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透鏡缺陷檢測,具體涉及一種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1、透鏡包括凹透鏡和凸透鏡,生產或使用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檢測,檢測的主要目的是發現透鏡在制造或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缺陷,這些缺陷可能影響透鏡的光學性能和使用效果,常見的檢測有光線照射法,該方法需要對透鏡表面涂抹熒光液。
2、因為熒光液能夠滲透進細小的裂紋或缺陷中,并且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一致且清晰的熒光反應,從而檢測出是否有裂紋等缺陷;現有的方式是人工使用刷子對透鏡進行涂抹熒光液,然而該方式不僅無法確保透鏡是否全區域被涂抹到;還會由于液體自動下墜,導致液體涂抹厚度不一致;涂抹的厚度也不易控制,若涂抹過厚,則導致多余的液體影響檢測效果;若涂抹過薄,使得該處裂紋沒有熒光液滲透,也會導致檢測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凹透鏡,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一對夾持板,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倒液部件,所述倒液部件負責往凹透鏡表面倒入化學液體;
4、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涂抹部件,所述涂抹部件包括涂抹刷;
5、所述涂抹部件上設置有驅動部件,所述驅動部件負責正反向驅動涂抹刷,使化學液體全區域涂抹在凹透鏡表面;
6、所述工作臺上還設置有刮液部件,所述刮液部件包括呈弧形結構的刮液斗,所述刮液部件用于驅動刮液斗轉動,使凹透鏡表面化學液體厚度一致,并將多余的液體進行回收;
7、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光學檢測部件。
8、進一步,所述涂抹部件還包括與涂抹刷底部固定連接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支撐板的內部設置有配重塊。
9、進一步,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固定連接于夾持板頂部的支撐臺,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往復驅動柱,所述往復驅動柱上開設有一對螺紋槽,一對所述螺紋槽呈對稱分布,所述往復驅動柱的內部設置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的外端活動套接有第一轉套,所述第一轉套的外端與伸縮桿的底部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套上固定連接有弧形坡道片,所述螺紋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側端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每次往復運動過程中,先后驅使第一轉套正反轉動一次。
10、進一步,所述倒液部件包括儲液筒,所述儲液筒的底部設置有出液管,所述儲液筒的外端設置有感應件,所述感應部件負責在設定時間幫助出液管排液。
11、進一步,所述刮液部件還包括固定連接于刮液斗底部的轉桿,所述驅動桿的外端轉動套接有第二轉套。
12、進一步,所述刮液部件上設置有傳動部件,所述傳動部件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活塞桿,所述第一轉套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推桿,所述空心筒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伸縮管,所述驅動桿的外端固定套接有傳動盤,所述第二轉套的側端開設有傳動孔,所述推桿轉動過程中,擠壓活塞桿運動,利用伸縮管延伸,使傳動盤帶著第二轉套轉動。
13、進一步,所述第二轉套上設置有解鎖部件,所述解鎖部件包括轉動連接于傳動盤側端的牽拉盤,所述伸縮桿的端部與牽拉盤固定連接,所述牽拉板的側端與第一轉套固定連接,所述伸縮管延伸時,驅動弧形坡道片與頂桿分離,所述出氣管的內部設置有單向閥,外部設置有控制閥。
14、進一步,所述刮液斗內設置有防倒流部件,所述防倒流部件包括轉動連接于刮液斗內壁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止回板,所述刮液斗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限位板。
15、可選地,所述刮液斗上設置有排液部件,所述排液部件包括滑動連接于刮液斗外端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側端固定連接有推板,所述儲液筒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抵板。
16、一種透鏡缺陷智能檢測方法,采用上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17、凹透鏡放置:將凹透鏡放置在一對夾持板之間,并對其進行固定;
18、涂抹化學液體:開啟減速電機,使涂抹刷正反向各轉動一次,完成對凹透鏡表面的全區域的涂抹;
19、刮除液體:刮液斗緊接上述操作并開始緩慢轉動,將刮除多余的化學液體,確保化學液體涂抹厚度一致;
20、光學檢測:將上述的凹透鏡放置在遮光罩內,多次調節紫外燈角度,測試是否存在裂紋
2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提供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具備的有益效果:
22、通過設置v型的涂抹刷,并使其正反向各轉動一次,使得可以對凹透鏡進行全區域的均勻涂抹,同時不易將化學液體溢出;通過被動式使驅動桿將帶著第二轉套轉動,從而使刮液斗轉動一圈,將多余的液體進行刮除回收,也確保了凹透鏡表面的熒光液厚度一致,且能控制成最佳的熒光液厚度,結構巧妙,且能循環多次使用。
23、應當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都僅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開。
24、本申請文件提供本公開中描述的技術的各種實現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開技術的全部范圍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開。
1.一種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凹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一對夾持板,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倒液部件,所述倒液部件負責往凹透鏡表面倒入化學液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部件還包括與涂抹刷底部固定連接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支撐板的內部設置有配重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固定連接于夾持板頂部的支撐臺,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往復驅動柱,所述往復驅動柱上開設有一對螺紋槽,一對所述螺紋槽呈對稱分布,所述往復驅動柱的內部設置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的外端活動套接有第一轉套,所述第一轉套的外端與伸縮桿的底部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套上固定連接有弧形坡道片,所述螺紋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側端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每次往復運動過程中,先后驅使第一轉套正反轉動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液部件包括儲液筒,所述儲液筒的底部設置有出液管,所述儲液筒的外端設置有感應件,所述感應件負責在設定時間幫助出液管排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液部件還包括固定連接于刮液斗底部的轉桿,所述驅動桿的外端轉動套接有第二轉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液部件上設置有傳動部件,所述傳動部件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活塞桿,所述第一轉套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推桿,所述空心筒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伸縮管,所述驅動桿的外端固定套接有傳動盤,所述第二轉套的側端開設有傳動孔,所述推桿轉動過程中,擠壓活塞桿運動,利用伸縮管延伸,使傳動盤帶著第二轉套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套上設置有解鎖部件,所述解鎖部件包括轉動連接于傳動盤側端的牽拉盤,所述伸縮桿的端部與牽拉盤固定連接,所述牽拉盤的側端與第一轉套固定連接,所述伸縮管延伸時,驅動弧形坡道片與頂桿分離,所述出氣管的內部設置有單向閥,外部設置有控制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液斗內設置有防倒流部件,所述防倒流部件包括轉動連接于刮液斗內壁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止回板,所述刮液斗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限位板。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液斗上設置有排液部件,所述排液部件包括滑動連接于刮液斗外端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側端固定連接有推板,所述儲液筒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抵板。
10.一種透鏡缺陷智能檢測方法,采用任意一項權利要求1-9所述的透鏡缺陷智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