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特別是一種電池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1、智能穿戴或3c數碼電子消費產品使用電池,電池的極性或外殼為金屬,電池與智能穿戴或3c數碼電子消費產品組裝一起。當智能穿戴或3c數碼電子消費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由于人體汗液的侵入,使電池與汗液(其ph值弱酸性或弱堿性)接觸。電池長期在此環境中,電池金屬部分易發生汗液導致電化學腐蝕及電偶腐蝕,進一步惡化導致電池漏液,有安全風險。
2、目前,通常智能穿戴或3c數碼電子消費產品做防水、防汗液等腐蝕液體措施,某些特殊設計,智能穿戴或3c數碼電子消費不具備防水、防腐蝕液體功能,或防水防腐蝕液體失效情形,需電池自身具備耐腐蝕液體侵入措施。然而,智能穿戴或3c數碼電子消費產品結構緊湊,電池輕薄化、高容量設計背景下,電池不宜采用塑料膠殼或金屬外罩全包裹方式實現防腐蝕,使得電池防腐蝕成為一個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及電子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容易被腐蝕的問題,從而提升使用時的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池,包括:電池本體,所述電池本體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正電極和負電極,所述正電極上設置有第一絕緣膠紙,所述第一絕緣膠紙上設置有過孔,所述正電極上連接有第一導電件,所述第一導電件位于所述第一絕緣膠紙背離所述正電極的一側,以使所述第一導電件通過所述過孔與所述正電極連接,所述負電極上連接有第二導電件,所述電池本體、所述第一絕緣膠紙、所述第一導電件和所述第二導電件的裸露部分鍍設有隔離膜。
3、可選地,所述隔離膜的材料為聚對二甲聚合物。
4、可選地,所述電池本體的外圈設置有第二絕緣膠紙,以包裹所述電池本體的側面。
5、可選地,所述電池本體的負電極上設置有第三絕緣膠紙,所述第三絕緣膠紙包裹所述第二導電件和所述負電極。
6、可選地,所述電池本體的正電極上設置有第四絕緣膠紙,所述第四絕緣膠紙包裹所述第一導電件和所述第一絕緣膠紙。
7、可選地,所述第一導電件為正極極片、導線或柔性電路板。
8、可選地,所述第二導電件為負極極片、導線或柔性電路板。
9、可選地,所述隔離膜的厚度為1μm至10μm。
10、可選地,所述電池為圓柱電池。
11、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池及電子設備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電池本體的兩端形成的正電極和負電極,以及在正電極上設置的第一絕緣膠紙,在第一導電件與正電極連接時,能夠隔離第一導電件與電池本體的外殼,避免產生正負極短路的情況,以保證電池使用時的穩定性。第二導電件則直接與負電極連接,以便于電池本體通過第一導電件和第二導電件對電子設備進行供電。為了避免電池受汗液、鹽霧的腐蝕,需要在電池本體、第一絕緣膠紙、第一導電件和第二導電件的裸露部分鍍設隔離膜,以起到隔離的作用。采用上述方式,能夠具備一定的防水、防汗液等腐蝕液的侵襲,金屬構件不易生銹,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容易被腐蝕的問題,從而提升使用時的安全性。
1.一種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池本體,所述電池本體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正電極和負電極,所述正電極上設置有第一絕緣膠紙,所述第一絕緣膠紙上設置有過孔,所述正電極上連接有第一導電件,所述第一導電件位于所述第一絕緣膠紙背離所述正電極的一側,以使所述第一導電件通過所述過孔與所述正電極連接,所述負電極上連接有第二導電件,所述電池本體、所述第一絕緣膠紙、所述第一導電件和所述第二導電件的裸露部分鍍設有隔離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膜的材料為聚對二甲聚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的外圈設置有第二絕緣膠紙,以包裹所述電池本體的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的負電極上設置有第三絕緣膠紙,所述第三絕緣膠紙包裹所述第二導電件和所述負電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的正電極上設置有第四絕緣膠紙,所述第四絕緣膠紙包裹所述第一導電件和所述第一絕緣膠紙。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件為正極極片、導線或柔性電路板。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件為負極極片、導線或柔性電路板。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膜的厚度為1μm至10μm。
9.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為圓柱電池。
10.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