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中框組件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框組件及終端。
背景技術:
1、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終端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為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在終端上設置的天線也隨著增加。通信天線存在電磁波,在外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內將產生感應電磁場。
2、通常手機中設置有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是否有人體靠近終端。但是受到終端尺寸以及輕薄化等限制,目前的檢測模塊的感測端的設置位置和設置數量,無法及時準確地檢測到人體是否靠近。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中框組件及終端。
2、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中框組件,包括:邊框,所述邊框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天線輻射體,所述天線輻射體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輻射段、連接段和第二輻射段,所述連接段通過隔離電容接地;第一天線,所述第一天線的上框點設置于所述第二輻射段;第二天線,所述第二天線的上框點設置于所述第一輻射段;第三天線,所述第三天線的上框點設置于所述天線輻射體;以及,檢測模塊,連接于所述天線輻射體,所述檢測模塊獲取所述天線輻射體的電信號。
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輻射段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輻射段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天線的上框點設置于所述第一輻射段,所述第三天線覆蓋的天線頻段與所述第二天線覆蓋的天線頻段不同。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線的所述上框點設置于所述第三天線的所述上框點與所述連接段之間。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邊框包括第一斷縫和第二斷縫,所述第一斷縫與所述天線輻射體的第一端相鄰,所述第二斷縫與所述天線輻射體的第二端相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對設置。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線配置為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覆蓋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線包括第一匹配電路、第二匹配電路、第一上框點和第二上框點;所述第一匹配電路通過所述第一上框點與所述第二輻射段電連接,所述第一匹配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組和第一天線隔離電容;所述第二匹配電路通過所述第二上框點與所述第二輻射段電連接,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第二開關組。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線覆蓋所述第一頻段時,所述第一開關組斷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連接段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距離對應所述第一頻段的四分之一波長。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線覆蓋所述第二頻段時,所述第一開關組導通并且通過所述第一天線隔離電容接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框點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距離對應所述第二頻段的中頻波段的四分之一波長,并且所述第一天線的第二上框點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距離對應所述第二頻段的高頻波段的四分之一波長。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相互串聯的第二開關組和第三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包括相互并聯的多個第一開關,以及與所述多個第一開關分別串聯的電容;所述第三開關組包括相互并聯的多個第二開關,以及與所述多個第二開關分別串聯的電感。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彼此連接的第一匹配電容和第二匹配電容,所述第二開關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開關組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匹配電容和所述第二匹配電容之間的連接節點。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開關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開關組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匹配電容和所述第二匹配電容之間的連接節點。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匹配電感,所述匹配電感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匹配電容連接,所述匹配電感的第二端接地,并且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匹配電路的輸入端連接。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第二天線隔離電容,所述第二天線隔離電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天線隔離電容的另一端與所述匹配電感的所述第二端連接。
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段設置有第一隔離部和第二隔離部,所述第二隔離部設置于所述第一隔離部和所述第二輻射段之間;所述隔離電容包括第一天線隔離電容和第二隔離電容,所述第一天線隔離電容設置于所述第一隔離部,所述第二隔離電容設置于所述第二隔離部。
17、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隔離部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17mm~21mm;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隔離部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距離為34mm~45mm。
18、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天線的第一上框點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距離為16mm~20mm;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天線的第二上框點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距離為5mm~8mm,其中,所述第一上框點位于所述第二隔離部與所述第二端之間,所述第二上框點位于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上框點之間。
1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頻段為700m~960m;所述第二頻段為1710m~2690m。
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線包括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隔離部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對應所述第二天線的所述第三頻段四分之一波長,所述第二天線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對應所述第二天線的所述第四頻段四分之一波長。
2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頻段為1.575g;和/或所述第四頻段為2.402~2.48g。
22、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隔離部的所述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17mm~21mm,所述第二天線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5mm~8mm。
23、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天線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對應所述第三天線的頻段的四分之一波長。
24、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天線的上框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1mm~3mm。
2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天線覆蓋的頻段為5.15g~5.85g。
2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檢測模塊通過第三匹配電路與所述天線輻射體電連接,所述第三匹配電路至少包括檢測電感。
27、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連接段的長度為5mm~10mm;和/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連接段的長度為5mm~10mm。
2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輻射段位于所述邊框的頭部。
2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通過天線隔離電容接地,所述隔離電容與所述天線隔離電容的電容值之和小于或等于200pf。
30、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中框組件。
31、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開的邊框的至少一段可以作為天線輻射體,并且可以至少包括三個天線上框至天線輻射體同時,檢測模塊與天線輻射體連接以接收天線輻射體的電信號。通過這樣的設置,使得多個天線可以上框至天線輻射體,并且天線輻射體還可以作為檢測模塊的一部分,同時發揮天線和檢測模塊分別所需的功能。本公開的設置,一方面,可以實現元件的服用,節省成本和空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實現多個天線同框,增加天線性能。
32、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