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流發電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
背景技術:
轉子是發電機的重要部件,轉子包括骨架和其上的轉子線圈,骨架包括圓柱狀筒 體和筒體兩端的擋板,筒體的外圓周面是線圈的繞線基面,漆包線圍繞骨架的繞線基面纏 繞成轉子線圈。現有轉子骨架的繞線基面是光滑的圓柱表面,在光滑的繞線基面上進行繞 線不利于漆包線的排線,經常出現漆包線交錯排布,需要操作人員手工進行疏導。轉子高速 運轉時,由于繞線基面光滑,轉子線圈與骨架之間的摩擦力不夠大,致使轉子線圈可能在骨 架內沿繞線基面產生滑動,轉子高轉速的旋轉下,可能將線圈的漆包線扯斷,進而影響發電 機性能品質及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防止轉子高速旋轉時轉子線圈相對骨架的滑 動。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包括設置在筒體上的繞線 基面,繞線基面上設有螺旋線狀排布的導線槽。導線槽的呈等距螺旋線排布,其節距為0. 35mm至0. 45mm。導線槽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導線槽截面所呈圓弧的曲率半徑為與導線槽節距相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目前轉子線圈的繞線不良、防止轉子高速旋轉的情 況下打滑,提高發電機品質。
圖1為現有轉子線圈骨架。圖2為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的主視圖。圖4為圓弧形截面的導線槽。圖5為三角形截面的導線槽。圖中標記為1-繞線基面,2-擋板,3-導線槽,4-筒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包括設置在筒體4上的繞線基面 1,繞線基面1上設有螺旋線狀排布的導線槽3。將漆包線纏繞于轉子骨架時,有了導線槽的 導向作用漆包線將自動落入導線槽中,漆包線的排布將和導線槽3所呈現的螺旋狀一致,排布均勻、松緊適度,避免了以往基面1為光滑平面時排線容易出現交錯的情況,避免了線 圈不良的情況出現,也無需再進行人工疏導。同時由于最貼近基面1的一層漆包線卡入了 螺旋狀導線槽3中,當轉子高速旋轉的時候轉子線圈不易相對導線槽3產生滑動,也就不易 相對骨架產生移動,不會出現將線圈的漆包線扯斷的故障。導線槽3的呈等距螺旋線排布,其節距為0. 35mm至0. 45mm。用于纏繞成線圈的漆 包線的直徑多為0. 7mm至0. 9mm,使導線槽的節距與漆包線直徑相適配可使纏繞其上的線 圈排布緊密,提高線圈品質。導線槽的截面可以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圓弧形。本實用新型優選方式為導線槽 3截面為圓弧形。圓弧形的槽與線圈最低一層的漆包線的接觸面積最大,可以提供最大的摩 擦力放置線圈相對骨架的活動,防滑效果最好。所述導線槽3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導線槽截面所呈圓弧的曲率半徑為與導線槽節 距相同,也即是導線槽3的曲率半徑與其上的漆包線的直徑一致,則導線槽3與漆包線的接 觸面積最大、貼合力最強,更有效的提高防滑效果。
權利要求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包括設置在筒體(4)上的繞線基面(1),其特征在于繞線基面(1)上設有螺旋線狀排布的導線槽(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導線槽(3)的呈等距螺旋 線排布,其節距為O. 35mm至0. 45m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導線槽(3)截面為圓 弧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槽(3)截面所呈 圓弧的曲率半徑為與導線槽(3)節距相同。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電機轉子線圈骨架,可以有效防止轉子高速旋轉時線圈相對骨架的滑動,包括設置在筒體上的繞線基面,繞線基面上設有螺旋線狀排布的導線槽。導線槽的呈等距螺旋線排布,其節距為0.35mm至0.45mm。導線槽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導線槽截面所呈圓弧的曲率半徑為與導線槽節距相同。本實用新型適用發電機轉子的制造。
文檔編號H02K1/26GK201750243SQ20102025449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2日
發明者伍兆宏, 唐興偉, 楊兵, 竇偉 申請人:成都華川電裝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