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發電機轉子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
背景技術:
大型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轉子磁鋼裝配完成后,接下來需要進行磁極防護覆層作業,待覆層結束后進行注膠作業,注膠完成后將轉子加熱至55°左右然后冷卻,待轉子冷卻至35℃下再進行去除覆層作業。當轉子磁極表面的覆層全部去除后進行磁漆涂刷作業,在涂刷磁漆之前,需要在轉子磁極的上端面涂刷白色面漆,當白色面漆涂刷完成后再在磁極表面進行磁漆涂刷作業。
現有技術中,白色面漆涂刷完成后,直接使用油漆刷蘸取磁漆涂刷在轉子磁極表面。如圖1所示,由于缺少參考標記,涂刷結束后,涂覆有白色面漆的磁極上端面101與涂覆有紅色的磁漆的磁極表面102的分界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此外,普通的油漆刷與磁漆之間的吸附力較大,使得磁極表面容易形成漆瘤,降低了磁漆的涂刷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磁漆固化劑與磁漆主劑按重量比4:1進行混合并攪拌以完成磁漆的配置;
步驟二、環繞磁極表面的上邊緣粘貼具有一定寬度的防水膠帶;
步驟三、用滾刷將白色面漆涂刷至磁極上端面,涂刷過程中,滾刷沿著防水膠帶的下邊沿向上滾動,直至防水膠帶及磁極上端面被預定厚度的白色面漆所覆蓋;
步驟四、去除防水膠帶,使得磁極上端面與磁極表面之間形成整齊的分界線;
步驟五、用滾刷將磁漆涂刷至磁極表面,涂刷過程中,滾刷沿著分界線向下滾動,直至磁極表面被預定厚度的磁漆所覆蓋。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膠帶的寬度為10mm。
進一步地,所述滾刷包括不銹鋼滾筒及套設在所述不銹鋼滾筒上的一次性刷頭。
進一步地,所述不銹鋼滾筒由直徑為5mm的不銹鋼圓鋼一體成形,其長度為300mm,寬度為100mm。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2之前還包括有對轉子磁極的表面清洗步驟,具體如下:首先用鏟刀將轉子磁極的上端面的殘留覆層去除,然后使用無水酒精清洗轉子磁極。
本發明在磁極表面與磁極的上端面之間粘貼防水膠帶,并使用滾刷完成漆料的涂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存在如下顯著技術效果:1、使得涂刷有白色面漆的磁極上端面與涂刷有紅色磁漆的磁極表面之間形成整齊的分界線;2、防止磁極表面出現漆瘤。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的涂刷效果圖
圖2a至圖2d為本發明的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在涂刷過程中的涂刷效果變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在涂刷過程中所采用的不銹鋼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2a至圖2d,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磁極的磁漆涂刷工藝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磁漆固化劑與磁漆主劑按重量比4:1進行混合并攪拌以完成磁漆的配置;
(2)、用鏟刀將轉子磁極的上端面201的殘留覆層去除,然后使用無水酒精清洗轉子磁極;
(3)、參考圖2a,環繞磁極表面202的上邊緣粘貼寬度為10mm的防水膠帶300;
(4)、參考圖2b,用滾刷將白色面漆涂刷至磁極上端面,涂刷過程中,滾刷沿著防水膠帶的下邊沿向上滾動,直至防水膠帶300及磁極上端面201被預定厚度的白色面漆所覆蓋;
(5)、參考圖2c,去除防水膠帶300,使得磁極上端面201與磁極表面202之間形成整齊的分界線;
(6)、參考圖2d,用滾刷將紅色的涂刷至磁極表面,涂刷過程中,滾刷沿著分界線向下滾動,直至磁極表面被預定厚度的磁漆所覆蓋。
可見,本發明通過在磁極表面與磁極上端面之間粘貼防水膠帶,使得涂刷結束后,涂刷有白色面漆的磁極上端面與涂刷有紅色磁漆的磁極表面之間形成整齊的分界線,從而提升了磁漆涂刷質量。
本發明采用滾刷作為涂刷工具,所述滾刷包括不銹鋼滾筒及套設在所述不銹鋼滾筒上的一次性刷頭。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不銹鋼滾筒400由直徑為5mm的不銹鋼圓鋼一體成形,其長度a為300mm,寬度b為100mm。
滾刷的涂覆作業面積遠大于普通油漆刷的作業面積,提高了涂刷效率。此外,涂刷過程中,滾刷與磁極表面形成均勻接觸,磁極表面不易形成漆瘤,進一步提升了磁漆的涂刷質量。
上文對本發明進行了足夠詳細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實施例中的描述僅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真實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是由所述的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實施例中的上述描述來限定的。