔性條,多個柔性條沿清理板的軸線周向間隔設置,柔性條遠離清理板的一端均與隔塵筒的內側壁貼合。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柔性條隨清理板上升或下降,對隔塵筒的內側壁進行除塵,柔性條降低刮花隔塵筒的可能性,又能夠便于清理隔塵筒。
11、可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螺旋下降桿和驅動件,螺旋下降桿豎直設于隔板與第一收集筒之間,清理板設于螺旋下降桿上且能夠在重力作用下沿螺旋下降桿旋轉下降,驅動件設于第一收集筒頂部,清理板上轉動連接有連接塊,驅動件與連接塊連接,驅動件用于拉升清理板上升。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螺旋下降桿的螺旋結構將重力勢能轉化為旋轉動能,從而實現清理板的旋轉下降,配合驅動件一同使用,使得清理板能夠反復的上升或者下降,對隔塵筒內的灰塵進行清理。
13、可選的,所述隔板靠近螺旋下降桿處設有第三限位環,螺旋下降桿位于第三限位環內,第三限位環用于將清理板支撐于隔板上。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清理板清理隔塵筒的內側壁后,位于第三限位環上方,減少清理板與隔板之間的接觸面積,降低清理板與隔板之間的摩擦力,便于對清理板進行抬升。
15、可選的,所述第二集塵組件包括第二收集筒和布袋集塵器,第二集塵筒位于隔板下方與第一收集筒連通,布袋集塵器設于第二集塵筒一側,第二集塵器底部設有移動件。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收集筒將第一收集筒和隔塵筒內的灰塵進行收集,并且使用布袋集塵器進行細小灰塵的收集,移動件便于對第二收集筒進行移動,便于集中回收灰塵。
17、可選的,所述隔板頂部設有第一限位環,第一限位環靠近第一收集筒設置,第一限位環上開設有第一環槽,第一收集筒位于第一環槽內,第一限位環外側設有固定環,固定環與第一限位環螺紋連接,隔板底部設有第二限位環,第二限位環上開設有第二環槽,第二收集筒設于第二環槽內。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限位環便于將第一收集筒放置于隔板上,第二限位環便于將第二收集筒安裝于隔板下,提高除塵組件的安裝效率。
19、可選的,所述隔板下方還可以設有第三集塵組件,第三集塵組件包括第三集塵筒、濾層、安裝環和卡接環,第三集塵筒能夠設于第二環槽內,安裝環設于第三集塵筒內與第三集塵筒連接,濾層設于安裝環頂部,卡接環位于濾層上方,安裝環靠近濾層的一端開設有卡接槽,卡接環能夠卡接于卡接槽內。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啟動進水件前,將第三集塵組件移動至隔板下方,第三集塵筒用于收集從第一集塵組件內清洗的污水,并且濾層對污水進行過濾,使得顆粒位于濾層上進行回收,第三集塵筒內過濾后的污水進行集中處理,便于分類回收處理。
21、可選的,所述連接管靠近隔塵筒的一端設有噴頭,噴頭傾斜朝向隔塵筒。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噴頭傾斜朝向隔塵筒,便于對隔塵筒和第一集塵筒進行清理,特別是使用進水件對隔塵筒和第一集塵筒進行清理時,水流對隔塵筒進行清理,同時降低水流直接與第一集塵筒接觸的沖擊力,對第一集塵筒能夠進行清理的同時降低對第一集塵筒的沖擊力度。
23、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4、通過設置第一集塵組件、第二集塵組件和第三集塵組件,第一集塵組件主要用于集塵,第二集塵組件將第一集塵組件內的灰塵等顆粒進行干燥收集,第三集塵組件對第一集塵組件內的灰塵等顆粒進行濕化收集,進氣件配合第二集塵組件對第一集塵組件內進行清理,進水件配合第三集塵組件對第一集塵組件內進行清理,并且第二集塵組件中設有布袋除塵器,配合第一集塵組件使用,提高脫硫脫硝設備的除塵效果并且能夠持續化進行除塵;
25、通過在隔塵筒內設置螺旋下降桿和清理板,清理板能夠通過將重力勢能轉化為旋轉動能,使得清理板上的柔性條能夠隨清理板的運動對隔塵筒的內側壁進行清理,驅動件對清理板進行起吊,通過反復升降清理板,清理隔塵筒的內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