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一種電機軸承,屬于電機軸承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軸承(Bearing)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已經標準化、系列化,但隨著機械精明要求越來越高,對軸承振動和噪聲較以及成本有較高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鎳合金軸承內圈、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滾子,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保持架重量份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0-130份,聚酰亞胺20-25份,聚苯硫醚10-12份,碳化硅5-6份,石墨3-4份,按重量比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進行預熱后利用擠出機造粒;之后模具溫度在200℃預熱;造粒后顆粒加熱至形成熔體,注射壓力50-60MPa:注入模具中, 保持40-50MPa壓力持續30秒,
潤滑脂重量份包括:礦物油40-50份、氫氧化鋰8-10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6份、脂肪酸甲酯2-3份、檸檬酸鈉2-3份、烷基磷酸酯1-2份、鉬酸鈉1-2份,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鎳合金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為:Mg 7-8﹪,Cr 2-3﹪,Co 1-2﹪,Al 0.8-0.9﹪,Ti 0.5-0.6﹪,Nb 0.4-0.5﹪,Ca 0.1-0.2﹪,Mo 0.07-0.08﹪,Ag 0.06-0.07﹪,C 0.03-0.04﹪,La 0.03-0.04﹪,余量為Ni,根據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所需鎳合金分別進行備料,料坯使用鍛壓機進行鍛造,初鍛溫度為1120℃,將料坯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20-25mm停頓6s,終鍛溫度910℃,鍛造處理后分別制造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將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加熱,溫度控制在950-960℃保溫20分鐘后進行擠壓,之后在750-760℃保溫3小時后進行沖孔得到預制空心旋壓坯料,之后在旋壓機上進行旋壓加工,初道次旋壓進給量0.5mm/r,溫度保持在930-940℃;減薄率30-40﹪,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控制在660-670℃保溫0.5小時,之后進行二道次旋壓,溫度保持在870-880℃;減薄率40-50﹪,進給量0.7mm/r,分別得到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預制件,之后進行水淬處理,淬火溫度為720-730℃,之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320-330℃,回火時間2小時,空冷至室溫;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機械加工倒角和潤滑脂槽;之后對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磨削加工,磨削后的精度為Ra0.1。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加熱至660℃保溫0.5小時。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加熱至670℃保溫0.5小時。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加熱至665℃保溫0.5小時。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潤滑脂包括:礦物油40份、氫氧化鋰8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份、脂肪酸甲酯2份、檸檬酸鈉2份、烷基磷酸酯1份、鉬酸鈉1份。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潤滑脂包括:礦物油50份、氫氧化鋰10份、十二羥基硬脂酸6份、脂肪酸甲酯3份、檸檬酸鈉3份、烷基磷酸酯2份、鉬酸鈉2份。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潤滑脂包括:礦物油45份、氫氧化鋰9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5份、脂肪酸甲酯2.5份、檸檬酸鈉2.5份、烷基磷酸酯1.5份、鉬酸鈉1.5份。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保持架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0份,聚酰亞胺20份,聚苯硫醚10份,碳化硅5份,石墨3份。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保持架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30份,聚酰亞胺25份,聚苯硫醚12份,碳化硅6份,石墨4份。
所述的一種電機軸承,保持架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5份,聚酰亞胺23份,聚苯硫醚11份,碳化硅5.5份,石墨3.5份。
本發明鎳基合金抗拉強度達到672MPa,磨損率達到0.26×10-4 mm3N-1m-1 ,鎳基合金滿足了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的機械性能的要求,材料的使用壽命提高,耐磨性較高。使用聚醚醚酮復合材料制成的保持架具有更好的彈性和強度,能夠使高速旋轉的滾動體吸收一部分能量減小振動和噪音,潤滑脂使得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與滾動體之間得到充分潤滑,并且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提供充分的散熱空間,避免局部高溫對軸承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電機軸承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述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1、鎳合金軸承內圈2、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3、滾子4,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5,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實施例1
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鎳合金軸承內圈、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滾子,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鎳合金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為:Mg 7﹪,Cr 2﹪,Co 1﹪,Al 0.8﹪,Ti 0.5﹪,Nb 0.4﹪,Ca 0.1﹪,Mo 0.07﹪,Ag 0.06﹪,C 0.03﹪,La 0.03﹪,余量為Ni,根據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所需鎳合金分別進行備料,料坯使用鍛壓機進行鍛造,初鍛溫度為1120℃,將料坯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20-25mm停頓6s,終鍛溫度910℃,鍛造處理后分別制造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將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加熱,溫度控制在950-960℃保溫20分鐘后進行擠壓,之后在750-760℃保溫3小時后進行沖孔得到預制空心旋壓坯料,之后在旋壓機上進行旋壓加工,初道次旋壓進給量0.5mm/r,溫度保持在930-940℃;減薄率30-40﹪,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控制在660-670℃保溫0.5小時,之后進行二道次旋壓,溫度保持在870-880℃;減薄率40-50﹪,進給量0.7mm/r,分別得到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預制件,之后進行水淬處理,淬火溫度為720-730℃,之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320-330℃,回火時間2小時,空冷至室溫;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機械加工倒角和潤滑脂槽;之后對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磨削加工,磨削后的精度為Ra0.1,
潤滑脂重量份包括:礦物油40份、氫氧化鋰8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份、脂肪酸甲酯2份、檸檬酸鈉2份、烷基磷酸酯1份、鉬酸鈉1份,
保持架重量份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0份,聚酰亞胺20份,聚苯硫醚10份,碳化硅5份,石墨3份,按重量比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進行預熱后利用擠出機造粒;之后模具溫度在200℃預熱;造粒后顆粒加熱至形成熔體,注射壓力50-60MPa:注入模具中, 保持40-50MPa壓力持續30秒。
實施例2
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鎳合金軸承內圈、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滾子,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鎳合金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為:Mg 8﹪,Cr 3﹪,Co 2﹪,Al 0.9﹪,Ti 0.6﹪,Nb 0.5﹪,Ca 0.2﹪,Mo 0.08﹪,Ag 0.07﹪,C 0.04﹪,La 0.04﹪,余量為Ni,根據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所需鎳合金分別進行備料,料坯使用鍛壓機進行鍛造,初鍛溫度為1120℃,將料坯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20-25mm停頓6s,終鍛溫度910℃,鍛造處理后分別制造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將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加熱,溫度控制在950-960℃保溫20分鐘后進行擠壓,之后在750-760℃保溫3小時后進行沖孔得到預制空心旋壓坯料,之后在旋壓機上進行旋壓加工,初道次旋壓進給量0.5mm/r,溫度保持在930-940℃;減薄率30-40﹪,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控制在660-670℃保溫0.5小時,之后進行二道次旋壓,溫度保持在870-880℃;減薄率40-50﹪,進給量0.7mm/r,分別得到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預制件,之后進行水淬處理,淬火溫度為720-730℃,之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320-330℃,回火時間2小時,空冷至室溫;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機械加工倒角和潤滑脂槽;之后對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磨削加工,磨削后的精度為Ra0.1,
潤滑脂重量份包括:礦物油50份、氫氧化鋰10份、十二羥基硬脂酸6份、脂肪酸甲酯3份、檸檬酸鈉3份、烷基磷酸酯2份、鉬酸鈉2份,
保持架重量份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30份,聚酰亞胺25份,聚苯硫醚12份,碳化硅6份,石墨4份,按重量比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進行預熱后利用擠出機造粒;之后模具溫度在200℃預熱;造粒后顆粒加熱至形成熔體,注射壓力50-60MPa:注入模具中, 保持40-50MPa壓力持續30秒。
實施例3
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鎳合金軸承內圈、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滾子,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鎳合金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為:Mg 7.5﹪,Cr 2.5﹪,Co 1.5﹪,Al 0.85﹪,Ti 0.55﹪,Nb 0.45﹪,Ca 0.15﹪,Mo 0.075﹪,Ag 0.065﹪,C 0.035﹪,La 0.035﹪,余量為Ni,根據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所需鎳合金分別進行備料,料坯使用鍛壓機進行鍛造,初鍛溫度為1120℃,將料坯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20-25mm停頓6s,終鍛溫度910℃,鍛造處理后分別制造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將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加熱,溫度控制在950-960℃保溫20分鐘后進行擠壓,之后在750-760℃保溫3小時后進行沖孔得到預制空心旋壓坯料,之后在旋壓機上進行旋壓加工,初道次旋壓進給量0.5mm/r,溫度保持在930-940℃;減薄率30-40﹪,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控制在660-670℃保溫0.5小時,之后進行二道次旋壓,溫度保持在870-880℃;減薄率40-50﹪,進給量0.7mm/r,分別得到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預制件,之后進行水淬處理,淬火溫度為720-730℃,之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320-330℃,回火時間2小時,空冷至室溫;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機械加工倒角和潤滑脂槽;之后對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磨削加工,磨削后的精度為Ra0.1,
潤滑脂重量份包括:礦物油45份、氫氧化鋰9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5份、脂肪酸甲酯2.5份、檸檬酸鈉2.5份、烷基磷酸酯1.5份、鉬酸鈉1.5份,
保持架重量份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5份,聚酰亞胺23份,聚苯硫醚11份,碳化硅5.5份,石墨3.5份,按重量比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進行預熱后利用擠出機造粒;之后模具溫度在200℃預熱;造粒后顆粒加熱至形成熔體,注射壓力50-60MPa:注入模具中, 保持40-50MPa壓力持續30秒。
實施例4
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鎳合金軸承內圈、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滾子,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鎳合金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為:Mg 7.3﹪,Cr 2.2﹪,Co 1.3﹪,Al 0.81﹪,Ti 0.56﹪,Nb 0.47﹪,Ca 0.18﹪,Mo 0.076﹪,Ag 0.068﹪,C 0.039﹪,La 0.036﹪,余量為Ni,根據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所需鎳合金分別進行備料,料坯使用鍛壓機進行鍛造,初鍛溫度為1120℃,將料坯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20-25mm停頓6s,終鍛溫度910℃,鍛造處理后分別制造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將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加熱,溫度控制在950-960℃保溫20分鐘后進行擠壓,之后在750-760℃保溫3小時后進行沖孔得到預制空心旋壓坯料,之后在旋壓機上進行旋壓加工,初道次旋壓進給量0.5mm/r,溫度保持在930-940℃;減薄率30-40﹪,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控制在660-670℃保溫0.5小時,之后進行二道次旋壓,溫度保持在870-880℃;減薄率40-50﹪,進給量0.7mm/r,分別得到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預制件,之后進行水淬處理,淬火溫度為720-730℃,之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320-330℃,回火時間2小時,空冷至室溫;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機械加工倒角和潤滑脂槽;之后對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磨削加工,磨削后的精度為Ra0.1,
潤滑脂重量份包括:礦物油43份、氫氧化鋰8.7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3份、脂肪酸甲酯2.7份、檸檬酸鈉2.8份、烷基磷酸酯1.3份、鉬酸鈉1.2份,
保持架重量份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3份,聚酰亞胺21份,聚苯硫醚10.2份,碳化硅5.3份,石墨3.8份,按重量比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進行預熱后利用擠出機造粒;之后模具溫度在200℃預熱;造粒后顆粒加熱至形成熔體,注射壓力50-60MPa:注入模具中, 保持40-50MPa壓力持續30秒。
實施例5
一種電機軸承,包括鎳合金軸承外圈、鎳合金軸承內圈、聚醚醚酮基復合保持架、滾子,所述保持架設于鎳合金軸承外圈和鎳合金軸承內圈之間,所述滾子設于保持架上,鎳合金軸承外圈內表面和鎳合金軸承內圈外表面設置有環形潤滑脂槽,潤滑脂槽截面呈半圓形,所述保持架上的滾子與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之間的轉動間隙內填充有潤滑脂,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鎳合金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為:Mg 7.2﹪,Cr 2.9﹪,Co 1.8﹪,Al 0.86﹪,Ti 0.58﹪,Nb 0.49﹪,Ca 0.13﹪,Mo 0.074﹪,Ag 0.068﹪,C 0.036﹪,La 0.038﹪,余量為Ni,根據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所需鎳合金分別進行備料,料坯使用鍛壓機進行鍛造,初鍛溫度為1120℃,將料坯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20-25mm停頓6s,終鍛溫度910℃,鍛造處理后分別制造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將軸承內圈坯料和軸承外圈坯料加熱,溫度控制在950-960℃保溫20分鐘后進行擠壓,之后在750-760℃保溫3小時后進行沖孔得到預制空心旋壓坯料,之后在旋壓機上進行旋壓加工,初道次旋壓進給量0.5mm/r,溫度保持在930-940℃;減薄率30-40﹪,初道次旋壓后將坯料控制在660-670℃保溫0.5小時,之后進行二道次旋壓,溫度保持在870-880℃;減薄率40-50﹪,進給量0.7mm/r,分別得到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預制件,之后進行水淬處理,淬火溫度為720-730℃,之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320-330℃,回火時間2小時,空冷至室溫;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機械加工倒角和潤滑脂槽;之后對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進行磨削加工,磨削后的精度為Ra0.1,
潤滑脂重量份包括:礦物油47份、氫氧化鋰9.6份、十二羥基硬脂酸5.2份、脂肪酸甲酯2.3份、檸檬酸鈉2.8份、烷基磷酸酯1.6份、鉬酸鈉1.8份,
保持架重量份原料組成為:聚醚醚酮128份,聚酰亞胺24份,聚苯硫醚11.6份,碳化硅5.7份,石墨3.8份,按重量比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進行預熱后利用擠出機造粒;之后模具溫度在200℃預熱;造粒后顆粒加熱至形成熔體,注射壓力50-60MPa:注入模具中, 保持40-50MPa壓力持續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