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鉆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鉆孔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孔機,屬于鉆機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0002]在淺地層進行鉆孔作業,例如鉆水井,勘探作業,都需鉆孔,普通的人工作業 和機械的作業,采用滑輪或是鏈條傳動,傳動距離較短,傳動不平穩,鉆孔不平穩,鉆 孔深度有限,效率低,費時費力,不安全。實用新型內容[0003]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動平穩、效率高 的鉆孔機。[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0005]鉆孔機,包括支撐體、底板、動力馬達、鉆桿、鉆頭和升降裝置,所述動力馬 達通過鉆桿連接鉆頭,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液壓油缸、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所述液壓油 缸通過支架固定在支撐體上部,所述液壓油缸的末端設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底部與下 皮帶輪軸連接,所述下皮帶輪軸上設有下皮帶輪,所述下皮帶輪通過皮帶與上皮帶輪傳 動,所述上皮帶輪內設有上皮帶輪軸,所述皮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上滑桿,所述皮帶的另 一端繞過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固定連接下滑桿,所述上滑桿和下滑桿置于滑槽內,所述 滑槽設于底板上,所述動力馬達通過馬達支架安裝于皮帶上。[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傳動平穩,鉆孔深度是一般鉆孔機的2倍,孔徑大,效率高。
[0007]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09]其中1、支撐體,2、底板,3、動力馬達,4、鉆桿,5、鉆頭,6、傳動桿, 7、馬達支架,8、皮帶,9、液壓油缸,10、上皮帶輪,11、下皮帶輪,12、上皮帶輪 軸,13、下皮帶輪軸,14、支架,15、上滑桿,16、下滑桿,17、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鉆孔機,包括支撐體1、底板2、動力馬達3、鉆桿 4、鉆頭5和升降裝置,動力馬達3通過鉆桿4連接鉆頭5,升降裝置2包括液壓油缸9、 上皮帶輪10和下皮帶輪11,液壓油缸9通過支架14固定在支撐體1上部,液壓油缸9的 末端設有傳動桿6,傳動桿6底部與下皮帶輪軸13連接,下皮帶輪軸13上設有下皮帶輪 11,下皮帶輪11通過皮帶8與上皮帶輪10傳動,上皮帶輪10內設有上皮帶輪軸12,皮 帶8的一端固定連接上滑桿15,皮帶8的另一端繞過上皮帶輪10和下皮帶輪11固定連接下滑桿16,上滑桿15和下滑桿16置于滑槽17內,滑槽17設于底板2上,動力馬達3通 過馬達支架7安裝于皮帶8上,隨著皮帶8向上向下運動,當液壓油缸9的傳動桿6伸出 時,液壓油缸9的傳動桿6推動下皮帶輪11,通過皮帶8使上皮帶輪10隨之轉動,使升 降裝置下行,帶動鉆桿4下行,當液壓油缸9的傳動桿6縮回時,鉆桿4升降裝置上行, 帶動鉆桿4上行,傳動平穩,鉆孔深度是一般鉆孔機的2倍,孔徑大,效率高。
權利要求1.鉆孔機,包括支撐體、底板、動力馬達、鉆桿、鉆頭和升降裝置,所述動力馬達 通過鉆桿連接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液壓油缸、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 所述液壓油缸通過支架固定在支撐體上部,所述液壓油缸的末端設有傳動桿,所述傳動 桿底部與下皮帶輪軸連接,所述下皮帶輪軸上設有下皮帶輪,所述下皮帶輪通過皮帶與 上皮帶輪傳動,所述上皮帶輪內設有上皮帶輪軸,所述皮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上滑桿,所 述皮帶的另一端繞過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固定連接下滑桿,所述上滑桿和下滑桿置于滑 槽內,所述滑槽設于底板上,所述動力馬達通過馬達支架安裝于皮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鉆孔機,包括支撐體、底板、動力馬達、鉆桿、鉆頭和升降裝置,動力馬達通過鉆桿連接鉆頭,升降裝置包括液壓油缸、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液壓油缸通過支架固定在支撐體上部,液壓油缸的末端設有傳動桿,傳動桿底部與下皮帶輪軸連接,下皮帶輪軸上設有下皮帶輪,下皮帶輪通過皮帶與上皮帶輪傳動,上皮帶輪內設有上皮帶輪軸,皮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上滑桿,皮帶的另一端繞過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固定連接下滑桿,上滑桿和下滑桿置于滑槽內,滑槽設于底板上,動力馬達通過馬達支架安裝于皮帶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傳動平穩,鉆孔深度是一般鉆孔機的2倍,孔徑大,效率高。
文檔編號E21B3/02GK201802306SQ20102051205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0日
發明者施成新 申請人:施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